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军也搞大生产,要求穿粗布、吃大灶,但怎么看都不太对味儿

编辑搜图

▲晋绥军士兵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不久,平津等地相继陷入敌手。8月上旬,日寇沿平绥铁路大举西进,并经南口进入山西境内,先后夺占雁北门户天镇和晋北重镇大同等地;11月8日,省会太原也被攻占;次年春,日寇继续向南推进,山西最后一座大城市临汾也失守了,晋绥军首领、第二战区司令不得不率残兵退入晋西的吕梁山区。

编辑搜图

▲日寇占领山西省会太原

韩复榘死后,阎锡山自感处境不妙

不久,阎锡山下令长官司令部及山西省政府等机关全部西渡黄河,转移到陕西宜川的秋林镇。由于日寇转兵平汉铁路,并开始将主要精力转向敌后战场日益壮大的八路军,因此阎锡山暂时摆脱了日寇的威胁。但秋林镇毕竟隶属陕西省,南面的关中平原长期驻扎着中央军胡宗南部十余万人,使得阎锡山总有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

刚重要的是,阎锡山所处的地方距离山西省虽然仅一河之隔,但毕竟属于第一战区的地盘,尽管第一战区司令程潜并无逐客的意思,但堂堂第二战区司令不在自己防区驻守,反而托庇于友邻,这无论如何都受到国人诟病。不久,第五战区副司令韩复榘被军法审批处决的消息传来,他还仅仅是率部队撤职第一、五战区的边界,始终未敢跨过去,但依然难逃死罪。

编辑搜图

▲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

第二战区司令部终于返回防区

阎锡山长期脱离自己的防区,难免哪一天会被秋后算账。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40年4月,阎锡山对部下声称:“二战区是我们的生死之地,我们离开此地,哪里还能容我们存在?所以我们决定回到老家去,回到南坡村,坡下喝一口泉水也是咱们山西的。”随后,他亲率战区司令部及山西省政府再次渡过黄河,进驻陕西境内吉县的南坡村,并将其改名“克难坡”。

这里西濒黄河,坡下即是小船窝渡口,一旦有事随时可以渡河逃走,克难坡正面高山连绵,重峦叠嶂,可以阻击来犯之敌,坡下有小块平地可出产粮食,还有数处山泉,可供人畜饮用,不用担心经济封锁,因此阎锡山安心在此驻扎。但战区司令部及省政府各机关毕竟人员众多,远在重庆的蒋介石又克扣迟发经费,因此困难依然不少。

编辑搜图

▲克难坡

效仿延安开展节约生产

为此,阎锡山迁移到克难坡不到1个月,就派部队挖掘了上千孔窑洞,除了极个别大的作为会议室外,其余全部用来安置人员。同时,他下令效仿延安的大生产运动,开展所谓的“克难运动”,并作出具体规定:所有党政军公教人员,无论职务官阶,一律穿粗布军装;每天一日两餐,由食堂供给,不得私开小灶……

这些规定乍看起来似乎颇有些“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味道,其实不然。这些粗布军装,并非自己纺线裁制,而是摊派到晋西各县民众身上,由各县政府组织纺纱、织布、染色。每日两餐,自然不像八路军那般清苦,每顿都有馒头、豆腐等,每周三、五、日还增加荤菜。即便如此,靠着这份所谓的“艰苦”,阎锡山就依靠所辖的晋西一带支撑了下来,在“克难坡”一连住了5年,直到抗日战争最终胜利。

编辑搜图

▲晋绥军的克难运动

编辑搜图

▲延安军民的大生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