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中有多少文物是“抢”中国的
去欧洲旅游,英国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而不去一趟英国的大英博物馆,多少有点来英国白来的感觉,去了以后,心情的沉重无以言表,因为那里百分之八十的藏品居然是从我国掠夺走的,这才让我们知道“勿忘国耻”不是一句空话。
大英博物馆中有多少文物是“抢”中国的?数字让人难过,因为大英博物馆不仅藏着两万多件来自中国的文物,还有古希腊、罗马、埃及的文物,属于英国的文物倒是没有多少,只是不知道大英博物馆堂而皇之地把不属于本国的的文物摆出来供人们参观。
在英国人的眼里能从外国人手中得到他们的文物,充分说明了当年的英国有多强大,至于获得文物的手段,就可以忽略不计了。自始至终,英国都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凌驾于这些曾经的弱国头上。可惜了我们国家的那么多文物,陈列在大英博物馆,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们曾经的我们有多弱小。
好笑的是明明每一个英国人都知道这些文物的来源渠道,但是在文物介绍上颇有些掩耳盗铃的感觉,把文物的来源描述得极其隐晦,或者是一笔带过。一件来自中国河南安阳殷墟商晚期青铜鸮卣,英国人是这么介绍的,上面说这件文物被人以低价卖给另一个博物馆,但不知何原因他们不愿意陈列这件来自中国的文物,就送给了大英博物馆。
真的要给这句话鼓个掌,这件文物最初的买主叫做George Eumorfopoulos,喜欢收藏中国瓷器,或者说是来自中国的文物他都喜欢,因为收藏的中国文物太多,居然开始了一场“私人文物展”,这在20世纪初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要知道哪怕是政府的文物展,都不可能有他的私人文物展规模大,可见藏品之多。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大英博物馆里光是George Eumorfopoulos捐赠的中国文物就高达2000余件,占全部藏品的十分之一。乾隆御制诗文《题汝窑盘子》也是其中之一,上面有乾隆皇帝的题诗,虽然诗写得比较拗口,一口读过去多少有点看不懂,但因为是皇帝题诗,价值无法估量。
早先的时候,西方列强的目光还没有聚焦到中国身上,他们把焦点主要放在印度和日本那里,收藏家们也是如此,对中国的注意力相对较小,直到清政府邀请欧洲人和日本来帮助他们修铁路,列强们才发现原来之前不曾注意到的中国是一个多么神秘的地方。列强们在开山挖路的时候挖到了很多古墓遗址,出土的文物让他们大开眼界,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炫目的东西。
于是我国的历史文明开始被列强践踏,他们把考古重心挪到中国身上,也是在这种影响下,我国才开始有了最早的考古学,之前我国在考古领域一片空白,或许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辉煌文明到底有多惊艳世人。大英博物馆里有一座抢夺自圆明园的商晚期青铜双羊尊,在日本的根津美术馆也有一座商代双羊尊,这两个分别位于不同美术馆的双羊尊曾经在2015年见过一面,促成这次会面的根本原因是在根津美术馆也有一批来自安阳殷墟侯家庄商王陵区的青铜重器。
但是和敦煌壁画比起来,这些文物虽然流失海外,被列强霸占,好歹它们是被保护的,是安全的,可敦煌壁画的命运就令人痛心疾首了。有人说,“敦煌者,我国学术之伤心史也”,敦煌壁画被破坏,这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更是我们中国历史的悲剧。
列强们掠夺壁画时,带不走的就又挖又抠,多少壁画在那个时期被列强破坏,就有多少人为之流泪。大英博物馆收藏的敦煌莫高窟第17窟:丝绸绘制的“普贤菩萨像”(公元751-850),造型优美,色彩斑斓,普贤菩萨慈眉善目,悲悯众生,不知道身在他乡没有香火供奉,可过得安好?
宋代的汝窑和官窑出来的瓷器代表着东方瓷器艺术的最高水平,两宋的审美向全世界展示了这个东方大国让人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艺术审美,欧洲的文艺复兴比起两宋来也略有逊色,哪怕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仿古器物,都称得上是上上佳作,全世界仅有三件的“南宋官窑琮式瓶”,一件在日本,一件在英国,还有一件在中国,就如乱世时期被迫分离的三兄弟,不知多久才会重逢。
大英博物馆里的大维德元青花龙纹盘口象耳瓶,是这里的镇馆之宝,全世界仅此一件,它的出现也昭示着元代无青花历史的终结,也是唯一一个用姓氏命名的中国瓷器,只是讽刺的是我国的瓷器冠上的是外国人的姓氏。大英博物馆典藏的珍宝,想要全部展览出来,说得夸张一点一年一换也得花费一百年时间。
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国宝”,虽然流失了,但现在能做的就是用我们的力量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不再遭受百年前的苦难。不忘历史才是最好的怀念。大英博物馆中有多少文物是“抢”中国的?数字让人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