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印度:英国人没想到印度这么不经打

一边是人口超过1.4亿,国土面积超过400万平方公里的莫卧儿帝国(印度),一边是人口400万,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的英国。

在92年的时间里,英国是如何上演蛇吞象,将印度变成自己的殖民地的?

1

香料贸易

香料,主要是指肉桂、胡椒、丁香和肉豆蔻。其中,胡椒更是被称作“黑色黄金”。

欧洲人都知道从事香料贸易能挣大钱,奈何奥斯曼帝国的存在为他们的发财道路构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以穆斯林为主体的奥斯曼帝国与信仰基督的欧洲人之间历来苦大仇深,自然是不会把赚钱的机会分给欧洲人。

公元10世纪-13世纪,欧洲多次以十字军东征的名义向奥斯曼帝国发起战争,企图把香料贸易的主导权抢夺过来。不过,最终以失败告终。

眼看着硬来不行,又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钱从手边溜走,欧洲人只能另想他法。

15世纪初,恰逢欧洲文艺复兴,欧洲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大踏步的发展。其中,地圆说的兴起和航海技术的发展让欧洲人想到了绕过奥斯曼帝国的方法。既然陆路不通,何不试试水路

于是,葡萄牙和西班牙分别派出了船队去探寻神秘的东方。西班牙人误打误撞来到了他们以为是印度的“西印度”。葡萄牙人则来到了真正的“东印度”。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到达印度马拉巴尔海岸的港口卡利克特,发现了链接欧洲与亚洲的航线。

简单解释下:为什么达·伽马从葡萄牙去印度时,要绕一个大圈,而返程时又贴着海岸线走?

由图可知,在大西洋存在着逆时针的洋流。在15世纪末,工业革命尚未出现,船的动力主要还是由人提供。沿着洋流的方向行驶,可以大大节省人力,也能减少行程中的风险。

新航道的发现,让葡萄牙人喜出望外。他们投入了巨额的人力和财力参与到香料贸易中,挣到了不计其数的黄金。

葡萄牙的成功让英国王室和商人好生嫉妒,这条生财之道他们也想拥有。但是,葡萄牙人把如何能够抵达亚洲的秘密守口如瓶,除了他们自己,其他国家的人无从知晓。再者,葡萄牙人一心想垄断整条海上贸易线,凭借强大的海上军事力量,禁止别国参与。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1589年。这一年,一名曾经随葡萄园船队出行的荷兰人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出版出来。如此一来,等于将葡萄牙人的秘密公之于众。

知道秘密后,荷兰人坐不住了,他们立即组织船队出行亚洲。葡萄牙人一看有人要和他抢食,便向荷兰人宣战。没想到荷兰人在家门口和亚洲都把葡萄牙人打得落花流水。

荷兰人的强势介入彻底粉碎了葡萄牙人垄断香料贸易的计划,狡猾的英国人也从中嗅到了机会。他们参与香料贸易最重要的两项阻碍都被清除了。

1599年9月24日,伦敦商人齐聚一堂,决议建立一个对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并向国王提出了申请。1600年12月31日女王伊丽莎白允准,授予特许状,公司定名为“伦敦商人对印度贸易的总裁和公司”,即大名鼎鼎的东印度公司。

1601年,东印度公司开始派船来亚洲从事香料贸易。起初,英国人的目的也很单纯,就是想通过香料贸易挣点钱。所以,他们每次来亚洲的目的地都是香料群岛。

后来,英国人听说印度市场很大,那里也有大把挣钱的机会。1608年东印度公司航行来到了印度西海岸的苏拉特,他们向当时的莫卧儿皇帝贾汉吉尔,递交英国国王书信,希望能和皇帝协商通商事宜。

葡萄牙人见英国人打起了印度的注意,便从中做梗。在葡萄牙人的阻挠下,一开始英国人连贾汉吉尔的面都没见上。后来,好不容易才获得了见面的机会。

贾汉吉尔对于葡萄牙人在印度的所作所为一直心怀不满,他希望英国人的到来能帮他形成牵制作用,便有意答应。不过,英国人和贾汉吉尔达成的一致意见被葡萄牙人拒绝了。在葡萄牙人三番五次的阻挠之下,英国人连续几年都无功而返。

英国人心想,既然好说好劝没有用,只有诉诸武力解决了。

1613年英国商人和葡萄牙人在苏拉特海面附近交战,两艘葡萄牙船被击沉。被打败的葡萄牙人怂了,英国人获得了通商的权利,并在印度境内设立商馆。这是英国人在印度设立的第一个商馆。

2

扎根印度

在印度设立了第一个商馆并赚到钱以后,紧接着,英国人便希望能够开设更多的商馆。

此时,他们又碰到了最初的问题。要开设新的商馆,必须要国王同意,而葡萄牙人在印度专横跋扈,虽然国王苦葡萄牙人久矣,也是敢怒不敢言。英国人开商馆势必会侵犯到葡萄牙人的利益,国王自然是不敢答应的。

武力永远是解决问题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英国人知道只要把葡萄牙人打服了,什么问题就都解决了。于是,他们再次向葡萄牙人宣战。

已经被英国人揍过一次的葡萄牙,这次依然没能打过。1614年,英国人支持打败了葡萄牙船队,皇帝同意英国人在印度开更多的商馆。

1618年皇帝颁布敕令,允许英国人在莫卧儿帝国境内自由贸易和开设商馆,条件是照章纳税。虽然英国人在印度的商馆越来越多,但是英国人的主要目标还是香料。

1623年,安汶事件的爆发,逼得英国人只能退出香料市场,专心经营印度。

前面说到,当初是荷兰人粉碎了葡萄牙人垄断香料海上贸易航线的计划,自然,香料贸易的参与者中少不了荷兰人的身影。

就在英国人向印度扩张时,荷兰人专心经营着香料群岛的香料贸易,并且和香料群岛的各位土王签订条约,成功控制了整个香料群岛的贸易。

1623年,英国人申请在安汶岛设立商馆经营香料贸易,这一举动让荷兰人不开心了、明明这地方已经被我垄断了,怎么还有人胆敢出来抢食。于是,他们组织人马杀了9个英国人,以示惩戒。

欺负葡萄牙人好几次的英国人没想到自己也有这一天,面对此时比自己更强大的荷兰,英国人只能忍气吞声,无奈之下退出了香料群岛,专心经营印度市场。

对英国人来说,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退却竟是因祸得福。1647年,英国人在印度的商馆达到了23家,随着商馆越来越多,英国人获得的利益越来越大,可是英国人不满足于此。他们开始谋求贸易特权,这是他们早就觊觎的目标了。

3

贸易特权

1651年,孟加拉纳瓦布(纳瓦布:原为省督称号,此时是国王称号)沙·舒贾患病,在东印度公司的医生治疗下才得以康复。作为回报,沙·舒贾特许英国人在每年缴3000卢比的象征性税款后,可在孟加拉境内贸易,免除一切税收。这对东印度公司是极大的优惠。

这里简单说一下莫卧儿帝国的管理方式。皇帝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利代表,拥有最高统治权。但是,下边各领地的国王也有很大的自主管理权。免税这种事情,不需要征得皇帝的同意,有领地国王的首肯就行。

原本苏拉特是英国对印度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港口。在孟加拉国王给的特别优惠政策下,英国人一合计觉得从孟加拉进出口更划算。虽然航行里程更长了,但是这里不收税节省出来的成本更多。后来,英国人把货物进出口的港口基本都转移到了孟加拉。

这项优惠政策让英国人挣到了更多的钱,也让莫卧儿帝国遭受了不小的损失。源源不断的货物从孟加拉进出口,帝国却收不到一分钱税收,不免让皇帝心生不满。

1680年,莫卧儿皇帝奥朗泽布颁令规定,英国商品和其他国家的商品一样,必须缴2%的关税,另收1.5%的人头税,合计征3.5%,此外不应再有别的索求。这意味着撤销了孟加拉纳瓦布给公司的免税权。

突然来的征税令断了英国人的一条财路。英国人心想挡我财路,是可忍孰不可忍。而且,这时东印度公司的董事长是个狂热的殖民主义者。面对莫卧儿帝国的征税令,英国人准备用生命捍卫自己不交税的权利。

1686年英国从本土派来10艘战船和1000名士兵,10月对胡格利、希季里、巴拉索尔等莫卧儿要塞发起攻击,挑起了战争。

在印度人民的抵抗下,英国人发起的数次冲突都以失败告终。可是,英国人也不死心,嘴里的肥肉说什么也不能让别人给叼走了。

1687年公司又从伦敦增派战船来印,进攻吉大港。莫卧儿皇帝奥朗泽布大怒,下令对英国商馆实行全面攻击,东印度公司的多处商馆都被占领。

东印度公司认识到自己显然低估了莫卧儿帝国的实力,向奥朗泽布提出请和。1690年双方缔结合约,东印度公司赔款17000英镑,保证以后要规规矩矩地贸易,不得再兴祸端。

英国人虽然嘴上答应了,但是心里还是很不服气的。在各种场合给奥朗泽布施压。而莫卧儿帝国由于南征北战国力日渐衰弱,为安抚英国人,1691年奥朗则布主动让步,恢复英国人在孟加拉每年缴3000卢比免税的特权,换言之恢复1651年的秩序。这种退让是英国人求之不得的。

商业特权的获得让英国人拥有了优于其他国家,甚至印度本地人民的权利。也让英国人更加膨胀,吃人的獠牙终于露出来了。

1688年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要其在印度的代理人努力在印度“建立一种行政和军事权力的体制,并设法获得大量的税收,作为未来在印度建立一个广大、巩固和安全的英国领地的基础”。在另一份文件中又说,事态的发展“正创造条件,使我们成为印度的主权国家”。

4

法国人的野心

就在英国人雄心勃勃,准备在印度大干一场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法国人也盯上了印度这块香饽饽,希望能从这里分到一杯羹。1742年法国政府任命杜布莱克斯为印度总督。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殖民主义者,赴任印度总督后,便积极盘算如何趁印度内乱之机,在南印度建立一个殖民帝国。

杜布莱克斯几乎是未经踌躇便得出了应该立即行动的结论。于是,在英国人动手之前,法国人先动手了。

法国人的凭空介入,让英国人大为恼火。不过,凭借在印度获得的多项特权,英国人已经在印度建立了特殊的优势。这是其他殖民者都无法比的。

在印度的西方殖民主义势力中,葡萄牙人已经衰落,只保有果阿、第乌、达曼等少数据点;荷兰人一直与英国人进行激烈的商业竞争,但显然处于下风,因为英国人获得了商业特权,荷兰人却没有,在军事力量和外交能力方面,他们也不是英国人的对手。

更晚介入印度事务的法国自不必说,在几只殖民力量中,法国人是最弱的。万万没想到,法国人却在这个时候杀了出来,挡在英国人的面前。

英法殖民者怀抱同样的野心,又都不愿让对方占据优势,就这样,一场不可避免地要战争发生了。

经过15年的交战,期间法国也赢得了一些战争。不过,当时法国的综合实力终究是不如英国。最终法国败下阵来。

5

吹响殖民印度的号角

在与法国人角逐同时,英国殖民者还在积极寻找其他插手印度的机会。1756年孟加拉纳瓦布的逝世给了英国人机会。

孟加拉是印度最富庶的地区之一。英国人早就在此设有许多商馆,并建立了加尔各答小型殖民地。

1756年,孟加拉纳瓦布阿拉瓦迪汗逝世,遗憾的是一生膝下无子,只有三个女儿。于是,阿拉瓦迪汗在临死之前指定小女儿的儿子朵拉为继承人,这让两个大女儿非常不满。

明的不行,两个大女儿就来暗的。他们策划了一系列阴谋活动企图阻止朵拉继位。这时,英国人嗅到了机会。他们和两个大女儿搭上了钱,并提供一切手段为他们提供帮助。

只是,朵拉既得已故纳瓦布的赏识,被钦定为继承人,自然也不是吃素的。1756年,朵拉粉碎了他们的阴谋,成功取得纳瓦布的地位。

由于,在继位之前,英国人多次从中作梗,让朵拉心生厌恶。上台以后,朵拉决定予以还击,逼迫英国人服从。1756年6月4日他首先派兵攻占卡锡姆巴札尔的英国商馆,6月20日出兵占领加尔各答。

英国人准备不足,节节败退。很快,战争失败的消息传到了东印度公司总督那里,他立即决定派兵收复加尔各答。一支由海军上将沃森和克莱武率领的3000人的军队乘船在孟加拉登陆。

克莱武知道单靠军事进攻并无成功把握,必须玩点权谋。于是,克莱武找人牵线搭桥收买了纳瓦布的将军贾法尔,他们一起订了密约。贾法尔应允帮助英国人推翻朵拉,条件是扶植他当纳瓦布。

6月23日,孟加拉军和克莱武英军在普拉西摆开阵势。前者有7万人,40门大炮,后者只有3000人。作为卧底的贾法尔与英军里应外合,孟加拉军大败。几天后朵拉被俘,遭到杀害。贾法尔被安置到纳瓦布宝座上,成了英国人的傀儡。

1757年6月23日普拉西战役使英国东印度公司实际上控制了孟加拉。公司以武力征服全印由此开始。

6

突如其来的幸福

孟加拉的胜利来得太突然,反倒让英国人有点措手不及。无论是从人员上,还是从思想上他们都还远没有做好准备。英国人知道一旦管理不慎,很有可能在这儿栽跟头。但是,已经吃到嘴里的肉总不能吐出来。

很快,英国人想到了一个方法:傀儡政策。在推翻朵拉的普拉西战争中,英国人靠的是和贾法尔的里应外合,并许诺给贾法尔纳瓦布的职位。贾法尔当上纳瓦布后,表面上是他在执掌孟加拉,实际上,真正的控制者是背后的英国人。

英国人利用自己的控制地位巧取豪夺,使用各种办法在孟加拉榨取利益。他们还让贾法尔支付150万英镑(约等于现在的30亿元),作为将他推上王位的损失赔偿费。而后,又以各种理由索取费用。

贾法尔无力支付,英国人便使出了过河拆桥的本事,撤掉了贾法尔纳瓦布的职位,重新选了一位惟英国人是从的纳瓦布-卡西姆。

一开始,卡西姆表现得非常听话。可日子长了,英国人的专横、贪婪让卡西姆也觉得有点受不了。1763年6月卡西姆举兵反抗,这个时候的孟加拉已经在英国人的控制下了,卡西姆的反抗根本不成气候,很快就被英国人击败,狼狈逃跑。

卡西姆逃到毗邻的奥德,这时莫卧儿皇帝沙·阿拉姆二世也在奥德。卡西姆乞求阿拉姆二世能够助他一臂之力,帮他重新把孟加拉夺回来。一开始,阿拉姆二世觉得这事跟自己没什么利益关系,对这事毫不上心。后来,在卡西姆的苦苦哀求下才同意出兵。

1764年10月22日,孟加拉和奥德联军与英军决战,联军根本不是英军的对手,没几个回合便败下阵来,英国人占领了奥德地区。

原本想在孟加拉慢慢培植势力的英国人,意外地又多了一块殖民地。印度人一而再的给英国人送上这意外的惊喜,也让英国人有点苦恼。

英国人自己也在反思,看来在殖民地扶持傀儡是行不通的,孟加拉地区连续两届纳瓦布都造反了,要是在奥德地区再扶植一个傀儡,没准儿哪天又起来造反。再加上,孟加拉地区被这两位这么一闹,地区统治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于是,英国人考虑再三,决定把这块肉吐出去,他们将占领的奥德地区归还给了奥德的纳瓦布。尽管,肉吐出去了,总归还是得留点渣在嘴里,英国人要求奥德纳瓦布支付给英军500万卢比的费用。

其实,英军没有吞下奥德地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如果英军把奥德据为己有,就会直面马拉特联盟的侵略。相比孟加拉和奥德,马特拉联盟更加难缠。而且,尽管在孟加拉和奥德,英国人都获得了胜利,但是对英国人的元气也造成了一定的损伤,英国人不想在这个时候再招惹上新的敌人。

7

向更广阔的土地进军

孟加拉地区的英国人在印度大肆掠夺,让其他地区的英国人分外眼红。这满地财富不能让你们都抢了,我们也得分一杯羹。

于是,孟买和马德拉斯杜地区的英国人也行动起来了。

马德拉斯杜地区的英国人要对外扩张,首先面临的对手就是迈索尔。英国人觉得贸然进攻可能亏吃亏。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于是,英国人玩起了自己最熟悉的套路“反间计”。

英国人知道,迈索尔和马拉特联盟、海德巴拉之间有矛盾,就从中挑拨,希望激起他们之间的战争。然后,英国人跳出来帮助马拉特联盟、海德巴拉一举将迈索尔灭掉,坐享渔翁之利。

英国人算盘打得响,没想到老师傅也有失手的一天。玩反间计的高手竟被对手用反间计玩了。

迈索尔找到马拉特联盟、海德巴拉纳瓦布,许诺他们土地和金银财宝,希望能够化干戈为玉帛。马拉特联盟、海德巴拉纳瓦布一看有此等好事,迅速调转了枪头。三方决定联合起来对抗英国人。

这种情况下,英国人没有办法,只能认怂。

再来看孟买那边的英国人。他们要对外扩张,首先面临的对手就是马拉特联盟。不用多说,英国人还是老套路“反间计”。

1773年拉古纳特·拉奥杀掉佩什瓦纳拉扬·拉奥,自立为王,遭到政敌反对。他们立前佩什瓦遗腹子继位。拉古纳特·拉奥被逐,便向孟买英国人求援。英国人一看这不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吗?立即答应给予军事援助。

1775年3月双方缔结《苏拉特条约》,答应派一支2500人的部队援助拉古纳特·拉奥,并由他承担军事费用。

话说,马拉特联盟确实是硬茬。之前,孟加拉地区的英国人就是忌惮马拉特联盟,才把吃进嘴里的肉生生吐了出来。在和孟买英国人的交战过程中,马拉特联盟一点不落下风,英国人增兵也没能占到半点便宜。最终只能作罢。

8

瓦解印度同盟

英国人在初尝甜头后,屡屡遭遇失败。而就在与英国人的斗争过程中,迈索尔,马拉特联盟,海德巴拉越发看清楚了英国人贪婪的丑恶嘴脸。他们决定成立三国同盟,将英国人彻底赶出印度。

这下,英国人慌了,不能偷鸡不成倒还蚀把米。现在摆在英国人面前最紧要的事情,不再是如何获取更大的利益,而是如何保住手上现有的利益。

思来想去,英国人心生一老计:反间计。可能英国人只会用这一招,不管怎么样,管用就行。

迈索尔,马拉特联盟,海德巴拉虽然表面上结成了同盟,但是毕竟三者之间多年来积累了太多的矛盾,心中的裂隙还是存在的。

英国人见缝插针,分别联系他们三方,以土地和金钱诱惑他们。上一秒还想着打到英帝国主义的印度王公贵族们一看,英国人给自己送好处来了,便丢下了枪,转头数钱去了。

印度王公贵族的短视帮了英国人的大忙。连年征战的英国人,在打了几次败仗后,已经有点空虚了。如果战争再持续打下去,英国人很快就支持不住了。

可是,印度的王公贵族好了伤疤忘了疼,他们还以为英国人转变了心性,真的想与他们交好。或许,印度人没听过一句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9

重整再出发

英国人争取到了宝贵的修整时间。待养精蓄锐以后,英国人就会重新发起战争。

在这段时期里,英国人大力扩充军队,革新内政,开展积极的外交活动。经过一段时期巩固和积蓄力量后,从1790年起,公司开始了在南印的征服行动。

他们吸取了之前失败的经验转变了打法,决定采用逐个击破的方式。英国人首先对迈索尔发动了战争。

原本力量就不如英国人的迈索尔,在英国人加强力量后,无法抵抗英国人的攻击,败下阵来。接着,英国人又把矛头指向了马拉特联盟,这次马拉特也没能抵挡住英国人的攻击。

1818年,迈索尔和马拉特均落入了英国人的手里,其他小的王公贵族看到迈索尔,马拉特都被英国人灭了,害怕引火烧身,只得向英国人投降。

在领地不断扩大的同时,英国人也意识到一个问题:要完全靠武力完成征服这个印度的任务是不现实的。于是,英国人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统治模式:用驻军和订立条约的办法将他们变成英国的附属国。

英国和印度土邦签订的条约多种多样,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国防上,由东印度公司派兵负责,费用由当地支付;外交上,接受东印度公司监护。

这是一种不平等条约,接受这个条约就等于承认对东印度公司的依属关系。

1818-1823年,这5年间,拉其普他那20个王公,中印度145个小王公,卡提阿瓦半岛145个小王公都进入了同盟条约体系。到1826年,在印度还保持独立的就只有信德和旁遮普了。

新的统治模式的成功,让英国征服进程大大加速。

10

全面殖民印度

东印度公司没有跟着进攻信德和旁遮普这两个地区,是因为连年征服使英印领土过于膨胀,需要停下来作一番巩固工作;锡克人有较强的军队和战斗传统,且地处偏远的西北,英军进攻需要长途跋涉,人少无济于事,人多则有后方空虚之虞;此外,西北地区是穆斯林居住集中地区,和同样信仰伊斯兰教的伊朗、阿富汗接壤,进攻这个地区有引发与邻国冲突的可能,甚至会牵动英俄矛盾,这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和英国政府决策人不能不有所顾忌的。

1838年,英国人觉得时机成熟了,首先对实力相对较弱的信德发起了战争,并在1843年获得了胜利。然后,英国人又向旁遮普发起了战争。此时的旁遮普正处于四分五裂当中,王公贵族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的头破血流。英国人的到来并没有让他们团结一心,反而各怀鬼胎,让英国人节节获胜。

1849年,旁遮普落入英国人之手。至此,印度全境都变成英国的管辖地。

从1757到1849,英国人花了92年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不过,现在直接管辖印度的还是东印度公司。

1857年初,英印军队改用恩菲尔德来福枪,但是恩菲尔德来福枪的子弹为了更方便的保存,便在上面涂抹上一些油脂(猪油或牛油),使用时需用牙咬把油脂咬掉。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认为这是侮辱自己的宗教感情。在多年不满情绪的积压下,大起义爆发了。

这是印度最大规模的一次起义,30多万军人参与到战争中来,一度把英军逼到了绝境。可是,就在要夺取最后胜利的前夕,因为利益问题土崩瓦解。英国人趁机攻占了首都德里,此时,印度的人心已散,形势急转直下,英国人成功逃过一劫。

虽然,这次大起义有惊无险,也让英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统治方式。1858年8月2日,英国议会通过《印度政府法》,规定结束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统治,印度由英国女王接管并以她的名义统治。

至此,印度彻底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回顾英国殖民印度的整个过程,自始至终印度都没有形成有效的抵抗,各王公贵族之间为了一己私利,勾心斗角,给了英国人长驱直入的机会。就连最后的反扑,也由于内斗宣告失败。

或许,一开始英国人自己也没想到能殖民一个人口是自己的30倍,土地是自己20倍的国家。但是,印度给了他们圆梦的机会。

你若喜欢,为我点个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