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运国:柏乡魏氏祖源之我见
魏氏祖源之我见
柏乡魏氏,望族也。横跨明清两朝近三百年间,柏乡魏氏名士辈出,贡生、举人近百,进士十三人。十三人中有魏裔讷、魏勰、魏世泰祖孙三代“一门三进士”,又有中国北方罕见的魏廷祚、魏翱、魏肇高的“一门一科三士”(1783年 乾隆癸卯科);柏乡魏氏名人著作者众,载入史册的有25人、著述104部、332卷;柏乡魏氏与《柏乡县志》渊源颇深,《柏乡县志》自嘉靖二十五年创修至今,八部《柏乡县志》,多为魏氏编纂,或有魏氏参与编修。魏氏高官魏謙吉、魏裔介等各类书报多载,此不赘述。
魏氏家谱为柏乡续修最早的家谱之一。据魏氏家谱记载:魏氏始祖寒腊,元代末居柏乡城西南之圣德村(路村)。经永乐年间孝廉魏进,数传至六世魏寿,又经谦光、纯粹,传十二世魏裔介,至今已传至二十八世、今存世魏氏族人达数千人矣。魏氏家譜存世有二,一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魏延绪等所撰修的《魏氏家乘》六卷九册;二是民國八年魏元庆等撰修的《魏氏家乘》六卷十一册。致于乾隆以前譜牒,知柏祥曾修家谱,然今不得見。魏裔介《兼济堂文集》收入的《魏氏先茔记》中对寒腊以下十数世清楚有记,然对寒腊以上世系不得而知。只是笼统记曰:“魏之得姓久矣,肇于周,封于晋,大于战国,盛于汉、唐、宋,其支派不可得考矣。”究其因,《魏贞庵先生年谱》给出答案“谱牒失传,莫可稽考”,可考者只有“元未寒腊”了。
《魏氏先茔记》中尽管有“魏之得姓久矣,肇于周,封于晋,大于战国,盛于汉、唐、宋”、《魏贞庵先生年谱》中尽管有魏氏“本出姬姓,发源毕公,衍于文侯,豪于信陵,代有闻人”之记载,但由于“谱牒失传”,寒腊“来自那里?”一直萦绕魏氏后人心头。魏氏本族内对于祖源的探讨从未停止过。加上柏乡魏氏多名士的名人效应,柏乡民间对魏氏祖源的探讨也未停止。
寒腊来自哪里?有两种传说,一种传说魏氏系金兀术之后,当为金的完颜氏改姓魏氏。此传说之理由在于,北方之少数民族“聪明”,故魏氏名士颇多;亦或属于民族偏见,认为魏裔介依附满清,故有北方游牧民族后裔之嫌。然而此说提供不出任何完颜氏改魏姓的证据,哪怕蛛丝马迹。第二种传说是寒腊来自于巨鹿,可能是认为魏征是巨鹿人之故,似有攀附魏征之嫌。也有传说来自魏裔介的《墓志铭》。经查,此传说见于《魏氏家谱》上手书之眉批。亦或是书写者本人曾见到魏谦吉、魏裔介的墓志铭所述己见,亦或是受“巨鹿说”之影响。再查《墓志铭》,魏谦吉的墓志铭的确有“至唐文贞公起钜鹿相太宗子孙家焉”之字样。魏裔介墓志铭有“公姓魏氏,魏万之后,分有晋国,子孙以国为氏。世有显人,其尤著者汉高平宪侯相、唐郑文贞公征;谱牒失传,莫能详其世次。”也就是说,魏谦吉、魏裔介好似承认柏乡魏氏系魏征之后裔。
2018年1月7日,湖北孝感的魏中联给魏裔介十二世嫡孙魏国静先生发来魏氏《世谱》7页,又有1页手写的世系图表。应魏国静之邀,笔者对该《世谱》进行初步探讨。笔者认为该谱中魏万的71世裔、建炎四年(1130年)复居柏乡的宗华就是今柏乡的魏氏之祖。更具体的说宗华就是寒腊之祖。
该《世谱》载明:魏宫始之魏姓,出自姬姓。毕高在成王时封侯,传十四世裔毕万因功封大夫,仍得食邑于魏。赐子犨(chou)从其国名以为氏,(故后人将魏万作为赐姓之第一世)。魏万历十七传秦灌,至洹水公(十九世),传至第二十六世魏桂。魏桂于元康4年(公元前62年)重修赐姓谱志。
其后经: 霦(天凤公元14—19时人)、戬(西晋武帝265—274时人)、鍾(梁天监502—519人)、德深(隋仁寿三年603年居晋州)、畴(唐武德618—625时人),到唐朝名相魏徵,其后传承是:叔玉、敏(梁乾化三年913年之乱避居平阳之鄗)、和衷(宋建隆辛酉961年去太行复业。柏乡次子宙开宝间968--975官金华居蒲江)、宣、揆、绶(六十七世)。魏绶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重修魏氏家谱。
再后是:念汾(元丰二年1079年筑恒山)、果、宗华(建炎四年1130年复居鄗南之千金渠)、炳(宗华次子,绍兴三十年1160年出官平江,卒,葬长州相城里,子遂家)、传19世至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秋,洹水六十二世裔永川(今重庆市永川区)魏江序定族谱。其它“后派衍纷繁,时异地,殊殆不可纪”。
根据以上记载可知:
1、自公元前636年毕万封大夫,后人将魏万作为赐魏姓之第一世,经魏征、叔玉、直到第67世魏绶于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重修魏氏家谱,其载汉唐以来世系次第及其里居犁然。(犁然:犹言释然,分解清楚的意思。)
2、从魏绶1024年修谱、念汾1079年筑恒山看,其间似还有一世,故宗华当是魏万之71世裔。
3、敏于913年“避居平阳之鄗”、和衷961年“去太行复业”、柏乡次子宙“官金华居浦江等说明,1130年宗华“复居鄗南之千金渠”是魏氏“又一次”居柏乡。
这里的关键是:魏宗华复居的“鄗南之千金渠”是什么地方?
笔者曾经过查找资料、实地查勘写有《千金渠》一文,对“千金渠”的修建、走向、重修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对天禧二年(1018年)石幢所记载柏乡县的“路村”(包括北小路、坊路村、南小路村)村名进行过探讨,写有《千年路村今何在?》一文。笔者认为“鄗南千金渠”就是今柏乡县城西南的路村、魏裔介《魏氏先茔记》中的路村、魏裔介年谱中的“圣德村”。
此谱为什么不记路村、不记“圣德村”,而记“鄗南之千金渠”?1126年柏乡地已经属金,1130年宗华“复居”,其次子炳1160年即到平江做官。此谱系炳之后所修,在炳的后世的心目中,小小的村名远不及对“千金渠”印象深刻,况且宗华以前先祖居柏乡也有以“鄗”记的先例和习惯。再者“千金渠”系名渠,与村民息息相关,印象深刻,远走他乡的后裔记“鄗南千金渠”亦就不怪了。
宗华之子(或长子或三子、四子)生活在1160年左右;元末的寒腊,生活在1350年左右,其间大约190年约七代。仅凭居住在同一村难道就能断定是祖裔关系吗?
首先要说的是,此期间魏氏传人是否曾离开柏乡又“复居”,是否还有其它支系传人在此不做讨论。关键的证据是:孝感发来洪武二十一年的《世谱》最后有一段“注”,或者叫“说明”,或者叫“备忘录”,有58个字,对解答本题关系极大。今原文录之:“乙未阅柏乡谱志炳公出任平江以前皆吾楚旧谱所同比旋里检视之字迹颇多残缺悔出都选东鲁未便携谱证勘姑照原本發文復过柏乡查补”(没有断句)。
“乙未”年是哪一年?修谱的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前后有两个“乙未”年,一是元代至正15年即公元1355年,二是明永乐13年即1415年。显然是前者。“阅柏乡谱志”说明1355年柏乡魏氏家谱尚存,作注者看到了。而后把柏乡的家谱与“楚旧谱”做了对比,并且证实1160年以前的两部家谱相同。也就是说至1355年,宗华柏乡的儿子下传约七代的传人,与宗华的次子炳下传的传人,经过对比家谱证实:居住鄗南千金渠的宗华是他们的共同的祖宗。并且宗华以上的家谱相同。
笔者认为:1355年柏乡的寒腊可能已经在世,亦或“復过柏乡查补”的时候一定在世。
结合1355年的家谱“字迹颇多残缺”和《魏裔介年谱》所说“谱牒失传,莫可稽考”。可以确定:宗华的儿子就是寒腊断绪约7代之祖、寒腊是魏万的79世孙。
另:关于桂系魏万26世孙和魏绶系67世孙的依据,来自洪武二十一年戊辰秋洹水六十二世裔永川江序定的《世谱》。原文是:右图自毕万一世至二十六世,本汉(康末)諱桂公重修赐姓譜志以为援居,自二十七世至六十七世,本宋(天圣甲子)諱绶公续修家谱。其载汉唐以来世系次第里其里居犁然,毕具厥后派衍纷繁,时异地,殊殆不可纪 。--------谨按历传世系,循先代之次第贵成一图。俾后之子孙知所接续云。
以上所说本一己之见,乃有“班門弄斧”之嫌。错误之处敬请魏氏族人批評指正。
(此文载作者著《柏乡轶事》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