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峰:浓墨淡笔蕴乡情
远在大西北的甘肃,有一位沧州籍女画家,她就是甘肃省美协专职副主席、甘肃国画院院长李秀峰。2005年她来沧州举办探亲画展,去年岁末,又在家乡成功举办了捐资助学画展。她说,家乡有她的朋友,她的牵挂,有她永远忘不掉的根。
绘画曾是儿时的一个梦
1948年的冬未之晨,李秀峰出生在泊头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提起家乡,李秀峰流露出幸福的表情。虽然家乡很贫困,但李秀峰的童年是快乐的。她说,村后那条小河她经常去玩,那里承载着最美好的记忆。
走上绘画道路也源于儿时的一个场景,“记得五六岁时,一个云清日朗的上午,我在村头玩,忽然眼前霞光万道,彩云缭绕,仙山琼阁。我被这美景深深地震撼了。”一个念头在李秀峰脑中突然闪现出来:要是能把这神奇的一幕画下来就好了。
从此,李秀峰像变了一个人,她开始用小木棍在地上涂鸦,用胶泥捏一堆小玩意儿,喜欢看小人书、连环画,照着里面的人物画画。大地是她无边的画纸,小木棍是她永远用不完的画笔,她开始笨拙而又执著地堆砌自己的“作品”。母亲那双描龙绣凤的巧手让她羡慕,外祖父扎糊纸活剪下的花花绿绿的边角废料让她欣喜,锅底灰、指甲花等给了她五颜六色的乐趣。她憧憬着,陶醉着。
军营里初长成
9岁时,李秀峰随支援西北建设的父母踏上甘肃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从此就与这块土地结下不解之缘。
她从小就争强好胜,喜欢英雄人物,经常用笔勾画韩英、刘胡兰、雷锋等英雄人物的形象。初中毕业后因品学兼优,被保送到兰州军区卫生学校。
在部队时,李秀峰被评为五好学员,那时的她经常画画,并且已经小有名气。后来她又到酒泉部队医院当护士,因技术好,和蔼可亲,一年之后被提为护士长。繁忙的护理工作之余,李秀峰依然手不离笔,除了工作就是画画。
李秀峰真正走上绘画道路是在1974年。作为部队文艺骨干,李秀峰参加了兰州军区文艺创作学习班,结识了恩师——时任甘肃美协秘书长的罗承力,这位四川美院毕业的老连环画家,成了李秀峰的引路人。
1975年是李秀峰人生的一个转折。这一年,她创作的工笔画《为了明天的手术》入选全军美展,这幅作品是她护士工作的一个真实体现。后来,八一电影制片厂以《战士画家》为题给她拍摄了纪录片,在部队播映时引起很大反响。
也是这一年刚刚成立不久的兰州军区军医学校,需要一位绘图人员,李秀峰得知后,决定去试一试。因为她知道,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最快乐的。况且,部队的需要就是自己的义务,打起背包就得出发。于是,在干了多年护理工作后,李秀峰毅然告别了已有的连级职务,当了一名普通的绘图员。做绘图员的10多年中,李秀峰绘制了人体、骨骼、肌肉、细胞等教学图2700多张,制作幻灯片1万多张。业余时间她勤奋创作,在《人民军队》、《解放军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大量作品,为后来的中国人物画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构建西部艺术风范
1986年,出于对绘画的热爱,已是中校军衔的李秀峰主动要求转业到了甘肃美协,开始了专业创作之路。美协工作使洒脱、干练的李秀峰逐渐成长起来,她又先后担任甘肃省美协秘书长、常务副主席等职务。在20多年中,她一边组织开展协会工作,一边进行美术创作,先后有近50件作品入选全国性各类美展,获奖多次,连续两届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当众多的荣誉向李秀峰涌来时,她更加沉静了,开始对西部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进行深入的探究,用画笔诉说着西部的美丽、苍凉和深厚。
“我喜欢西部民族,尤其藏族人民眼中流露出的真诚,我第一次看到他们,便被深深打动了。”20年来,李秀峰在中国画中寻找着笔情墨趣。她的西部人物画不只表现着藏族人民劳动生活的场景,也记录着她绘画的足迹。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受着藏族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雪域高原的祥和感染着她的画面,那是她心灵的圣殿,精神的故乡,她一生为熟悉和热爱的藏族风情、荒漠戈壁、丝绸古道而讴歌。
绘画的动人之处,是画家个人魅力真实的表现。“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好姑娘,人们走过她的毡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画家将藏族姑娘最美丽最动人的场景表现在工笔画《在那遥远的地方》中,身穿不同地区服饰的藏族姑娘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者面前。1994年,这幅作品入选第八届全国美展,后来又获敦煌文艺奖。
心游目断几千里,西部丹青数十载。李秀峰的中国画不论工笔还是写意,都体现出泼辣、奔放、厚重、大气的特征,女人细致中蕴含着男子气概,透着一份洒脱与自信。也许是受藏族人民的影响,每次她画画时都要听着藏族歌曲,脚下踏着节拍,手舞足蹈中画出了藏族老人、憨厚汉子、纯情少女、活泼儿童以及牦牛、归鸟、阳春、暮雪,也画出了她的志向和精神归宿。
沧州根深情意更浓
一方闲章“沧州李氏”李秀峰已经用了10多年了。自9岁离开家乡,直到1982年她才利用到北京出差的机会,回了一趟家乡。2004年沧州市政府举办了“沧州籍国画名家邀请展”,此后她踏上家乡土地的机会便多了起来。她说,认识的朋友在这里,便多了一份牵挂。
这些年不论外出参加展览还是采风,只要路过沧州,李秀峰都要回家看看,哪怕只是在故乡的土地上坐一坐。每次回来,一坐上车她就激动,回家的感觉真好。那些表现儿童的画是对童年的回忆,是一种亲情的体现。那些表现藏族人民放牧、汲水、休憩的场景是她对生活的表现。她说:“虽然一直画藏族题材的作品,但一直把对家乡的感情保留在心中,表现在画里。”《回家》《归程》《根》《我的家园》等作品表达的都是思乡情结,随着年龄的增加,思乡情结越浓。
艺术家
李秀峰
河北省泊头市人,1948年出生于原籍。历任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专职副主席二十余载,曾多年担任甘肃省艺术专业高级职称评委会评委,甘肃省文联委员。现为甘肃国画院院长,甘肃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2005年定居北京,兼任中国企业传媒书画院院长,北京中国西部画院副院长,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中国画院副院长,美国核关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画远东交易所艺术总监等数十家机构团体聘职。
个人美术创作始于六十年代末,专擅国画人物,工写兼攻,对版画、山水亦有涉猎。自七十年代中期至今有多幅作品入选全军美展,先后有四十余(件)次作品入选全国性各类美展,其中二十三次入选由中国美协或文化部主办的国家级美术展览,并曾获得过二等奖一次、优秀奖三次;在甘肃以及其他省级以上美展中多次获一、二、三等奖和特别奖;参加过第五次全国美代会;获得过中国美协颁发的“组织工作奖”;曾连续两届获甘肃省委省政府设立并颁发的省级文艺最高奖“敦煌文艺奖”;2002年被国家人事部人才研究会评为“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2005年被国家科技工作奖励办公室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