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经验总结及临床病案数据挖掘
目的:随着社会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中医治疗神志病的优势也逐渐受到学界的重视。庄礼兴教授作为岭南新针灸流派"靳三针"疗法的主要传承人之一,在多年来的教学、研究和临床工作中,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靳三针"疗法的调神思想,形成了一套以神志病为主要治疗对象的调神针法,取穴精简,疗效确切,适应症广泛,具有很高临床实用性。本研究采取文献资料研究和临床数据挖掘方法对调神针法的理论方法、选穴规律、适应症范围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完成对调神针法的学术思想和治疗经验的初步总结,从而达到发掘和继承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的目的。方法:通过总结庄礼兴教授的讲座记录、学术报告以及发表的研究论文等相关资料,并结合庄师日常对调神针法的点滴论述,以文献研究的方式从学术渊源、穴位组成和操作手法等方面对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学术经验进行研究和总结。以笔记及病例拍照等方式,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庄礼兴教授针灸门诊处采集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间接受庄礼兴教授调神针法治疗的患者病例信息,共收集到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病例378份,就诊次数共1838人次。将病例信息提取后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以及分析前的数据准备。再对相关数据分别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对分析结果进一步讨论,进而研究调神针法临床证治规律。
结果:1.频数分析频数分析显示:眩晕、失眠、多动综合征、头痛、肌筋膜炎、颈椎病、疲劳综合征、meige综合征、脑梗后遗症、过敏性鼻炎、痉挛性斜颈、神经性耳鸣等11个高频西医诊断共占比约70%;眩晕、痹证、不寐、头痛、痉病、躁动、虚劳、中风、瘛疭、鼻鼽、颤证、耳鸣等12个高频中医诊断共占所有病例的82%;频数最高的37个症状累积占比约70%,以头晕、头痛、颈痛、睡眠障碍、心烦、焦虑、食少、乏力、耳鸣、困倦、颈部抽动、胸闷、鼻塞、颈项歪斜等为最常见的症状;所有病例共涉及65个穴位,其中
合谷、神庭、四神针、三阴交、太冲、风池、印堂、百会、申脉、照海、晕听区、百劳、肩井、后顶、阿是、足三里、外关、本神、上迎香、列缺、阳白、后溪等22个穴位频次最高;所有穴位涉及全部14条正经,督脉、胆经、大肠经和肝经频数最高;调神针法病例中舌象以舌红、舌淡红、舌尖红、舌淡暗、舌暗红等为主,脉象以弦脉类(脉弦细、脉弦、脉弦滑)和细脉类(脉细、脉沉细、脉细数、脉浮细)为主。
2.聚类分析两步聚类分析将所有穴位聚为三类:调神针法核心穴位组、配合调神针法和治疗颈肩部痛症的固定穴组、临证加减穴位组。对针灸处方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可将调神针法针灸处方聚为5类。根据不同类别的穴位组成,反查病例原始数据,可将5类处方总结为:
C1类调神针法基础方,使用频率最高,治疗范围最广;C2类治症以颈肩腰部痛症为主,也可治疗颈椎问题引起的眩晕症状;C3类处方针对伴有情志异常的胃肠功能紊乱;C4类处方主要治疗各种面部抽动;C5类处方主要应用于治疗耳鸣、耳聋等听觉异常。
3.关联规则对穴位进行的关联规则分析,发现调神针法的穴位组合,高度关联的穴组有:
申脉、照海;太冲、合谷;风池、百劳;四神针、神庭、印堂。穴位和中西医病种进行关联,结果显示某些病种与特定穴位具有较高的关联度,如:
眩晕病与风池、晕听区;痉病与太冲、合谷、印堂。病种与性别的关联,发现某些病种在性别分布上存在差异,如:头痛和失眠患者以女性为主,而多动症(儿童)与疲劳综合征则多见于男性。
4.因子分析对高频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共得到12个具有一定临床意义的因子,其中8个因子可用于解释症状的脏腑经络定位及其病理性质:F1因子病位在肺脏,表现为阳虚;F2因子病位在心脾,表现为气虚;F3因子病位在肝肾,表现为阴虚;F4病位在脾,表现为阳虚;F5病位在心肾,表现为心肾不交;F6病位在心,表现为阴虚;F7因子病位在肝肾,表现为精气不足;F8因子病位在督脉,表现为经脉不通。
结论:1.综合分析数据统计结果,并结合实际临床经验,可以认为调神针法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发挥调神作用:针刺督脉及肝胆经络调神;针刺经络影响五脏藏神;针刺调节神经系统。2.综合分析针灸处方和穴位的聚类、症状与穴位的关联规则以及中西医诊断的统计等各项数据分析的结果,可将调神针法常见临床病种分为三类:神志异常类、痛症类和神经系统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