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前,我跟朋友去青海西宁那边游玩时,当地一位老村医告诉我:“脂肪肝,不仅要治肝,还要治脾,同时化...
43年前,我跟朋友去青海西宁那边游玩时,当地一位老村医告诉我:“脂肪肝,不仅要治肝,还要治脾,同时化痰、活血也少不了。”从质疑到确信,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浅陋无知。
年轻时,我喜欢游山玩水,因为自然总能给我带来无尽的力量,让我对接下来的人生生出许多勇气来。
那年我跟朋友相约去青海玩,西宁为“西陲安宁”之意,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民俗风情绚丽多彩,自然是我们的首选之地。
在西宁市待了几天,我跟朋友意犹未尽,然后打算再在边麻沟村待几天。我们打听到,村里有位德高望重的老村医,便想着顺道去拜访拜访。
拜访时,老村医热情地招待了我们这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攀谈之际,有位患者前来找他看病,看什么病呢,城里大医院诊断的是脂肪肝。
询问中,患者说他经常嗳气打嗝,右侧胁肋部还有隐痛,除此还有肚子胀,大便溏稀,眼睛发干,睡眠差,双腿怕冷等症状。
通过舌诊以及脉诊,老村医发现患者有舌黯苔白,以及脉弦之象。
随后,他就为患者开了个方子:柴胡、枳壳、白芍、白术、黄芪、制半夏、茯苓、决明子、丹参、赤芍。
看了看方子,我心想,脂肪肝,疏肝化痰不就行了吗?老村医怎么还为患者健脾、活血呢。
我有点质疑老村医开的这个方子。患者走后,我实在憋不住,就将心中的疑惑说了出来。
老村医说:“患者脉弦,这是肝郁之象。腹胀、嗳气、大便溏稀则是肝郁克伤脾土,导致脾虚引起的。脾为生痰之源,要想除掉痰湿的根,首先就得脾好。”
“再之,气帅血行,肝郁气滞日久,必然会引起血瘀,所以除了疏肝、健脾、化痰之外,我们还得活血化瘀。”
听完老中医的话,我确信他之前的做法是对的,于是我开始重新打量起他开的方子来,并看出了他的用意。
柴胡的疏肝之性,配上枳壳的行气之性,疏肝之效不言而喻;同时再配上白芍来养血柔肝,肝郁的问题算是摆平了。
白术、茯苓能健脾,与补气的黄芪合用,再借助枳壳的行气之效,能健脾益气,让脾机正常运转起来。
接下来是痰湿,白术能燥湿,茯苓能利水,二者与化痰的制半夏联合使用,可以清理痰湿。
丹参、赤芍主要用来活血化瘀,清热的。患者眼干,所以老村医又用决明子来清肝明目。
通过这件事,我意识到自己在医术方面的浅陋无知,并决定好好磨炼自己的医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发现医术的提升其实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地磨砺、修正,才能保持向前行进。
时间过得真快,几十年前发生的事,犹如昨天。朋友说我这把年纪,理应是早就退休的。退休?我这辈子是没想过的,因为与病人打了半辈子交道,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
再之,中医之后的发展走向,也是我们这代老医生最担心的问题,中医是我们的根,寄托着我们的魂,它是我们的先辈们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的医术结晶,值得被传承,值得被更多的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