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朴生:也谈柏乡水系

详观各种史籍对泜、槐、泲诸水的记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重合叠加,莫衷一是。古时尚且如此,今天要想分辨清楚那就更难了。可是,它们又与柏乡的很多历史掌故息息相关,在可能的条件下我们还是应该尽量去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为此,我又求诸民国十一年版《词源》,以期有所收获。

当年《词源》的编纂者做此存录,断不会意气用事,轻率而为,一定也是参考了很多相关资料,通过反复鉴别,集体讨论后才定稿成书的吧!幸好找到了其中这几条水的辞条,不管其结论如何,起码它出自同一辞书,且把它摘录于此,以飨同好。

泜河

1、为北泜水。发源直隶元氏县西群山中,东流入槐河,长五十余里。韩信斩陈余于泜水,即此。

2、为南泜水。山海经:敦舆之山,泜水出其阴,是也。源出直隶临城县西南敦舆山,东流历唐山隆平入宁晋泊。

3、古水名 左传:楚王与晋师夹泜而军。即今河南汝州之滍水。详滍字注。滍 ,直履切音雉。

槐河

1、水名,即泲水下流,历直隶柏乡隆平合午河。又曰槐武河,东入宁晋,又东北入宁晋泊。

2、古沮水,源于直隶赞皇县西南之赞皇山,东北流入元氏县,合北泜水东南历高邑、赵县、宁晋,亦名槐武河,又东南入宁晋泊。

泲河

一名济水,亦曰白沟河,又曰沙河。诗出宿于泲,即此。发源于直隶赞皇县西南至赞皇山,东流入高邑。分支入柏乡宁晋,注于宁晋泊。正支入柏乡,俗称槐河,亦入宁晋泊。

按民国十一年版《词源》对泜、槐、泲三水的表述,发源于敦舆山之阴的泜水就是南泜,我们可以按下不表。似乎北泜的发源地与《元和志》中记载的封龙山相吻合。槐河没有记载其源头,却记成了泲水的下流,历柏乡隆平合午河,东入宁晋。槐河条下又记古沮(很多典籍认为是泜字之误)水,好像很符合《大清一统志》里对槐河的记录。关于泲水简直就是北泜和槐河的翻版。综上所述,《词源》也不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原因其实很简单,历史久远,所以众说纷纭。

想追溯这些水系的源头,我们实在是力有不逮。今天能做的只有去解读泜、泲、槐、野河诸水曾经在柏乡的存在,我赞成张宝聚先生的论述。关于北泜不论其源头,流经元氏应该没有问题,这和《史记》的记载比较吻合,“汉遣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余泜上”。然后过高邑东流入宁晋,就是今天赵县柏乡之间的界河,也称北沙河。

泲水进入柏乡就与槐合流了吧,或者古代不是这样,如张宝聚先生所绘图示,源于赞皇院头以西山中,东北转东南过古房子(今高邑故城村),经庄头、小庄、高家庄入柏乡马庄、后渤海、光武庙、白阳、南黄泥而入宁晋,这似乎合于诗之“出宿于泲”。但是,柏乡的槐阳八景之一“泲水清流”就在县城西北方向,当时命名必有所据,即使附会,也不必再去质疑,谁能弄得清呢,只能姑且听之。

槐河是否就是自大汪而来与午河汇合之水,从凌家桥穿过的或许是它的分支。否则,柏乡不能有槐阳福镇之谓,魏谦吉也不会有槐川之号,更遑论槐川书院的辉煌了。至于午河的命名,不管它发源于何地,一定是柏乡人起的名儿,因它位于柏乡城南,犹如紫禁城的南门命名午门一样。如流经的其它地段,何午之有?

野河在哪里?没有查到相关资料。但梁晋柏乡之战前,在《新五代史.周德威传》有记载:天佑七年(公元910年)冬,梁军至柏乡,赵人告急,庄宗自将出赞皇,会德威于石桥,进距柏乡五里,营于野河北。很明确李存勖率领的晋军就宿营在距柏乡五里的野河北岸。这条河的遗迹今天在哪儿,我同意王运国先生在《野河和野河桥》一文中的考证观点:今冯上京于王上京的交界处就是野河桥的位置,呈西北东南走向的洼地就是曾经的野河河床。

关于“泜”字的读音,也是一个讨论的焦点。这本《词源》巳集第60页对泜字的注音是这样说的:泜 呈夷切音坻(chi) 支韵:又底诣切音帝,义同。《汉书》张耳陈余列传中“汉遣耳与韩信击破赵井陉,斩余泜上”,《注》苏林曰:泜音祇(zhi)也。晋灼曰:问其方人音柢(di)。师古曰:苏晋二说皆是也。苏音祇敬之祇,音执夷反,古音如是。晋音根柢之柢,音丁计反,今其土俗呼水则然。

河南的“泜”同滍,读雉音,我们可以不去讨论。《词源》对“泜”字的注音分别读池和帝;而《汉书》注的读音是纸和底,颜师古又说都对。南泜的读音就约定俗成,随隆尧人念纸音好了,而对北泜的读音却不能从众。原因是晋灼说问过当地人念柢,颜师古也说当地人的土语俗话称呼这条河就是这样。

最有力的证据出现在1978年,元氏西张村出土了历史上消失已久的西周軧国的青铜器,铭文清楚地记载了軧侯国的真实存在。軧与泜通,命名就源于它建立在泜水流域。颜师古们生活在隋唐时代,那时并不知道元氏地下有西周軧国的遗存。但是,他们听到了当地人的读音。所以北泜的正确读音要读底才对,这是毋庸置疑的历史事实!以上是我对柏乡几条河流名称及走向的基本理解,即使有误,也可以置此存疑,以待智者将来的考证,或可有益于后人。

2021.2.1于北京

作者简介:

王朴生:1949年9月生,柏乡县龙华村人,原在中央民族翻译局工作。爱好历史、古诗词,《北京诗词学会》会员。2009年9月处级退休。热心于故乡柏乡县地方历史的探讨。编辑出版上合村《村志》及北京知青《集体户简史》。

(0)

相关推荐

  • 张宝聚 ‖ 冯唐故里考

    冯唐是西汉文.景时期的名臣,<史记>中有传,以直言敢谏著称.武帝继位后,想寻找重用一批此类臣子,无奈冯唐年事已高,不能再为朝廷效力.王勃的历史名篇<滕王阁序>一句"冯 ...

  • 柏乡县村落文化

    柏乡县地处太行山东麓的冲积平原上,古槐河.泜水河流域,位于邢台市最北部,历史上东侧为古大陆泽西部边缘,南临尧山为屏障,素有槐阳福镇之称.东面与宁晋县交界,西与临城县毗邻,南与隆尧县接壤,北与赵县.高邑 ...

  • 王朴生 王运国:被历史遗忘的眭邑

    柏乡县是个千年古县,所辖古村众多.这些古村有的至今仍在,有的人去村亡(如沙窝.沙里),有的改变了村名,还有最稀奇的莫过于以村(邑)名定姓氏者.柏乡县龙华镇的营儿村就是一个承载着众多历史信息,且被历史遗 ...

  • 王运国:柏乡历史名人——许穆夫人

    许穆夫人(约公元前690-公元前656),姬姓.周庄王七年(卫惠公十年)左右生于卫国.长大后嫁给许穆公,周惠王二十一年(卫文公四年)卒于许国,大约活了三十四岁.她是中国文学史上见于记载的第一位女诗人, ...

  • 王朴生 王运国 ‖ 柏乡崇光寺的今生往事

    新落成的崇光寺,坐落在柏乡县北牡丹小镇花王路,位于汉牡丹园之右,原十里铺粮站之左,其原址在柏乡县城东街.2010年10月25日在新址举行奠基法会,2011年5月10日古佛被请进主殿正位,2013年元旦 ...

  • 太极拳大师王培生先生谈无极桩功

    吴式太极拳以无极桩为预备式.站无极桩则是太极拳的基础功法之一.吴式太极拳第四代宗师王培生先生说过:"练好了预备式(无极桩)太极拳就学会一半了."为什么呢?因为太极拳是内功拳,&qu ...

  • 拟古文 ‖ 王朴生:鄗记

    丁酉之冬,十月上浣,余应运国之邀,为柏乡作赋,此实万难而又不能辞者.然柏乡之赋,非我所可为也,盖因少年去乡,对故乡之事,寡闻孤陋.贸然而为,恐伤桑梓之名,而负千古之累也,故权为鄗记焉. 鄗之为鄗,起于 ...

  • 王运国 :驻柏乡古地鄗城的冀州刺史

    大禹分天下为九州,"两河之间为冀州",冀州位列九州之首.从此冀州之名就出现在中国的史书中.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州刺史部,冀州为其一.冀州下辖魏郡.巨鹿郡.常山国.赵国 ...

  • 王运国:邢台柏乡的历史名人——毛公薛公

    毛公和薛公俩人是战国时期鄗地(今柏乡)人,人们只知其姓不知其名,但都尊称之"公".他俩之所以说是名人,一是两人都是明大理.讲大义的贤人.在民间说就是"街面上的人" ...

  • 王运国搜集整理 :柏乡魏氏著作

    柏乡县魏氏,望族也.横跨明清两朝近三百年间,柏乡魏氏名士辈出,贡生.举人近百,进士十三人.十三人中有魏裔讷.魏勰.魏世泰祖孙三代"一门三进士",又有中国北方罕见的魏廷祚.魏翱.魏肇 ...

  • 浙大高超、徐志康/马里兰大学王春生 Adv. Mater.:突破极限!超浓水系电解质助力高性能水系电池

    原创 CQR 材料人 昨天 [背景介绍] 众所周知,水系电解质的使用有效缓解了电池的安全性.成本和环境影响的问题.但是,当前水系电解质的发展主要受限于其狭窄的电化学稳定窗口(约1.23 V)和缺少可与 ...

  • 浅谈王培生实战能力,18岁任职武馆教练,交流会上打服日本代表

    纵览我国将近4200余年可考证的传武历史,其中所涌现出的武术大家和宗师可谓是如过江之鲫一般数不胜数.譬如,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聊的这位王培生先生,他便是一位博学百家武术的一代传武大家. 王培生那么关于王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