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图》:人间有味是清欢

宋徽宗 赵佶 文会图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纵 184.4,厘米 宽 123.9 cm

《文会图》具体描绘了北宋时期文人雅士品茗雅集的一个场景。地点应该是一所庭园,旁临曲池,石脚显露。四周栏楯围护,垂柳修竹,树影婆娑。树下设一大案,案上摆设有果盘、酒樽、杯盏等。八九位文士围坐案旁,或端坐,或谈论,或持盏,或私语,儒衣纶巾,意态闲雅。竹边树下有两位文士正在寒暄,拱手行礼,神情和蔼。垂柳后设一石几,几上横仲尼式瑶琴一张,香炉一尊,琴谱数页,琴囊已解,似乎刚刚按弹过。

大案前设小桌、茶床,小桌上放置酒樽、菜肴等物,一童子正在桌边忙碌,装点食盘。茶床上陈列茶盏、盏托、茶瓯等物,一童子手提汤瓶,意在点茶;另一童子手持长柄茶杓,正在将点好的茶汤从茶瓯中盛入茶盏。床旁设有茶炉、茶箱等物,炉上放置茶瓶,炉火正炽,显然正在煎水。

有意思的是画幅左下方坐着一位青衣短发的小茶童,也许是渴极了,他左手端茶碗,右手扶膝,正在品饮。

《文会图》这幅画充分表现徽宗院画精致明净的风格。宋徽宗与宠臣蔡京也在画上留下题跋,以此作为帝王统治下人才云集的象征图像。环桌而坐的文士,正进行着茶会。宋徽宗称此图为文会图,但应与唐代以来“十八学士”的主题有关。可能是当时摹写古代画作后,加入北宋元素的“改编“之作。僮仆使用及准备中的茶具,在存世北宋茶器中有相应的例子,画家所绘确有根据。

宋徽宗《文会图》现藏台北故宫。图中描绘一群文士在庭院柳荫宴饮文会的场面。上面有宋徽宗本人的题诗:

儒林华国古今同

吟咏挥毫醉醒中

多士作新知入彀

画图犹喜见文雄

另有蔡京一题:

明时不与有唐同

八表人归大道中

可笑当年十八士

经纶谁是出众雄

历来认为宋徽宗画,有蔡京题者最可信。所谓赵画蔡题。由二人题诗可知,画中文士,是在进行与科举有关的诗酒之会。图中器物,带有当时的时代风格,可以考镜时代背景。我曾经问过我的一位画家朋友,中国画画得最好的是谁,他告诉我是宋徽宗,此人画画的水平举世罕见,但国家治理得却很糟糕,最后死得很悲惨,有太多文人情怀,艺术气息的人来治国,会是国之不幸吗?

两个阶层的人,具有完全不同的两种心态,宋徽宗赵佶一个独裁阶级无能统帅,在寡人天下思想的熏陶下,认识和独信一人,又无可奈何拿不出更好的治国方案,那种纠结心情,只好通过说些不明不暗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无奈。

蔡京非常了解宋徽宗赵佶的心态,也非常会暗示有能力,有才干的人,不要和他挑战,和他斗争,结果是很惨的!

在整幅《文会图》中,作者通过对场景的合理布局,重点突出暗示了当时的社会是处在什么样的形态下的,作者巧妙的把一瓶不起眼的酒,放在了整幅画面的最显眼之处,但是又让人感觉这一安排并不是刻意的,这种被后人无比追崇的东西,现在变成了大家无比追崇的藏品,为什么会这样?不就是一瓶酒吗?宋徽宗赵佶说得好:吟咏挥毫醉醒中。好个“醉醒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