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人物之革命先烈胡洪根
胡洪根(1928――1952),太和镇东边朱村胡冀皇塆人。他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6岁时母亲离世,12岁时父亲也离开了人间,他少年时代就成了一个流浪的孤儿。13时就到地主家放牛,受尽了地主的剥削和压迫。
1949年,鄂城县解放后,他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跑到金牛镇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来到第四野战军第38军114师340团当了一名战士。
经过五次战役,1952年秋,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坑道为骨干的防御体系已基本完成,阵地更加巩固;反“绞杀战”已经取得胜利,前线物资的供应已有很大改善;炮兵和装甲兵得到加强,可以同时在若干地段上集中优势炮火支援步兵作战;同时,部队经过1951年秋季以来个别性战术反击作战,初步积累了对现代化装备的军队实施阵地进攻作战的经验。志愿军为了歼灭“联合国军”有生力量,破坏其可能的进攻,决定从9月18日开始,第一线各军按照统一计划各自选定目标,对“联合国军”班、排、连支撑点及个别营的防御阵地实施进攻,求得当晚完成攻歼任务。在作战指导上,强调准备好了再打,组织密切的步炮协同,加强对空防御,大胆使用坦克配合步兵作战,并作好抗击敌军连续反扑的准备。
1952年11月,志愿军38军集中39个炮兵连,共有山炮、野炮、榴弹炮及火箭炮182门,高射炮58 门,进攻394.8高地,另有10辆坦克支援步兵攻击。胡洪根所在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4师340团负责攻击394.8高地。394.8高地位于朝鲜境内铁原地区西北侧,长约3公里,山顶为树林覆盖,山下是驿谷川,可以监控铁原附近的公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该高地由南朝鲜第9师防守,另配属1个步兵团,支援炮兵达6个炮兵营,还有2个坦克连进行直接火力支援。此外,还可以随时得到美国空军第5航空队的空中支援。在志愿军强大炮火攻击下,114师340团8个连步兵一举拿下了394.8高地。敌人不甘心失败,重新组织炮火对394.8高地进行炮击。志愿军像一颗钉在阵地上的铁钉,连续作战七个昼夜,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反扑,胡洪根所在的连队伤亡很大。第八天,美国空军第5航空队 气极败坏地从空中来支援,向394.8高地扔下了大量的炮弹,胡洪根躲避不及被敌炮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