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西北野战军参谋长,彭老总的得力助手,却只授少将

1947年7月31日,西北野战军正式成立,彭老总担任司令兼政委,张宗逊担任副司令,张文舟担任参谋长,徐立清担任政治部主任。

彭老总的地位自然不用说了,张宗逊后来被授予开国上将,而且高居第三,徐立清虽然是开国中将,但本来计划授上将,因他极力推辞,才改为中将,而参谋长张文舟,却只是开国少将。

那么,是不是说明张文舟的地位不高、作用不大呢?当然不是。

张文舟是我军非常优秀的参谋人才,红军时期担任过红29军参谋长,抗战时期担任过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3旅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更是高居西北野战军参谋长,抗美援朝时,还经彭老总亲自点名,担任过志愿军代参谋长,这些级别,可都不低。

当参谋长,记忆力必须要好,比如李达、刘亚楼,那都是活地图,随便一个地方张口就来,张文舟自然也不在话下,很多东西扫一眼就能牢牢记住,彭老总只要需要,张文舟就能随时报出来,让彭老总对他非常信赖。

1947年,胡宗南率军大举进攻延安,为了掩护总部机关进行战略转移,彭老总指挥西北野战军与之展开了斡旋。

为了制定作战方针,彭老总一行跑到前线去勘察地形,由于是躲在敌人眼皮子底下活动,所以没办法绘制详细的作战地图,但是等他们回来以后,不管彭老总说到哪,张文舟都能对那里的地形地貌乃至敌军部署侃侃而谈,分毫不差,俨然就是一幅“活地图”。

(图:右一为张文舟,左二为彭老总)

而且,由于张文舟曾长期在基层任职,具有丰富的参谋工作经验,往往能在彭老总正式拍板之前,就拟定出几份作战方案,等到正式发布命令时稍加修改即可。这样一来,大大提升了作战效率和命令传达的及时性,从而保证了西北野战军总是能够占据先机。

新中国成立后,张文舟被调任装甲兵参谋长,与许光达等人一道创建装甲兵机关和装甲兵学院,成为我国装甲部队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但是,在装甲兵干了还不到两年,张文舟就又被彭老总叫去了。

原来,志愿军参谋长解方正在板门店跟美军谈判,彭老总身边缺少参谋,就亲自点名,把老搭档张文舟调了过去,担任志愿军代参谋长。

张文舟担任代参谋长后,可以说把效率提升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的主持下,志愿军司令部不仅建立了严格的24小时值班制度,而且还对敌情汇报做了详细的划分,按照汇报内容分为“战况综合”“敌情综合”等诸多项目,不但节省了审读情报的时间,而且有利于从复杂的信息中理出头绪抓住重点,从而有效提升了参谋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后来,彭老总因为脑部肿瘤而回国,但张文舟并没有因此而慌乱,反而是越打越勇,参与指挥了金城反击战和上甘岭战役等等,从而大大增加了我军的谈判筹码,为协议书的正式签订提供了有力支持。

回国后,张文舟又回到装甲兵,担任过装甲兵副司令、装甲兵学院院长等职,并于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

其实,以张文舟的资历,是可以授中将的,但张文舟对此毫不介意,坦然接受了少将军衔,没有丝毫怨言。

在生活中,张文舟更是非常低调,能省就省。

晚年时,张文舟曾几次回到老家探亲,当地政府知道后,每次都派专车去接送他,还派人送去各种生活用品。但张文舟每次都婉言拒绝,不管是吃的还是用的,都是自己掏腰包,从来不花公家一分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