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风云努尔哈赤(15):进攻抚顺,敲响大明倾覆的第一声丧钟

在努尔哈赤还没有即汗位建立“大金”之前,明政府就一直对其发展壮大有所隐忧。1609年明朝内阁首辅叶问高更是忧心忡忡地说:窃念今日边疆之事,惟以建州夷最为可患。

首辅在明代是首席大学士,主持着内阁大政,权力最大。叶首辅如此认为,那就基本代表了明政府的态度。于是明朝统治者便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使用各种手段来遏制努尔哈赤的势力,因此也就使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后迫使努尔哈赤自立山头,成立了后金政权,暗斗成了明争。

1618年,成立后金政权两年后,努尔哈赤正式向明朝宣战。

既然是正式宣战,那就得师出有名。为此,努尔哈赤列出了讨伐明朝的檄文——“七大恨”,把自己积怨多年的愤恨公布天下。

来看看这“七大恨”吧。

第一恨,明朝无故杀害努尔哈赤父、祖。

第二恨,明朝偏袒叶赫、哈达,欺压建州。

第三恨,明朝违反双方划定的范围,强令努尔哈赤抵偿所杀越境人名。

第四恨,明朝派军队保卫叶赫,抗拒建州。

第五恨,叶赫出于明朝的支持,背弃盟誓,将其“老女”转嫁蒙古。

第六恨,明当局逼迫努尔哈赤退出已垦种之柴河、三岔、抚安之地,不许收庄稼。

第七恨,明朝辽东当局派遣守备肖伯芝赴建州,作威作福。

弑亲之仇,夺“妻”之恨,被压迫,被敌对,被强占耕地。国仇,家恨,私怨。理由很充分。

为什么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不选择在后金政权成立的那一年呢,这是因为努尔哈赤一直在等待一个最为合适的时机。

发布“七大恨”这年,女真地区灾荒严重,民间饥困,激化了尖锐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这就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努尔哈赤就是利用这个时机,把女真人的不满、怨恨引向明朝。

这就是努尔哈赤高明的思想战争。通过思想动员,使得女真地区军民拥护、空前团结、士气高昂。

反明第一战,目标抚顺。

四月十四日,努尔哈赤率兵分两路进军抚顺。左翼四旗进攻东洲、玛哈丹二堡,自己率领右翼四旗直扑抚顺。

当时驻守抚顺的是明游击李永芳。此“游击”不是“游击队”的“游击”,而是明朝的一个武官职称,排在总兵、副总兵、参将之后。明朝总兵下辖的兵力平均从三万到十万不等,相当於一个军甚至集团军,参将与游击所率领的兵力大概相当於一个独立旅,2000—3000人左右。

对李永芳开打之前,努尔哈赤依然采取他“恩威并行,顺者以德服,逆者以兵临”的策略。

努尔哈赤致书李永芳:明朝发兵帮助叶赫,我才率军来攻,你只是一个游击,能够战胜我吗?你很有才智,识时务,我国正需人才,像你这种人才我怎能不加以重用?你要是想战的话,我军弓箭可不认识你。你若出降,我便保城中百姓安宁。你不要以为我在吓唬你,我若连你这区区一城都打不下,还出什么兵?降不降,你好好考虑。

是不是很拽、很自信,甚至很傲慢。看似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实则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一种冷森森的杀气。

这就是努尔哈赤,积年累月的征战聚敛了他的霸气,他用军事家的思维综合分析李永芳处境,就四个字:凶多吉少。

识时务者为俊杰。正如努尔哈赤所料,李永芳看完书信后,便出城投降。就是这么简单。

因为很晚得到努尔哈赤攻打抚顺的消息,明广宁总兵张承萌急忙领兵救援抚顺,在谢哩甸附近被努尔哈赤的大军三面围攻,大败而死。

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努尔哈赤依次攻下了抚顺、东州、马跟单,兵进范河界,获得了大量的牲畜、粮食、财物,按照功劳大小对贝勒大臣等官兵进行分配,军威为此大振。

抚顺是努尔哈赤打下的第一座明朝边城,李永芳则是第一个投降的明朝边将。

攻克抚顺之后,待明朝廷还未缓过神之际,努尔哈赤乘胜出击清河,八旗将士八进八退,以较为沉重的代价全歼清河守将邹储贤六千多守军。

抚顺、清河短时间内相继失守的消息令明朝野上下为之大震,殊不知,这就是为没落腐朽中的明朝所敲响的第一声丧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