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正儿八经说满族,这回说靺鞨

海东盛国岂是浪得虚名

中原到了隋朝,东北的形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扶余国那是有一天没一天了,而高句丽国已经能强大到藐视大隋了。从西晋完蛋以后,中原王朝在东北的领土不仅退出了朝鲜半岛,甚至退出了辽东半岛。正赶上中国南北朝并立,北方还有柔然虎视眈眈。所以高句丽趁机发展了起来,到了隋朝建立,高句丽的领土北起吉林,南过朝鲜半岛三八线,东到大海,西包辽东半岛。

也正是因为高句丽的领土往朝鲜半岛的南部延伸太多,韩国人不得不窃取高句丽的历史说是自己的祖宗。当然了,一说起隋朝的朝鲜半岛,我都替韩国人掉眼泪。韩国人的祖先是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人,三韩人一直是原始人状态,哪怕是汉朝初年卫满篡夺了箕子朝鲜,箕子后人逃到三韩,也没能把这些原始人改造成人。到了隋朝,三韩人终于摆脱了原始人的命运,我们恭喜三韩人,在还没建国之前就亡国了。这不容易啊,但是韩国人终于成人了。那么三韩人被谁灭了?咱接着看。

朝鲜半岛进入了所谓三国时期,具体说是百济、新罗、高句丽时期。高句丽咱们上节说了,跟韩国人没关系。下面说百济,百济又称南扶余,开国君主是高句丽第一代大王高朱蒙的三儿子温祚王,主要国民就是三韩中的马韩。所以《隋书》记载,百济出自高句丽。新罗咱实话实说是辰韩人朴赫居世居西干建立的,主要国民也是辰韩。那么说这个辰韩人怎么就突然开窍成人了呢?那还是因为这个朴赫居世居西干的母亲是个中国皇族,她帮助辰韩人成长,所以韩国人奉这位伟大的中国皇族娑苏夫人为神。这不是我编排他们,韩国人自己的史书《三国史记》就这么写的。不过我得简单说一句,这位娑苏夫人是中国人没跑,但是说是中国皇族那就是韩国人自己给自己贴金了,也不打盆勿吉的洗脸水照照,自己是什么东西,还想娶中国皇族,真拿自己当突厥了。后来百济、新罗掐架,又有日本掺和,唐朝过去拉偏手,办了日本和百济,为以后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南部奠定了基础,一直到了唐玄宗时代,朝廷才把大同江以南的土地赐给新罗王。对了,新罗王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大唐王朝鸡林州都督,隶属大唐安东都护府管理,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唐末。

好了,正是因为朝鲜半岛战乱不休,北方的勿吉人得到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勿吉人依然没有建立一个完备的国家机器,而是演化为了十几个部落。这十多个部落中,有七个大部落。在这七个大部落中,有粟末、黑水、伯咄三部都有几千强悍的骑兵。在隋朝,勿吉诸部改称为靺鞨,这些部落靠南的依附高句丽,西边的臣服东突厥。其余的还是两大分枝,靠北的以渔猎为主,文明程度差。靠南的也从事农耕,文明程度相对较高。从唐朝的史书看,这时候的靺鞨诸部没有了用尿洗脸的习惯了。老洗受不了,辣眼啊。不过靺鞨人除了继承老肃慎人的风俗之外,又有了新的发明。他们世代养猪,于是在冬天就往身上涂上厚厚一层猪油。天一冷猪油就凝固了,据说这样保暖。

不过靺鞨人并不是东北文明程度最低的民族,有当时的室韦衬托着,靺鞨至少有自己的语言。时代进入了唐朝,高句丽被大唐吞并了。曾经百济也被大唐短暂的吞并过,唐朝在百济建立过熊州都督府,归安东都护府管。这样一来,靺鞨诸部就跟大唐接壤。正是这样一个机遇,让靺鞨人终于见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文明。去几次长安看看皇上学不到什么,只有跟大唐的老百姓接触,靺鞨人才知道了世界的神奇。

靺鞨人在唐朝,逐渐发展为两个分支。文化程度高的,是粟末靺鞨,靠南,归高句丽管。文化程度低的,是黑水靺鞨,靠北,自由发展。唐灭高句丽之后,朝廷怕高句丽人死灰复燃,于是强行把吉林的高句丽人迁往辽宁,归卢龙节度使管理。那个年头没有身份证,朝廷也没那个功夫调查谁是高句丽人,谁是靺鞨人,谁是室韦人,谁是契丹人,反正看上去都差不多,朝廷只能靠文明程度来做个笼统的区分。一看一身猪油的,就知道是落后民族,容他们就地渔猎。一看穿着得体,看上去有个人样的,就看作是文明程度较高的高句丽人,迁走。正是这种区分,让部分粟末靺鞨和白山靺鞨人随着高句丽人一起被迁到了辽宁,和契丹、奚族、汉族杂居。这个迁移对他们来说是靠谱的,辽宁怎么说都暖和点,而且辽东汉人较多,这个地区就相对于黑龙江、吉林一带更发达。被迁来的这些东北人本来底子就好,再加上几十年的和汉族交流融合,那水平是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总是津津乐道于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但是到了武周时期,武则天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远不及李唐王室怀柔远方。再加上辽东一带民族成分复杂,管理辽东的营州都督赵文翙大搞民族压迫政策,引发了契丹和奚族的强烈不满。辽东好歹是契丹的旧地,靺鞨的老家在黑龙江,他们在辽东更是弱势群体。终于,在赵文翙的乱搞下,契丹松漠都督李尽忠和契丹大贺氏贵族孙万荣起兵造反,反抗武周的民族压迫。作为弱势群体,粟末靺鞨首领乞乞仲象和白山靺鞨首领乞四比羽马上响应李尽忠,跟武周决裂。

契丹反抗,李尽忠不是第一次。在此之前李楷固就曾经造反,被武则天派兵平定。在狄仁杰的劝说下,武则天给李楷固改名武楷固,爵封燕国公,官封左玉钤卫大将军。这一下武楷固位极人臣,成为了武周上流社会。那什么民族仇、阶级恨都不值得挂在牙齿上了。武楷固调集精兵,对李尽忠痛下杀手。与此同时,武周皇帝武则天对乞乞仲象和乞四比羽进行招抚。武则天开出的价码是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封乞乞仲象为震国公。至于二位公爷附逆从贼的事,大周可以既往不咎。那你想吧,眼下这场战争是契丹人李尽忠和契丹人武楷固之间的决战,靺鞨人得了好处,那就不参与了。不过乞乞仲象是铁了心不参与,乞四比羽是想观望一下,暂时没有接受武周许国公的封爵。由此可见,乞四比羽缺心眼,单凭李尽忠那点实力就想单挑武周,根本就不可能成功。这样一搞,被武则天改名李尽灭的李尽忠战死,契丹族这次起义被镇压。武则天马不停蹄,立刻让武楷固对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动手。辽东的靺鞨人遭遇到了武周的毁灭性打击,乞四比羽战死,乞乞仲象病死。眼看最优秀的靺鞨人要被灭族,乞乞仲象的儿子祚荣站了出来击败武楷固,带领族人就立在辽东这块地方不走了,看你们能奈我何。

祚荣击败武楷固之后,在东北建立国家。由于其父乞乞仲象是大唐震国公,所以祚荣建立的国家就叫大震国。“大”字在东胡语里是boss的意思,因此祚荣以“大”为姓,自此祚荣被称为大祚荣。

大祚荣和乞乞仲象不一样,乞乞仲象论国籍是高句丽人,但是大祚荣生下来就是唐朝人,所以大祚荣从小接触的更多的还是唐文化。大震国全面效仿唐朝制度,建立了完备的国家机器。东北文明程度最高的人,几乎都被大震国所囊括。

大祚荣也怕受到武周的全面打击,于是结盟突厥、契丹,甚至还曾臣服于新罗,这点够韩国人高潮三万年的了。不过等到大祚荣站稳了脚跟,由于大震国制度的先进性,所以很快成为了东北强国。十五年后,大唐复国。唐玄宗继位后就派鸿胪卿崔忻前往大震国对大祚荣进行招抚,宣讲国家的好政策。崔忻发现,大震国典章文物,与大唐无异。也正是因为如此,作为大唐王朝边境文明程度最高的大震国国主大祚荣,被唐玄宗封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后来崔忻回国后把这段历史刻在了旅顺一块重达九吨的石头上。再后来这块石头被日本人偷走藏在了日本皇宫,也是不要个脸了。

回说大祚荣热泪盈眶,终于找到组织了。自此,大祚荣废除大震国国号,改称渤海国,全面接受大唐的领导。大祚荣的儿子大门艺入朝戍卫大唐宫廷。渤海国作为大唐在东北的特别行政区,为开发东北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温庭筠诗里写的那样:“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渤海国全面采用汉族文化,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渤海国也并非没和中央闹过矛盾,比如大祚荣死后,继位的大祚荣的儿子大武艺。那是在某一年的某一天,大武艺吃醋了。因为渤海国成为了大唐特别行政区后,就意味着大唐可以接触到了渤海再往北的地区。渤海国的位置大致在今天的辽宁北部往北延伸到吉林,往南延伸到朝鲜半岛大同江北岸。渤海国再往北就是今天的黑龙江地区,这里居住着黑水靺鞨人和室韦人。唐朝一看黑水靺鞨人很可爱啊,一到冬天都变胖。黑水靺鞨也终于见到了组织,双方洽谈甚欢,黑水靺鞨决定加入唐朝大家庭。于是,唐朝在黑水靺鞨领地设立黑水都督府,管辖今天黑龙江东北部一直延伸到乌苏里江以东被俄国人窃取的大片土地,黑水都督府的首府就在伯力,后来俄罗斯改称其为哈巴罗夫斯克。

唐朝对黑水都督府的管辖跟对渤海人的忽汗州都督副的管辖还不太一样,渤海人进化的很好,所以唐朝很放心,允许渤海人高度自治。黑水靺鞨人就不行了,所以唐玄宗册封黑水靺鞨首领倪属利稽为勃利州刺史。唐玄宗嫌倪属利稽这个名字绕嘴,改称李献诚。李献诚只不过是黑水都督府的刺史,而黑水都督府最高长官是唐朝中央派来的长史。

大武艺不爽了,跟朝廷闹了小意见。因为以前黑水靺鞨一直跟在渤海后面,无论黑水靺鞨跟谁接触,都事先跟渤海国打个招呼。这次黑水靺鞨跟唐朝搞这么大动作,没人知会一声大武艺。大武艺决定灭了黑水靺鞨,于是派弟弟大门艺带兵北伐。大门艺咱们前边说了,当年曾在大唐担任大内侍卫。大门艺劝哥哥说,朝廷想在哪设立一个地方机构,凭什么跟另一个地方机构打招呼?黑水靺鞨既然成了国家的臣子,就和渤海平起平坐,也不需要跟渤海打招呼。就为这点事就妄动刀兵,那是犯罪,是造反。再说了,当年强如高句丽都不是大唐的对手,咱够人家打吗?

就为这事,哥俩闹成了生死大仇,大门艺逃到了大唐,担任了将军,渤海国和唐朝经过几次军事冲突之后,大武艺病死,其子大钦茂继位。唐玄宗派人正式册封大钦茂,大钦茂感激涕零,不仅冰释前嫌,还大力引进儒家经典在渤海国境内传播,这样一搞,渤海国就完完全全转化为一个唐文化国家,一点都不掺假。尤其是渤海国六部的名字,改成了仁、智、礼、义、信、忠。标准的儒家信条。也正是因为大钦茂的倾心文教,所以他的官职在前辈的基础上,一再被加封太子詹事、太子宾客,甚至正一品检校太尉,最后加封司徒,位列三公。

这就是隋唐时期靺鞨族的发展历程,在这一时期,靺鞨族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基本上都是无公害的。但是到了下一个阶段,靺鞨人就要露出狰狞的面貌来。预知详情,下节再聊。

点击查看

匈奴  鲜卑  突厥  回鹘  契丹  蒙古

讲述学校欠大家的历史

打赏一块钱也是你对知识的态度

而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

笑谈中

作者微信 : kxiaotanzhong

新浪微博:@依然笑谈中

(0)

相关推荐

  • 高句丽历史科普系列六——唐帝国的烂尾工程——为什么说唐朝对于高句丽的征服其实并不成功?

    阿夫拉西阿卜(撒马尔罕)壁画中的鸟羽冠使者(右) 被认为是高句丽人 668年的平壤之战以唐帝国的胜利而结束,帝国旷日持久的高句丽战争终于要划上句号了,战争的泥淖似乎已经走出,敢于反叛帝国的敌人已被消灭 ...

  • 繁荣富庶的渤海国为何会被落后得多的契丹所灭?

    在今日吉林.黑龙江两省的大部区域,直到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疆域辽阔.繁荣富庶的王国,这个叫"渤海国"的地方政权在唐朝前期就已经存在,直到五代早期才被崛起的契丹所灭,一共 ...

  • 【杂谈】正儿八经说满族,这回说女真

    村长们的故事 每个王朝都有其生命周期,尤其是在中国这块地,中央集权的王朝超不过三百年就是个定数.曾经无限辉煌的大唐,也迎来了自己夕阳西下的时候. 有时候一个民族的兴亡,也是看命.比如说羯族,赶上谁不好 ...

  • 【杂谈】正儿八经说满族,先说前半段

    起步早速度慢的一个民族 满族的族源本来不难考,但是今天的中国对满族的理解深受前苏联和日本"专家"的影响,导致太多人不能正视这个民族.比如要问起满族的族源,前苏联专家说了,他们的祖先 ...

  • 靺鞨人与渤海国

    一.靺鞨人 靺鞨,中国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北魏称"勿吉",唐时写作靺鞨.靺鞨意译的意思林中人.今天中 ...

  • 外东北历史之六----靺鞨时期(下)

    外东北历史之六----靺鞨时期(下) 作者:刘水龙 作者简历:1976年出生于河南省商水县,北大光华本科毕业,获得北大最高奖学金,后来就读北大哲学系研究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君安证券工作,2001年自营B ...

  • 外东北历史之六----靺鞨时期(上)

    作者:刘水龙 作者简历:1976年出生于河南省商水县,北大光华本科毕业,获得北大最高奖学金,后来就读北大哲学系研究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君安证券工作,2001年自营B股交易量一度占全国近半:服务于多家中央 ...

  • 论七世纪中后期靺鞨的发展及其建国的内外因

    范恩实 [内容提要]以粟末靺鞨为首的靺鞨人能够联合高句丽遗民建立渤海国,主要是依靠其7世纪中后期的发展所创造的内外因条件:内因是自身力量的稳步增长,特别是在唐灭薛延陀.高句丽的过程中,靺鞨均适时站在胜 ...

  • 靺鞨 mò hé

    靺鞨,又称"靺羯",中国古代民族名,自古生息繁衍在东北地区,先世可追溯到商周时的肃慎和战国时的"挹娄".北魏称"勿吉",隋唐时写作靺羯(见& ...

  • 黑水靺鞨经行渤海朝贡道

    黑水,满语"萨哈连乌拉",是满族先祖对黑龙江的称谓.转义为族称,肃慎一支,方式济<龙沙纪略>:"以黑水名者,因黑龙江尾也.魏晋南北朝时期,黑水包括勿吉国和豆莫 ...

  • 一位靺鞨人的“东都十二时辰”,唐代东北疆的稳定团结多得其维系

    间五千年:来自四邻八坊.涵盖上下五千年的奇谈史趣及文化话题 唐开元二十一年(733),东都(洛阳)天津桥一带忽然刀光剑影.血肉横飞,一群靺鞨杀手持刀狂追着另一年轻人,完全就是一副"不取他命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