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最英明的一手是什么?真的是大破匈奴吗?

我们都知道汉武帝是中国最有名的几个帝王之一。一说起t他,一般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大涨了汉朝乃至汉族的志气。然后是张骞深入西域,开启了中原王朝向西北拓展领土的先河。

嗯,这两件事确实很伟大,但却不足以撑起汉武帝在历史上的名声。

为什么?

因为他做的这些事,以前都有人做过,后面也有人做过,但是名气却远不如他。

先说征伐北方草原民族。春秋时期晋国的名将先轸,基本上是百战百胜,还曾多次打败狄人。战国后期的赵国名将李牧,也曾打得匈奴“不敢犯赵十余年”。这些功绩都很大吧?怎么名声都比不过汉武帝呢?比不过卫青、霍去病呢?

可能有人说:卫、霍曾经深入大漠几千里,多次战胜匈奴,这成绩先轸、李牧比不了,何况汉武帝是皇帝,先轸、李牧这些大将的名声,比不过皇帝很正常。

好吧,我承认先轸、李牧乃至卫、霍的名气不如汉武帝大是合理的。但是,汉武帝征伐匈奴的战绩(主要是卫青、霍去病的战绩),还是无法和汉宣帝、汉明帝相比,为什么武帝的名声远超宣帝和明帝呢?

可能有人不了解汉宣帝和明帝时把匈奴打成什么样,那我说说。汉宣帝时有两位大将赵充国和陈汤,在进击西北时都有极大功劳,战功一点都不次于卫、霍。陈汤更厉害,他杀掉了北匈奴的郅支单于,让西域彻底臣服于汉朝,这功劳是卫、霍没做到的。后世名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也是陈汤喊出来的。而且,汉武帝时还有很多对匈奴的惨败,但汉宣帝时基本没有。所以宣帝对匈奴和西域的战绩,都超过了武帝。

东汉的汉明帝,更是把匈奴打得绝望。他命令窦固北击匈奴,全部征服了今天的蒙古,导致大部分匈奴被迫西迁,去“祸害”欧洲去了,班超出使西域的成就也超过了张骞。但是汉明帝的名声,也比汉武帝差得太远了。

或许有人会说,汉武帝时期的很多事情是“第一次”。比如,大一统政府北征草原、张骞出使西域、独尊儒术、盐铁专卖,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所以他有名。

但是,隋炀帝的科举、全面贯通大运河,难道不是第一次吗?论武功,炀帝一登基就举兵大败契丹,随后又攻灭了吐谷浑,向西开拓了数千里疆域,这也够厉害的,凭什么汉武帝比他更有名?

好吧,退一步,我们承认隋炀帝也很有名,但是名声要比汉武帝差远了。这一点,无论如何不能再否认了吧?

炀帝名声之差,当然是因为他是亡国之君。

那么,为什么汉武帝不是亡国之君呢?

这问题好像很搞笑。但是,武帝这个皇帝真的不咋地。

我们可以用另一种视角来总结他的帝王生涯:

1、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登基。8年后,他就结束了文景两朝与民生息的政策,开始考虑兴兵征战四方了。从此,用黄老之术治国,退出了中国历史。

2、从公元前133年开始,汉朝正式开始了和匈奴的战争,后期开拓西域。这种大规模战争,到公元前108年基本结束,前后大约25年。这25年虽然对匈奴占据上风,但总体来看互有胜负。匈奴当然损失惨重,但汉朝的损失也不小。

在这个过程中,武帝又征服朝鲜、开拓闽越和西南。所以在他的黄金时代,汉朝一直都是对外扩张的。

3、表面上看效果好像不错,但王朝已经接近崩溃。公元前107年,关东流民达200万人,要知道此时汉朝的总人口也就5000万左右。流民多了,就会影响财政收入,然后政府又对农民进一步征税,农民不堪重负,又产生新的流民,由此恶性循环。“师出三十余年,天下户口减半”。

也就是说,汉武帝发动的长期战争,让户口减半,整个社会,已经有了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的迹象。

4、与此同时,武帝卖官鬻爵,加重赋税。这让社会风气更加败坏。

5、“巫蛊案”导致太子和大量上层人物被杀,国本动摇,前后将近40万人受牵连。

6、相信鬼神,竟然还效仿前人炼丹,想要修仙。虽然皇帝个个都想长生不老,但是像武帝这样迷信,甚至连巫蛊之术都相信的,还真是罕见。

7、任人唯亲。初期汉武帝还能选拔人才,卫青虽然是他的亲戚,但却是靠军功打出来的。但是后期,武帝任人唯亲的毛病越发严重,例如,他信任的李广利就是个草包,浪费了汉朝大量钱财去远征,却劳而无功。

8、薄情寡恩。武帝和卫子夫当初的爱情有多美好,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又为他立了多少大功!但是因为巫蛊案,他居然能不念夫妻、父子、君臣情分,把卫氏灭门!如果作战勇猛、谦虚谨慎的卫青在世,又该多么伤心!

这么一写,不就是一个昏君、暴君的形象吗?

所以,到了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朝终于形成了颇有声势的农民起义。起义以南阳、楚、齐及燕、赵之间地区最为剧烈,京城长安附近亦时有发生。

此时已经老朽的汉武帝,估计在想:

朕在外面开疆拓土,这难道不是盛世吗?从汉朝开国起,朕的父亲、爷爷积累起来的雄厚民心和财力,怎么到我这里几乎分文不剩了呢?老百姓为什么不满意,还要纷纷起义?

当然,汉武帝不是个笨人,更不是一意孤行的人。他知道他的做法错了。

此时,可以找替罪羊,也可以一意孤行到底。

但是,汉武帝在这点上比隋炀帝、崇祯帝高明得多。他勇于承认错误。

在我看来,汉武帝干得最英明的一手,就是他在晚年,反思了自己的行为,做了自我批评。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老迈的武帝发布了《轮台诏》,否决了桑弘羊等人建议征收农民到新疆轮台去镇守边疆的提议,并在诏书中说:

朕之不明……悲痛常在朕心。

他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自我批评,并对老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表示了悲痛。

似乎还不够?

但根据《资治通鉴》,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三月,汉武帝封禅泰山后,曾对众臣说: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也就是说,汉武帝此时不仅做了比较深刻的自我批评,而且罢黜了很多奢华浪费、伤害百姓的政策。

公元前87年,也就是在汉武帝自我批评两年后,他驾崩了,有惊无险地走完了一生。

这避免了汉朝在他或他儿子手上灭亡的命运,也让他,没有成为历史的笑柄。

对于汉武帝的自我批评,班固在《汉书·西域传》中说:

(武帝)末年遂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岂非仁圣之所悔哉!

看看,武帝的“罪己诏”或“悔过书”,让大历史学家给他多高的评价!后世的人啊,对于敢于认错、没有酿成亡国责任的君主,是多么宽容!

和他相比,隋炀帝差得太多了,隋炀帝是一个始终不肯认错的人。崇祯帝虽然有一定的自我批评精神,但是仍然把责任归为大臣,以便自己继续保持“高大上”的形象,政策上也很不灵活。这让隋炀帝和崇祯帝,都成了亡国之君。

而汉武帝,在晚年废掉很多伤害百姓的政策后,农民起义明显减少,汉朝进入了又一轮大约三十多年的休养生息时代,这就是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是汉宣帝时期,而不是汉武帝时期,才是汉朝最强盛的时候,当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之治” 。

回到汉武帝,可能有人会说:他也可以不承认错误,但措施上改了不就行了吗?

事情没那么简单。

如果不认错,改弦更张时,过去的错误到底算谁的责任?就这么稀里糊涂过去了?官僚们就会想:反正你皇帝权力大,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我照办就是。但一定要尽量少干,也不能犯错。因为只要有错,皇帝这时正愁抓不到替罪羊呢,很可能自己就成了替罪羊。

如果皇帝不仅不认错,而且把责任主动推给下属,那就更糟了。因为一个或一部分下属背锅,其他下属都会心寒:没想到皇帝如此刻薄寡恩!功劳是皇帝的,罪责是自己的,那还干什么?此时,正直的大臣会直言劝谏,并因得罪皇帝而被弃之不用;因此,留在这种皇帝身边的都是佞臣,顶多是明哲保身的滑头。他们之所以还在皇帝身边干活,只剩下追逐利用权力了,此时能多捞就多捞吧!否则指不定什么时候成了背锅侠。

所以,出了严重错误之后如果皇帝不敢承担责任,吏治就会迅速败坏,比以前还要坏得多!一个朝代,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覆灭。

因此,汉武帝在晚年敢于多次承认错误,并取消很多害民的政策,可谓非常英明。笔者认为,汉武帝最英明的一手,就是在他犯了诸多错误、差点葬送祖宗基业之后,晚年的勇于认错。

认错必须真诚,不是说两句就完了,那样和崇祯帝将没什么区别。武帝的认错,是伴随着政策上的大幅转向,汉朝又重新转回了休养生息的国策,这才是他最高明的地方。

正是因为汉武帝的认错,官员们才重新负起责任,吏治再次清明,避免了大厦倾倒。后来又碰上了两位英明的皇帝(昭帝和宣帝),让西汉走向更高的辉煌,并又延续了将近百年。

而当汉朝成了中国的一个大朝代之后,没有成为亡国之君的汉武帝,后世评价当然要高得多了。

否则,如果他把汉朝折腾亡国了,他和隋炀帝将没太大差别。

但是,恰恰他在关键时刻勇于认错,及时扭转国策,让汉朝国祚绵长,所以他也应该在历史上有更高的地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