【文化宁海】城隍爷归家记
文/阿俊
全县的文物普查三年了,清代木雕城隍爷还未找到,我发誓要找到他。
过不久,我到母亲屋里,母亲说:“你常念着要找城隍爷,城隍爷在呢!”听见心头一热,忙问:“在哪里?”“在剧场后面的一户人家里。”“啊!”我又惊又喜,这个消息怎么会让母亲知道的,她是个不入任何教派,也不信鬼神的人,只相信科学,好似一个唯物主义者。但这个事关冥界的消息怎么会出自她的口?我有些不相信了,急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她说:“你去问金大伯,是他说的。”
我马上去邻居金大伯家。他是白石村农民,近来被环卫所雇用,在扫城关的墙弄。他说:“老爷在剧场后面的一户人家阁楼里奉着,是力行巷15号,靠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太婆藏到现在。”我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他说:“我每天负责清扫这条墙弄,我会不知道?”
我得到这条较为确切的消息,立即赶到力行巷,找到了15号。这户人家门前是路,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身边又围坐着几个大妈。他们一见我径直往里冲,拦住了,问道:“哎,同志,你找谁?”我停下脚步,说:“我找城隍爷。”她们可能是在文革中吓怕了,还有防范意识,推脱说:“这里哪有城隍爷,没有哇。”僵持了几分钟,一个年纪较轻的嫂子问我:“你是哪里来的?”我说:“我是文物办来的。”“什么文物办?做什么事的?”“考古的。”“敲鼓的?喔 ,吹唱班哟,我们这里又没死人。”“不是,我是城隍庙来的。”
一听是城隍庙来的,她们一下子提起了精神,老婆婆一把拉住了我的手:“啊,同志哎,你们总算来了,把老爷请回家吧,老爷不回家,我也勿会死呀 !”一看,老婆婆的眼中闪着泪花。旁边的大妈大嫂们都激动地告诉我:“同志哎,老婆婆姓潘,她今年九十多岁了,七十多岁时,她已死过一回了,死了又还魂,一方面是老爷加她寿,一方面老爷没回家,她心愿未了,死不了呀 !”
从大妈大嫂七嘴八舌的话中,我了解到事情的原由。原来,在文革破四旧时,有些激进分子要把城隍老爷抬出去烧掉,这个消息被村里两对夫妇知道了,在一天夜里,他们把老爷抬出城隍庙藏了起来,一直藏在谷仓里,不向外人说。那些激进分子怀疑是他们干的,就逼他们交出来,但两对夫妇宁可被游街也坚决不说,终于保下了城隍爷。如今改革开放了,两对夫妇中只剩下潘婆婆还在世,就从谷仓里请出老爷,奉祀在自家的阁楼里。我听了很感动,许多文物的能保留到如今,不只是宗教的力量,还得靠百姓们一颗善良的心。
上了阁楼,只见老爷身穿锦袍,头戴相貂,五溜胡须,红光焕发,眼帘低垂,慈祥而威严,桌案前点燃着红烛和线香。 拜了三拜,暗暗祈祷:“老爷,我终于找到你了,我要把你请回家!”潘婆婆还打开一个旧皮箱,里面放着一道当年从城隍庙拿出来的大佛帐,另外又有六尊鎏金木雕小菩萨,头顶都有一个小洞,可以插香,是做水陆道场用的。还有一套响器,早年被乡下的一个和尚借走,没拿来还。
临走,潘婆婆拉着我的手,眼里含着泪说:“同志,你一定要把老爷请回家,我拜托你了!”我也很激动,说:“婆婆您放心,我一定把老爷请回家去!”
回到单位,主任不在,我 就叫了几个女同事,又回到了潘婆婆家,大家都向老爷拜了拜,回来后即向主任汇报,主任决定在不声张的情况下请回老爷。
第二日,城隍庙来了四、五个人,他们自称是宁海佛门的代表,坐下来与我们“谈判”。他们提出,请老爷必须用大轿抬回来,请僧邀道,一路经幡,大锣大鼓,喇叭高奏,鞭炮震天;城隍庙必须是庙门大开,香烟袅袅,信士跪迎,道场隆重,仪式庄严。这样的条件,在改革开放初年还是心有余悸的,为此,这事暂时搁浅。
过了几个月,天大热,我从浙大读书回来,同事说老爷请回来了,坐在后宫。我一看老爷身边多了两尊一文一武的娘娘,是新工艺的。问同事怎么回事,同事说,那天夜里,男同事和门卫范师傅把老爷背回来了。信士们见老爷已回家,也不再提条件了,接着就把两尊娘娘送进来,这两尊娘娘是新工艺,估计他们是很早就雕好的,同时也送来一只冲天耳的三足圆形大石香炉。
我拜了三拜,很是高兴,忽然发现他们忘了把六尊小佛和佛帐请回来,于是,马上赶到潘婆婆家去拿。打开这顶佛帐,一量约七米宽,五米多高。由宁海清代的绣娘们手工刺成的小图案组成,有画有诗文,寓意深刻。背面用墨笔书写着遒劲有力的大字“宁海城隍庙,光绪三十八年”。
城隍爷回家的消息不胫而走,前来参拜的人络绎不绝。潘婆婆拄着拐杖颤巍巍地也来了,她看着老爷安坐在后宫,眼含泪花,心里可能是百感交集。我们很尊重潘婆婆,扶着她参观了城隍庙。
拜老爷的人太多了,于是上级决定暂把老爷请到西厢的楼上。这一天,潘婆婆又来了,她又要看城隍爷,我们考虑到西厢的楼梯太狭窄,老人走路要出危险,就善意地谢绝了她,她含着泪回去了。
很长时间没见到潘婆婆来,我们心里有些牵挂,正当准备去看她,却传来了一个噩耗,潘婆婆已仙逝多日了!我眼前出现她颤巍巍的身影,闭上眼睛向天祈祷:“潘婆婆,请您一路走好,城隍爷会善待您的!”
宁海县第一次文物普查是1983年到1986年,九十年代初在全县第二次文物普查期间,宁海城隍庙老爷才失而复得、重新回家。
——阿俊
城隍爷
编辑:葱丛
审核:浩海紫烟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图片采自一江春水新浪博客,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