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离了两次婚的女人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离婚七年》系列已转去小号更新
请点击下方链接关注小号查看
文/晏凌羊
今天要讲的真实故事,主角是一个单亲妈妈。
她的家庭条件很好,人长得漂亮,靠家人的关系进入一家国企工作,一辈子衣食无忧那种,我们姑且叫她娇姐吧。
娇姐是独生女,父母以前都在体制内工作,位置比较高,家底也比较丰厚,反正,在她成长的过程中,从来没缺过钱。
也正是因为这样,她从小不怎么上进,上学时也不好好学,上班时也不努力拼。除了父母给的,她样样都不拔尖。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她在国企的男同事,长得很帅。两人谈恋爱后,很快就结婚了,生下一个漂亮女儿。
可是,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娇姐越来越觉得,丈夫就是个好高骛远的嘴炮男,成天把投资、赚钱等等挂在嘴边,却不见行动,总是幻想着能一夜暴富。
他把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拿去研究彩票、股市、基金,到后来开始流连赌场。
娇姐忍受不了,离婚了,自己带着女儿过。
她有房有车,都是父母全款给她买的,也不缺钱花,去上班纯粹只是为了找点事做、找个乐子,几乎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饱暖思淫欲,她最大的烦恼就是:耐不住寂寞。
从开始谈恋爱以后,她就没有过空窗期。当初,她能跟前夫结婚,也是从前男友那里劈腿过来。后来,她搭上了下一个,才跟前夫离的婚。
娇姐的下一个丈夫,我们姑且称他为明哥吧。
明哥是个单亲爸爸,带一个儿子。当初是因为前妻好赌,赌得他实在受不了了,才离的婚。
明哥是农村出身,从小家境不大好,是“穷过来的人”。
他是娇姐的同事,收入跟娇姐差不多,但还了房贷、养了儿子,就所剩无几了。不过,娇姐一开始并不介意,因为她图的是他的人,还有他给的性。
两个人最好的时候,一到中午就相约回家啪啪啪。
娇姐的女儿和明哥的儿子同岁。明哥的儿子幼儿园毕业后,对口的小学不大好,而娇姐的房子对应的小学几乎是广州市区最好的,所以她女儿读的也是最好的小学。
那时候,娇姐和明哥感情也还不错。明哥就提出,让自己的儿子也来读那个小学,这样,以后两个大人一起照顾两个小朋友也还算方便。
娇姐一想,也对。
可是,明哥没钱买学位房,要让他的儿子也来读那所小学,两人就得结婚。
娇姐就跟他领证了,两家人也搬一起住了。
可是,娇姐和她女儿都是在很优越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总是养尊处优的样子,而明哥和明哥的儿子却是过苦日子过来的……
两父子和两母女住一起后,生活中处处充满摩擦,尤其是两个孩子几乎完全相处不来,而大人又都护犊子,日子过得鸡飞狗跳。
娇姐忍受不了了,就提出来离婚,可是,好巧不巧又遭遇“离婚冷静期”。
上个月,两个人刚刚申请了离婚,下个月才去正式领证。
我闺蜜就问娇姐:你们这种情况,完全可以不结婚啊,就当个炮友好了啊,清清爽爽。为啥非得结婚呢,搞这么麻烦。现在看来,人家可是毫发无伤,而你被白骗一个学位。
娇姐回答,不怕啊,我现在又有男朋友了,96年的,比我小13岁。
闺蜜瞪大眼睛:你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娇姐回答:“没事,趁现在还年轻,还能搞,多搞搞,过几年都不行了。”
让我像娇姐一样活,我是做不到的。
我不想再婚,是因为知道婚姻不会给我带来多大的红利。
而且,到了一定年纪之后,我对爱情、性、男女关系没太大兴趣了。
我的兴趣点,比年轻时候更广泛了,想赚更多的钱,想学更多的知识,想要增长更多的技能,想陪孩子一起长大……世界那么大,我不必非得跟男人一起去看看。
但我不得不感慨的一点是:我欣赏娇姐这种生命力。
很多二婚女人因为惧怕流言蜚语,再婚后及时过得不幸福也不敢离婚,可也有很多敢于离两次、三次婚的女人,根本不在乎这些外界的看法。
你看王菲,离自己想离的婚,爱自己想爱的人,唱自己想的歌,走自己想走的路,过自己想过的人生,随性而为,忠于自我,每次都是清清爽爽结束一段感情再开始下一段,从不做出轨等这样出格的事儿,真正活出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状态。
娱乐圈里,也不乏三婚甚至四婚女性,比如,宋丹丹、吕丽萍、刘晓庆等等,两次离婚后大有越过越好的架势。
国外这种情况就更多,比如好莱坞影星伊丽莎白泰勒,一生经历过七八段婚姻,每次都是轰轰烈烈开始,漂漂亮亮结束。她结婚、离婚次数多,可是她也说过这么一句话:“我只和与我结婚的男人上过床。”
说真的,有多少男人、女人能做到这样?
我们不是倡导大家向伊丽莎白和娇姐学习,也不是说“结婚、离婚次数越多越骄傲”,但或许,她们身上有一点真值得我们学习:她从不曾因为自己是个二婚、三婚女人而觉得自己不配再拥有爱情,或者,在过得不幸福时不敢离开。
离过婚与否、离过几次婚,都不该成为被人鄙视或自我矮化的理由。人生很复杂,婚姻也不能想当然,越是“一刀切”的评判方式,越是要不得。
我有个朋友,离婚两次又再婚,现在不知道过得多幸福。
不了解的人会问她怎么离两次婚啊,她每次都应答得轻松自如。
她说,人家了解不了解的有什么关系?日子是我自己的,我自己的感受才最重要。一辈子只短短几十年,为了个所谓的面子、世俗的眼光不敢去追求幸福甚至不敢离开痛苦的婚姻,太不值得了吧?
是啊,别理睬那些爱嚼舌根子的人怎么说,过日子的只是我们自己,能为自己的选择买单的也只能是我们自己。
幸福的标准,只能在我们自己手里,而不该由其他人来定义。
对待婚恋,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拿得起,放得下”。我们该慎重,但更该勇敢。
离婚几次又有什么关系呢?比起“从一而终”,忠于自己、能为自己的选择买单,然后勇敢追求幸福、远离不幸,明显更酷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