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的逆袭(七)

西宫夜静百花香 欲卷珠帘春恨长

我们看中国的历史,经济、军事都是浮云,政治一直是最核心的。中国人擅长玩政治,玩来玩去就玩出了世界上最集权的独裁国家。

秦朝时间太短,刚玩明白就没了。汉朝的政体就有点二元政治的意思了,皇帝是国家元首,丞相处理政务,君相关系有点像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关系。丞相作为职业经理人,多数情况下业务能力要比皇帝强。所以汉朝处理国家政事的地方,一般都是在相府。真有大事了,才在朝堂解决。这种情况下,皇帝很不爽。霍光废皇帝的例子还在眼前,所以汉成帝设五尚书分曹办事,拉开了皇帝削弱相权的序幕。后来王莽篡位也实实在在发生了,所以光武帝时期刘秀设立了尚书台。什么叫尚书台?事实上尚书台就是早期的内阁。尚书台的尚书们权力极大,从职能上管理所有的国家大事。尚书台和三公九卿的职能重叠,但是作为皇帝近臣,所有政令都从尚书台发出,让丞相专权变得很难。另外尚书台官员的级别很低,所以不用担心尚书专权。

东汉末年的时候,丞相个个都很强大,为了限制皇权,丞相往往兼任大将军和尚书令,那皇帝可就废了。到了隋唐,中国开始了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的确立就是为了分割丞相的权利。尤其是唐朝,设立了很多丞相,让丞相一再贬值。唐朝时设枢密院,由宦官担任长官,主管军事。到了宋朝,朝廷奉行以文制武的基本国策,于是提高枢密院的地位,由宰相兼任枢密使。看上去仿佛相权加强了,其实不然。宋朝是出了名冗官,宰相一抓一大把。在宋朝之前,皇帝和宰相是坐而论道。从宋朝开始,宰相只能站着跟皇帝说话了。元朝情况比较特殊,蒙古皇帝玩不明白政治,导致相权越来越大。到了明朝,朱元璋废丞相,设内阁,权分六部,设锦衣卫监察百官。更有皇明祖训说:言立相者斩!从此皇权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诸大臣见皇帝只能跪着了。

当然了,许仲琳不知道后世还有军机处这样的机构。从尚书台到军机处,中国的皇权达到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都达不到的巅峰。然而领袖越伟大,民众越卑微。当权利不受监管的时候,那景象就太恐怖了,整个国家的意志都要围着皇帝的兴趣来转变。皇帝爱打仗,那就兵连祸结,死伤和贫穷由百姓承担。皇帝爱奇石,那就倾全国之力把奇石给皇帝送去,途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见房拆房,见屋拆屋,后果还是老百姓承担。当皇帝的第一要务就是如何把自己的特权代代相传,其他的事都是围着皇权转的。在《封神演义》里作者做了个巧妙的对比,有首相商容的时候,纣王说选美,结果没有成功。没有首相商容的时候,纣王大兴土木、穷奢极欲甚至拿活人做打赌的试验品,没有人能阻止纣王。随着商容的退休,纣王再不设首相,整个国家都围着纣王的喜好转。

在我国的政治斗争中,朝堂之上的斗争,远不及后宫的战争刀光血影。后宫牵扯到皇族、外戚、朝臣、储君等等多方盘根错节的势力,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我国古代很多悬案都发生在后宫。是这些案子都不能被侦破吗?不是的,只能说这些案子不能被侦破。有些事,皇上都得烂在肚子里不能说。所以在后宫,皇上和嫔妃们的爱情故事并不多见,倒是政治斗争比比皆是。

纣王的后宫就很热闹。想当初后宫的姜后、黄贵妃、杨贵妃三个女人一台戏,除了杨贵妃实力孱弱之外,姜后和黄妃都是宫里的狠角色。在苏妲己进宫之前,很明显纣王还是对姜后更有感情。毕竟是原配夫妻,还生了俩儿子。至于黄妃和杨妃,怎么说都差点意思。黄妃娘家有人,所以混的开。杨妃娘家不行,只能唯唯诺诺,曲意逢迎。本来大家都很和谐,这次妲己进宫,让纣王完全拿其他三个老婆当空气。后宫嫔妃最忌讳的就是谁被君王专宠,所以不用妲己动手,后妃们早就瞄上了妲己。

其实对于姜后来说,真的不需要再争什么了。爹是东伯侯,为诸侯之长。儿子一个是太子,一个是郡王,也算是家大业大了。不过作为一个女人,每天晚上听见寿仙宫的音乐传过来,跟自己宫里的冷清形成了鲜明对比,让皇后娘娘觉得自己在宫女面前都没有面子。其实妲己并不想在后宫掀起什么波澜,她只是想让大权独揽的纣王沉迷于后宫,给西周留下足够的造反机会。但是妖在后宫,身不由己。这不嘛,姜后找上门来了。

妲己奉命到寿仙宫门口迎接姜后,礼数周全。姜后进了寿仙宫坐在纣王旁边,妲己自觉的侍立在旁边。完事纣王让妲己跳一段舞蹈,让姜后开心一下。妲己奉命跳舞,咱不知道是什么风格的,总之纣王看的很开心。但是姜后不以为然,压根不正眼瞧妲己。姜后要让妲己知道谁才是后宫之主。

其实姜后大可以劝劝纣王爱惜身体,夜夜笙歌受不了。也可以劝劝他亲贤远佞,以国事为重。纣王肯定不听,但不至于给自己惹麻烦。

姜后是怎么做的呢?直接叨叨一通大道理,然后要求纣王改过自新。说完之后头也不回的走了,就是这么的任性。纣王当然很生气,本来挺高兴的,被姜后在自己心爱的女人面前数落一顿,这也太嚣张了。但是人家姜后有嚣张的资本,纣王虽然喊着要废皇后,但是也只是说说而已。

没过几天,众妃都去朝贺姜后。黄妃和杨妃故意问,这就是苏美人?那不废话么,纣王一共四个老婆,她们三个都互相认识,剩下的这个当然是苏妲己。姜后隆重介绍,这就是苏美人,然后怒斥苏妲己带着纣王走向邪路,还说如果妲己知错不改,那就按照宫中之法办她。说完之后,直接把妲己给赶走了。

这一次妲己在黄妃和杨妃面前丢尽了面子,但是她除了长吁短叹之外,一点办法都没有。后宫的事,一个初来乍到的妖精完全摸不清头绪。杀杜元铣和梅伯还勉强算是正当防卫,姜后只是羞辱妲己,并没有起杀心,所以让妲己下手杀姜后,还真不好出手。

妲己没看过《甄嬛传》,对宫斗好毫无头绪。这时候,真正左右后宫形式的居然是个毫不起眼的小宫女,她的名字叫鲧捐。

鲧捐是一名资深宫女,深谙后宫之道。当初妲己进宫入住寿仙宫之时,鲧捐就在宫里伺候着。鲧捐告诉妲己,既然纣王都烦姜后了,那就用计办了她得了。妲己也知道得办了姜后,关键是凭空干掉姜后,朝臣一定会舆论哗然,总不能挨个杀大臣吧。鲧捐教给妲己一个毒计,连接外臣出谋划策。找谁呢?鲧捐说找费仲,此人官位和野心并不成正比,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向上爬的机会。更为关键的是,费仲为天子宠臣,他说的话很有分量。

就这样,在鲧捐的牵线搭桥下,妲己成功的和费仲接上头,传达了要干掉姜后的意愿。对于费仲来说,没本没有可选择的余地。纣王宠信的是妲己,所以妲己最起码有弄死费仲的能力。费仲如果弄死姜后,必然加官进爵。毕竟外臣不结交后妃则无根,后妃不结交外臣则不发芽。不过这事可不好干,姜后的父亲姜桓楚是实力最强的一方诸侯,惹了他可未必能全身而退。

费仲思来想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事情搞大。费仲有个家将叫姜环,在费仲的受益下,姜环演绎了一场商朝的“梃击案”。只不过张差换成了姜环,棍子换成了宝剑,太子换成了纣王。纣王遇刺,勃然大怒。拿下刺客姜环之后,费仲自告奋勇去审讯。结论很快就有了,说是姜后指使姜环行刺,好让姜桓楚当天子。

结果一出,满朝文武舆论哗然。姜后早不行刺晚不行刺,为啥偏偏这时候行刺?此事必有蹊跷。纣王这时候是比较难办的,毕竟事关重大,只能派黄贵妃去找姜后问话,看看到底是几个意思。

对于纣王来说,他知道很明显这就是妲己干的。姜皇后如果想行刺,早就动手了。何必要等到妲己进宫之后呢?而且这种案子很好审理,可以审理姜环,问问他姜桓楚长什么样?家住哪里?家里有什么特点?姜后长什么样子?姜文焕爱好什么?姜环还真答不上来。当费仲审理之后,一切证据都指向是姜后干的。纣王没有选择,只能默认是姜后干的。只有这样才能保住妲己的命,谁让纣王喜欢妲己呢。正如明朝的梃击案,一切证据都指向是万贵妃干的。但是谁让明宪宗喜欢万贵妃呢,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纣王倒是希望姜后承认行刺确有此事,这样就可以保住妲己的命。然后纣王网开一面,废后给天下一个交代,姜后也不会死。所以纣王派黄妃去审讯姜后,并且在政治中挑明就是姜后指使姜环行刺。但是姜后冤枉啊,除非是疯了,姜后没有任何的行刺理由。无论是当太后还是当皇后,都比当长公主强吧。黄妃审不出个结果来,纣王就采取妲己的意见,来个严刑逼供,不承认行刺就挖眼。

其实纣王并不想真的去挖姜后的眼,只不过想吓唬她赶紧承认行刺。但对于姜后来说,这是这是一道数学题啊。如果承认行刺,姜氏得满门抄斩,殷郊、殷洪也就完蛋了。如果不承认,也就是挖眼。在满门抄斩和挖眼之间,姜后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挖眼。

姜后被挖眼之后,纣王也于心不忍。埋怨妲己说挖了眼也没让她承认,这可咋整,百官还在大殿里等结果呢。妲己说这事简单,炮烙双手,不信她不招。纣王更加不忍,说本来挖眼就是冤枉人家,怎么还能继续用刑呢?妲己说不用刑不行啊,既然已经冤枉姜后了,只能一不做二不休。如果不坐实姜后谋反,不仅百官面前难以交代,跟姜桓楚也交代不了。纣王骑虎难下,只好继续对姜后用刑,导致姜后被酷刑折磨惨死。在这场宫斗大戏中,以姜后的惨败告终。

在这场宫斗戏中,姜后完全是败于自己的大意轻敌。从实力上讲,姜后的背后是东伯侯姜桓楚,妲己的背后是冀州侯苏护。按说妲己比姜后差远了,但是妲己结交了朝臣费仲,姜后又仗着没人敢动自己,这才让费仲钻了空子。

在这场斗争中,无论妲己是不是狐狸精,都会赢的最后的胜利。在这整个事件当中,其实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寿仙宫的宫女鲧捐。鲧捐之所以深谙宫斗之道,完全是因为她看的太多了。而鲧捐之前能看到的宫斗,肯定都发生在姜后、黄妃、杨妃之间。而在下一节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之前这三位后妃之间斗争的端倪,敬请期待。

(0)

相关推荐

  • 如果你是轩辕坟三妖 接到女娲密旨怎么办?

    前几期有一篇文章,介绍过这3个背锅的妖精.当女娲大神吩咐她们做这件事儿的时候,就已经命中注定逃不过一死的结局. 现在,如果你是这三妖之一,接到女娲的密旨时,你会怎么做? 给个提示,其实三妖最大的问题就 ...

  • 封神中,教妲己“宫斗”的鲧捐,封神之后去哪儿了?

    鲧捐是纣王后宫一个小小的宫人,因撺掇妲己合谋费仲害死姜王后,拉开封神序幕,间接成为灭纣的原始推手. 由于鲧捐微不足道的宫人身份,以及不多的戏份,怕很少有人对她有印象,不过歪歪心里却是一直惦记着她的.经 ...

  • 妲己凭什么打败姜皇后成为后宫之主?绝不是因为姜皇后谋杀纣王

    妲己凭什么打败姜皇后成为后宫之主?绝不是因为姜皇后谋杀纣王

  • 因为费仲也很可怜,所以,妲己才与之合作,共同反击姜后的

    <歪歪侃封神>第353期 文/斯文卿相 妲己进宫,她是罪臣之女,却被一下提拔到美人的高位,再加之不懂规矩,不知收敛,破坏了后宫平衡,所以招致后宫诸多佳丽一致倾轧,其中以姜后尤其为甚.姜后讨 ...

  • 封神中有3对反目成仇的父子,父亲都不称职,子女很可怜

    人们总是用宽厚的背影,深沉的情感,以及高大光辉的形象来表达父爱,足见父亲在孩子心中分量的珍重:然而父爱,有时也如山体滑坡. 在封神演义的世界里,就鲜少有令人动容的父爱,甚至反面案例更多.比如姬昌,他的 ...

  • 纣王的逆袭(十)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故事发展到这个阶段,是时候盘点一下纣王陛下的君主集权成效了.虽然作者没直接写纣王的政治举措,但是这些事作者基本上写的很明显. 明朝的中央集权是空前不绝后的,都知道明太 ...

  • 纣王的逆袭(一)

    寂寞空庭春欲晚 梨花满地不开门 帝王的逆袭是我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故事桥段.在这种观念下,别管历史上是怎么回事,文学作品中总能把皇帝刻画成傀儡逆袭记.比如康熙,好像鳌拜.吴三桂都欺负他一样,这哥俩既 ...

  • 纣王的逆袭(二)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做嫁衣裳. 中国是个很讲究论资排辈的国度,商朝的政治格局已经固定,所以新人来了之后随大流是没什么好处的.有些心眼活范的,开始新的政治投机. 比如费仲和尤浑,目光敏锐的攀上了纣王的 ...

  • 纣王的逆袭(三)

    冀州苏护 永不朝商 苏护在<封神演义>中,是个风一样的男子.老苏这人据说数有军功,官拜冀州侯,是北伯侯崇侯虎属下的二百诸侯之一.苏侯爷这人属于特别不安分那种,北海袁福通造反不知道跟他有没有 ...

  • 纣王的逆袭(十七)

    侍臣鹄立通明殿     一朵红云捧玉皇 在这一节,我想说的是作者制造这一大段故事,到底是要表达着怎样的思想呢?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随着黄飞虎成功的偷渡到了西岐,纣王完成了他执政路上的逆袭.我们回过头来 ...

  • 纣王的逆袭(十五)

    七世忠良成画饼  谁知今日入西岐 黄飞虎被逼造反,他的目的地是西周.然后问题就来了,造反这个事,黄飞虎那是心不甘情不愿,一路上队伍的中坚其实是黄明.去西周是个口号,黄飞虎从来都没有过信心可以杀到西岐. ...

  • 纣王的逆袭(十四)

    烈妇有恩虽莫负  忠君无愧更当诚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对奸情这种事那是非常的在意.能上升到不共戴天境界的仇恨,那就是杀父之仇和夺妻之恨!古代中国男人为了让妻子保持贞洁,制订了针对妇女十分严苛的日常行 ...

  • 纣王的逆袭(十三)

    秋风宝剑孤臣泪    落日旌旗大将坛 闻仲是<封神演义>人气非常高的一个角色,按照剧情划分,姜子牙是正面人物,站在姜子牙对立面的闻仲就是反面人物.但是我们读书的时候很难感觉到闻仲是个大反派 ...

  • 纣王的逆袭(十二)

    伴君如伴虎  刻刻要当心 这次要说的是亚相比干.比干在朝中的地位很特殊,论血缘他是皇叔,比刘备那种皇叔正宗的多.论官位他是亚相,在没有首相的前提下,他的官职最高.就是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亚相,日子过得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