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书院|如何培养战略思维?这三本书里有答案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

读书之味,愈久愈浓

全民阅读时代

共建书香央企,智慧央企!

战略是企业经营的顶层设计,是决定企业成败的根本。

企业的战略方向错了,做的越多,可能错的越多,甚至导致企业失败或破产。因此,对于经营管理而言,首要且关键的问题就是制订清晰、正确的战略,为企业未来发展明确大的方向。

上一期【小新书院】根据

“对标世界一流”的战略维度

分享了一张重量级的“战略书单”

得到了大家的积极投票

从留言反馈中

小新也感受到了

大家对于学习战略知识的强烈需求

本期【小新书院】将详细解读

上期获票最高的3本书

《企业成长战略》

《战略历程》

《第二曲线》

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参与互动话题

继续赢好书~

本期互动话题

对于企业或个人发展,战略的最大价值是什么?

互动规则:下方留言区参与互动话题,5位留言点赞数最高的网友将获赠图书1本(本期3本战略图书随机赠送)!

欢迎下载转发启发书签,让启发从分享开始~

01

《企业成长战略》

稻盛和夫

//作者简介

稻盛和夫,被誉为日本的“经营之圣”“人生之师”,作为日本的企业家兼哲学家第一人,在企业经营和人生理念方面均有独到而务实的见解。他用40年的时间创建了两家《财富》500强企业——京瓷和KDDI。

//干货提炼

《企业成长战略》是一本系统讲述“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经营理念中的经营战略问题的书。在这本书的扉页,有稻盛先生本人书写的“至诚”二字。这也寄托了他对于企业发展战略和成长目标、愿景的期望——至诚至真,敬天爱人。

翻开本书的目录,分成七大篇章,分别是“京瓷发展与经营的口号”、“企业家的思维方式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基础”、“京瓷的国际并购战略”、“中小微型企业如何成长为大企业”、“创业的才智”、“为何必须追求高收益”、“全球化下的企业经营与公司治理”。

稻盛和夫对于战略的思考是非常简单的,然而可能不易照搬模仿。自京瓷创立起的几十年,作为创始人和掌舵者的稻盛和夫其实并没有怎么制定战略。在他担任社长一职期间,从不制订中长期的经营计划,而只是制订短期的年度计划而已。原因很简单,即便制订了中长期计划,也会被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各种变数(譬如经济环境的波动)所影响、所打乱。碰到这种情况,如果依然故我地强推计划,只会导致各种异常的出现。

可以说,用四个字形容就是——“活在当下”,以这样的态度来制订公司的发展计划,从而使京瓷从一家地方性小企业成长为国际化的大集团。详细来说,这种“活在当下”的态度,就是“今天全力以赴,就能看清明天;当月全力以赴,就能看清下月;今年努力奋斗,明年就会豁然开朗。但2年后、3年后,甚至5年后的事情,只能是‘凡人不得知,唯有天晓得’了”。换言之,细数京瓷的发展历程,其实并没有什么长远战略规划。

但在旁人眼中,这或许是“有勇无谋”之举,用围棋来比喻的话,就好像是“三间跳”或“四间跳”,为了不让自己的落子被孤立,在“跳”完之后,就得想办法在它们的周围落子,从而化点为线,但这样一来,自己的意图反而完全暴露在了对手的眼中,可谓险棋,于是如履薄冰、全神贯注地步步落子,可在高手眼中,这种拍脑袋的战术完全就是以卵击石,可由于没有什么像样的战略,因此只能硬着头皮上,结果愈发险象环生。

在实施新计划时,稻盛先生首先会自问是否“动机至善”,然后思考“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是否到位;同时还会尊重对方的立场,为对方着想,即必须坚持以“利他之心”来判断和处理各种情况。

时刻把“作为人,何谓正确”视为判断基准,遵循正义、公平、勇气、博爱、努力、谦虚、诚实等人类最基本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在企业经营战略中贯彻这种共同的价值观。在企业的发展战略中,只有基于这些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观,才能真正让企业治理的机制和制度发挥作用。

//逻辑框架

//精彩选段

在实施新计划时,我首先会自问是否“动机至善”,然后思考“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是否到位;同时还会尊重对方的立场,为对方着想,即必须坚持以“利他之心”来判断和处理各种情况。

*选段摘编自《企业成长战略》,P76

数字报表只是企业经营状况的表象,好比冰山一角。真正能够体现企业价值并支撑企业的本质要素是趋于感性的,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哲学以及情感特质。

所以在实际评估企业时,除了分析各种数据外,还应该对企业经营活动中难以量化的“基础性因子”予以研究和讨论。这点至关重要。

*选段摘编自《企业成长战略》,P76

倘若一味地计较利益得失,那么生意就不可能顺利。在我看来,此乃商道之精髓。

*选段摘编自《企业成长战略》,P121

02

《战略历程》

亨利.明茨伯格

//作者简介

亨利·明茨伯格,当今世界杰出的管理思想家,经理角色学派的创始人。加拿大麦吉尔大学(McGill)管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学会主席,加拿大皇家协会会员。他最知名的著作《管理工作的本质》奠定了他管理大师的地位。除此之外,他的代表作还包括《战略历程》《战略计划的兴衰》《管理者而非MBA》等。

//干货提炼

《战略历程》展现了横跨半个多世纪的战略发展全景图,引领每一位读者去全方位的体味启人智慧的战略思想精髓。

在本书中,明茨伯格把战略分为十大学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

作者对每一个学派的概述,每个概述都能抓住该学派的观点:

设计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孕育过程。

计划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程序化过程。

定位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分析过程。

企业家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构筑愿景的过程。

认知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心智过程。

学习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涌现过程。

权力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协商过程。

文化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集体思维过程。

环境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适应性过程。

结构学派—战略形成是一个变革过程。

明茨伯格将其所阐述的十大学派归纳为三个大类。第一类中的学派从战略本质的视角进行说明,包括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和定位学派,它们重点关注战略应如何表述。

第二类的学者对战略形成的过程进行了思考,其侧重于表述战略的制定和执行过程,这个大类中的学派包括企业家学派、认知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

第三类的学派只包含有结构学派一个学派,该类学派崇尚整合,它将其他各个学派的精华加以聚类,归结成清晰的组织战略变革过程。

作者同时也在每一个章节中,给出了这个学派的成功或失败案例。能够帮助读者全面地了解战略,同时,也为在现实世界中对战略理论加以实践提供了综合性指南。

//逻辑框架

//精彩选段

好的战略应该具有怎样的独特性或新颖性?合适的战略是无穷多还是存在一系列组织必须选取的“一般”战略?

相应地,组织是依靠遵守这些规则还是破坏这些规则来取得成功?

定位学派告诉我们,战略是一般性的,并且这些战略存在一个前提条件。战略定位就像梨子一样,需要从环境这棵树上摘下来。

毫无疑问,行业秘诀有很多,也不缺乏“主流”战略和“跟随”战略。

但企业家学派和文化学派却告诉我们战略是独特的,是一个人对心中的愿景或一个组织对文化的独特展望。没有两个战略是完全相同的。

进而学习学派认为所有的战略都是适应过程中的特色产物。而设计学派认为战略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它由个性化的设计过程创造的。

所以问题不仅仅是战略在何时何地是新颖的还是一般性的,还有这两者是如何相互关联的,新颖的战略在何时以及如何变成了一般性的战略,战略集团又是怎样形成的。

*本文摘编自《战略历程》,P28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