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看不惯别人 实质是看不惯自己
一个朋友跟我聊天,说到他单位的一个同事。说这个同事快四十岁的一个大男人了,天天各种讨好领导,把领导伺候的那个周到。领导也像对仆人一样的把他使唤来使唤去,而他还一天乐此不疲。关键是领导比这个同事至少小十岁,在我朋友的眼里,他这个同事的行为让他感到恶心,觉得太没骨气了,简直给男人丢脸。
然后他告诉我,他们领导还挺喜欢这个人而且私下给了他不少照顾。我问他:“那领导对你咋样?”他回答说很一般。我开玩笑的说“那你可以跟你同事好好学学”他露出很鄙夷的神色说“我学不来,我还想要脸呢。”然后他说,他非常看不惯这个同事,打心眼里鄙视他。我问他,你为啥鄙视他?人家用自己的方式在单位谋生发展,又没有影响到你。他反驳我说,反正我就是看不惯,他不是凭真本事得到领导的赏识,而且领导也有问题。我说,那是人家的事,你管不了。他想了想又说,不过我倒挺佩服他的勇气和脸皮,可以不要自尊的有那些表现。
我又问他,你觉得你是做不来还是不愿做。他说:“我是不愿做,要做我也能做出来,只是我的自尊心不允许我那样做。”实际上,他最后的这句话才是关键,他不是做不到,而是不愿做,因为这会让他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他如果也这样做,是和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冲突。但是他心里又佩服别人能这样做,因为他看到别人这样做得到了好处,而他因为 没有这样做就没有得到好处,所以他实际上是产生了怨恨和嫉妒心理。觉得在利益层面,同事和他发生了不正当竞争关系。同时用不正当的方式侵占了应该属于大家的一些共同利益,这个大家里面当然包括他。
他也许还不知道,为什么他会看不惯同事这样做呢?真正的原因是他其实也想这样做。精神分析学说的鼻祖佛洛依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人最原始的欲望,比如贪婪、占有、自私,“超我”是道德机制,是高尚的,用来抑制“本我”。在我朋友的“本我”里,他也想通过讨好领导获得满足自己的一些需求让自己更快乐,但是他的“超我”也就是他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他的这种“本我”进行了抑制,进入了他的潜意识层面。于是只留下了他现接受的 东西,就是他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
当潜意识里那些被他抑制的也想讨好领导的想法想要出来的时候,他的“超我”就会告诉他,这是不对的,是羞耻的事。于是,在意识层面,他就会讨厌自己这样做,这样想。在心理学上还有一个名词叫“投射”,简单的说就是把自己的一些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想法投射到别人身上,通过对别人的批评、赞赏,来满足自己内心的平衡,减少自己内心的焦虑。
比如说,有的男人觉得一个女孩特别喜欢他,而事实上这个女孩根本不喜欢他。真相是这个男人自己喜欢这个女孩,他把自己对女孩的喜欢投射到了女孩身上,他就会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找寻那些女孩喜欢他的证据,而这些所谓的证据都是他内心投射的结果,他就会觉得女孩很喜欢他。
同样的,我朋友看不惯他 的同事讨好领导,实际上是他想讨好领导,但是他的意识层面不允许他这样做,讨厌他这样做。于是,他把这种情绪投射到了同事身上,实际上他讨厌的是他自己,看不惯的也是他自己。
在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学习群里,一位学员对老师讲课的方式提出了质疑。质疑声刚落下,老师还没有发言。另一个同学就在微信群里,开始对前面的同学严厉的批评,说同学的事太多,老师讲的很好,如果那位同学自己觉得不好可以退出不学。事实上,在私下的交流里多数同学都对老师的讲课方式有异议,其中就包括后面这位同学。
但是,当别的同学把对老师的看法在群里公开说出来后,他又表示反对。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现象,他把自己对老师的真实看法压抑在潜意识里,他的意识层面不允许自己在公开场合表现出来,于是在别人说出来的时候,他又进行攻击,实际上他攻击的就是他自己。我那个同学也是学过心理学的,当场指出了他的实质,这个人在群里再不说话了。
记得有一句鸡汤是这样说的,你看不惯别人是因为你修行不够。实际上,看不惯别人跟修行无关,却和心理有关系。看不惯别人的真相是看不惯自己,是自己对自己的不认可,不接纳。别人只不过是充当了你内心投射的靶子。看不惯别人在工作、生活和其他社交关系里对我们的人际交往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想要改变自己看不惯别人的缺点,首先要做的是先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会有这样那样的一些想法,去理解自己。而不是强迫自己不要去想,自我讨伐,只有接受了自己,才能改变对自己的认知。另外,还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自我,不要强求别人和自己一样,也要学会接纳别人和自己的不同。做到了这些,很多东西也就慢慢的看的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