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记录撰写3步法 | 社工课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陈惠庭

    单位 | 广州市恒福社会工作服务社

发现很多社工小白甚至很多做了挺长一段时间的社工都会说写不好个案、个案很难写,其中提到的一点就是会谈过程中谈了很多东西,跳来跳去的,在最后总结虽然也总结了,但是在下笔写的时候还是会不知道如何写,表示自己的思路其实并不清晰,以下,鄙人之见。
会谈的本质
首先要明确的第一个问题,会谈过程归根到底是人与人的一次交流过程而非机械的程序化问答。
当然我们会有个案会谈提纲、会谈目标等预先帮我们去理清这一次会谈的内容、大致过程,但是实际操作上服务对象是不会按照你设定的1、2、3流程走下去的!更加不是让服务对象去回答你原本设定的那几个问题。
但这并不是否定提纲和设定会谈目的的作用,就如上面说的,提高和会谈目标可以让我们自己首先先理清楚这一次想谈的内容是什么,该怎么样去谈,而且还能够帮助你衔接好个案的目标、使得会谈更有方向性、更有层次感、更容易获得重要信息。
因此,首先跟进前,理清你想去跟进的目的,然后,你要如何去达成这个目的,即设定会谈目标以及简单的提纲。
相信第一次都是不容易的,但是当你熟练运用之后,这只会成为你的得力助手并且再也离不开他,他也成为了你思维的一部分。
回过头来我们看会谈过程中,即在双方交流过程,当中其实必定会发生的事情便是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信息,由此社工会更加困惑:我想问的还没问到,他还说了很多其他方面的事情,那些是重要的,那些是次要的,这些重要次要的我都要如何去处理?
个案撰写三步走
这就是我需要明确的第二个问题,会谈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会有轻重,但根据弗洛伊德的理念来说任何无足轻重的东西在必要的时候都会成为推动将来成长的关键点。
那么到这里可能会让我们社工更加疑惑:那这样的话个案其实到底要怎么去记录?我不可能将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吧?
以下,便是鄙人的个案撰写三步走:
1、收集出现频率最高的3个词
这里首先回应的是第一个问题,一般来说重要的事情和频率出现高的词相关,这些词可以是实际的一件事(如工作),也可以是一个情绪、一个态度(如“很烦”、“习惯了”),抓住这些词,以这些高频词为个案分点撰写的依据,可以让你从碎片化的散落的会谈语句中提取出服务对象对这个高频词的一些看法、社工回应、服务对象感受等。
根据人的大脑的记忆机制,脑在回忆一些事件的时候,调动储存在脑中的一个个碎片,然后将碎片进行连接,由于有时候连接会出错,便会出现记忆的混乱的现象,如背诵课文,需要一段一段地背诵,有时候也会出现跳段背诵的情况。
同样的在表述自己的感情、态度等的时候也是如此的。由此去看回会谈的碎片化情况,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我们个案需要做的便是把碎片进行整合,整合的逻辑便是以高频词为分点依据,然后进行我们的第二步。
2、对高频词进行客观叙述
是的,客观。社工需要以不评判的原则与之对话,同样的在个案撰写过程中也需要保持不评判的语言,客观地呈现社工与服务对象的谈话内容,包括:
①发生了什么。
②服务对象的行为反应(我当时...)、感受(我觉得...)、看法(我认为...)。
③社工的回应。
④服务对象对社工的回应的反应、感受、看法等。这里是体现社工在工作过程中具体做了什么的环节,包括回应技巧、引导会话方向等等,一个社工的能力如何,在这里便可知。
3、重中之重的环节反思
在会谈过程中发生的会谈环节会有一定的循环的特性,如社工提出问题→服务对象回应→社工继续提问→服务对象回应/中断会话→社工回应/总结会话。
在这个循环过程中我们的确是会有些时候没有及时回应到服务对象的即刻需求的,也是的确有些事情回想起来才会有更多的好奇想去再问的欲望的,对于没有及时回应到的事情,有时候是不要紧的,有时候是如果有注意会更好的,有时候也是的确一定需要注意的。
这些即使发生了,不要紧,回顾每一个环节便是让我们看回自身需要改进的地方,而那些激发你更多的好奇小心心的地方便是指导你去下一次会谈的方向,由此可见反思对社工提升的重要性。
综上,便是我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如何撰写一篇个案。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社工客平台立场。

小客说:

社工如何写好个案?欢迎分享你的经验技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