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都天庙,感受清江浦——开明少年游

立冬未远,小雪将至。

淮安市开明中学2015级(4)班的少年们,迎来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直处于紧张学习中的少年们,内心期待每学期一次的实践活动,因为那更像是一次大规模的结伴放松。这一次,少年们不解:寻访淮安的老街?生于斯长于斯,哺育我们的是运河水,陪伴长大的是周恩来童年的故事,我们是淮安人,还需要再去了解淮安的什么?

大多数少年们不知道,包括很多随行的家长们也不了解。就在离他们的学校不到一公里的地方,有一片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小巷小街静静伫立了六百年,现在它被称为”都天庙文化街区“。

带领孩子们前往的是淮阴师院的海宁老师。她曾带领很多人走过这片街区,有作家徐则臣,有韩国、日本的学生,有本地人,还有外地来淮访学的学者,出于对淮安历史的热爱与了解,她充满热忱地做了少年们此次活动的引导者。

初冬风寒,烟雨微濛,这正是最适合少年们怀古追昔的氛围吧?!街巷细长宛转,迷宫一般,走近仿若推开历史的一扇窗,只一步,便将踏入岁月之河。

都天庙分前街后巷,前街朝着南大街,后巷通着曲径。小巷三四米宽,淹没在青砖黛瓦云雾间。飞檐瓦当,阴沉如墨;抱鼓石上,雕着莲花。门口有抱鼓石的皆是大户人家。一路数过去,这街巷的名儿特亲切:虹桥里、五福里、进彩巷、张仙楼、花门楼……想想这些街里楼巷,将当年清江浦的九楼十八口点缀得如何气度非凡、风流倜傥?

第一站:毗庐庵

槛内槛外,心需自渡。窄窄地庵门半掩,只容一人进出,孩子们静静伫立,听师太睿智沉静地讲述。年轻的你们,是不是也对神秘的宗教充满探究?

向前走出数十步,一排老房的身后,文渠依然悠悠,河水却不复清澈。回想起碧水青天,大约像前朝的事。老墙像沧桑之面,龟裂着皱纹;爬墙虎绿盈盈的,遮住风雨侵袭;砖缝间苔藓暗绿,斑驳如旧伤疤,诉说着长街古巷昔日的辉煌。

大墙高院,一树金黄夺目,叩开百年之门,那开门之人是白净风雅的书生,还是青袖掩笑的佳人?

花门楼巷13号,老染坊。当年染衣服的地方。染布是一种纯技术活儿。那个时代没有化学染料,只能从植物中找:染蓝布,用蓝草,即是板蓝根;染褐色布,用桑树皮;染豆沙色,用绿茶红茶;染红布,用苜蓿草。美丽的植物成了人们肌肤相近的载体,让人有一种回归自然的遐想与亲近。

大众剧场。许多历史上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都在这里上演过,且轰轰烈烈,红红火火,热闹了一个时代。不能想象,这里真的是父母小时候最向往的地方吗?

如今,这里音韵琴声不绝,只是换成了小巷百姓们自己欢愉的天地。老淮调的声腔依然在这里传唱,唱得咿咿呀呀,情感的陶醉,不须分享,只有自家最享受。

走出剧场,一阵恍惚,好像在时空的维度里转换得让人有些晕眩。

再回到小街,谁能想象:当年清江浦的排场,就数这里大。车马队连成行,能排到都司衙门口。漕官、盐商、江南举子、塞外马帮、贩夫走卒,各色人等,川流不息。就是这个地方的街巷里,卖糖粥的、卖汤圆的、炸油条的、卖豆腐脑的、卖糖葫芦的、卖五香茶叶蛋的,挤满一街筒子。

又转一个弯,这里就是道教宫观都天庙。历史上,这里是拜都天神的。都天庙,昔日辉煌无比,是城中最热闹处。“都天会最盛者清江浦,每年有抬阁一二十架,皆扮演故事……”(《水窗春呓》清·欧阳兆熊、金安清)旧书里常这样描述都天庙。而都天庙这一带的宗教信仰,在历史上最繁盛的时期,有着儒、释、道、回、基督五教合流的盛况。

南北朝·庚信《陪驾幸终南山和宇文月史》:“戍楼鸣夕鼓,山寺响晨钟。”暮鼓晨钟,原来在古代,是这样的作用与意义!

调皮的男孩子这边擂响了鼓,那边撞起了钟。

再度转身穿过两条巷子,走进一条似乎到了尽头的小道,蜚声中外的摄影大师郎静山的故居正座落于此。大师1892年生于江苏淮阴,14岁起即喜爱摄影。此后九十余年来相机就没离过手。当年郎家有六个大院子和许多房间,郎静山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郎静山父亲结婚时,专门请来清江浦留云阁照相馆的师傅,拍下结婚照,也就是这张照片启蒙了年幼的郎静山。

大师一生酷爱摄影,精研摄影艺术创作无数,并将集锦照相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曾说:“拿照相机就是我的生活”,“相机比太太还重要”,国际上评论郎先生的作品是“最现代的、同时又是最中国化的”。

兜兜转转,走出了街巷,飘散的细雨中,文渠北侧青砖黛瓦的院内,为什么一阙古曲和着丝竹之音随风荡漾入耳?被那乐音带着,少年们走进"麒派"的创始人、京剧大师周信芳故居,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

恍若穿越,曲声萦绕。那对镜梳妆的,是谁?

原来,是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得主许亚玲老师,带领省淮海剧团的演员们义务演出,为开明的少年们带来的一场文化盛宴。

今天演出的,是《梁山伯与祝英台》里的一段。

虽然事先沟通过,孩子们的停留时间也许只是三五分钟,他们仍一丝不苟地做了一切准备,好像是在一个大舞台对着满室的戏迷演出一场大戏。

从未如此近距离接触过传统戏剧的同学们纷纷求合影。

从小出身在梨园世家的许亚玲老师,在剧团大院里长大,深受父母的影响,幼年便耳濡目染,淮海戏的旋律一直萦绕在小亚玲的耳畔。身为艺术名家,许亚玲对淮海戏创作与演出有着独到的见解。她说,一个作品能体现出一个演员的功力和文化素养,淮海戏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谈及淮海戏她总是津津乐道。

从艺四十多年,当初是淮海戏给许亚玲指明人生的道路,而如今,许亚玲肩负淮海戏传承的重任。梅花因她而开,她带梅花开遍现在与未来。

面对少年们的好奇与提问,许老师诚恳地说:大家对淮海戏不够了解,是我们的错!我们应该走进更多的校园,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淮海戏,了解淮海戏,只要我们有机会表演给你们看,我就保证一定让大家爱上淮海戏!

半天的时光,意犹未尽的少年们走完了这一段淮安的前尘往事。六百年的都天庙,是苍颜皓首的面孔,是旧书摊上陈旧的残页,是清江浦昨天的缩影,是落漠沧桑、却温情脉脉的家园。

从今后,少年们在介绍家乡时,口中心中不仅是运河两岸,淮水安澜。它还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是南船北马,舍舟登陆;是漕运之冲,五教合流。我的家乡不仅仅有吴承恩、周恩来,这里还有韩信、关天培、郎静山、周信芳、王瑶卿、赛珍珠……这一趟短短的旅程,定会给多少孩子的心里种下了一粒种子,这粒种子的名字叫:淮安。

后记 

寻访回来的少年们,这样记录:

陈帅

今天的徒步旅行让我这个生长在淮安的少年大开眼界:毗庐庵、大众剧场、都天庙文化街、郎静山故居、周信芳故居。这些不可移动文物让我震惊,原来我们淮安历史文化遗产是那么的丰富。特别是许老师给我讲解了淮海剧的由来,让我为我是淮安人而感到骄傲!

刘展瑄

小时候,我常随着妈妈和海宁老师到这一带来走一走。我最喜欢都天庙附近纵横交错的老巷子。

走在巷子里,仿佛像是走进了妈妈的童年。似乎连那里的天都更蓝了些。巷子里有很多老人,路上很安静,这个季节去,天井里有一排排的萝卜干架子和晾衣绳横过巷子上方的天空。这里大多数房屋已经很上了年纪了,在这个城市的别的地方也不容易看见这样的老屋了,也许爸爸妈妈只能在这里找到童年回忆的寄托吧,所以我也爱这里。从巷子的另一头钻进去,还是四通八达的小街,好像是同一片天空下,穿越到另一个时空的宁静与繁华。等曲曲折折地从巷子口出来的时候,总让我有恍若隔世的感觉。巷子的尽头还有一个文会庵,里面有一位常瑞法师,她很老很慈祥,好像也挺孤独。有一次去看她,她给我一串绿色的佛珠,我一直把它挂在卧室的床头,总觉得那珠子好像有灵性一样。

今天,我们还有幸观看了许亚玲老师和其他几位演员的表演,她们的妆容真好看呐!我不禁想,过去深宅大院的小姐们都是这样的装扮么?听了许老师给我们讲解的淮海戏的历史和她们练功的不容易,让我觉得:这世上没有一件事不经过坚韧和努力就可以做到啊!

这次出行的许多地方同学们甚至家长们都并不了解,可见我们对家乡的历史文化没有足够的探究与寻访,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家乡的方方面面,做一个真正的淮安人。

我喜欢这个文化街区,淮安是我的家,这里,是我的根。

王馨健

今天参加了“寻访都天庙,感受清江浦”活动,使我感触颇深。老师带着我们寻访了老淮安的历史,对毗庐庵、都天庙、郎静山故居及周信芳故居做了生动的讲解,还有美丽的淮海剧老师让我们了解淮安的戏曲文化。参观中,有个男同学说,快来看呀,这是申报馆,不正是我们“小故事、大历史”中提到的呀。还有的女同学拿着笔记本,每走到一处,都要仔细地询问,把了解到的历史故事记录下来。看着同学们认真的模样,我的内心也是感慨万千,作为老淮安人,对本土的历史文化也要加强学习,为更好地宣传家乡做出努力,同时也为作为淮安人而感到骄傲。

沈玮琦

今天参加班级活动,感受颇多。领悟到了淮海剧文化的博大精深,知道淮安的地方剧团在世界上的地位。此外,还多认识了一位天神--都天教主,明白了他的伟大。

万子秋:

今天,走在清江浦古老的街道上,才知道清江浦原来有那般瑰丽的、炫彩的古老文化。时至今日,在只有所剩不几的几个寺庙中,我却似乎还能看到那曾经五十多个不同宗教的寺庙,在这里的一场盛大的文化碰撞。一个街道的旁边,一个拐角后面,有一个佛教的寺庙。海宁老师告诉我,这是一位天津人几年前来到这里,独自一人支撑起起这寺庙,这么多年从未放弃。一片片黑砖白瓦上空,一缕缕青烟直上,试问,这是多大的信仰,才能支撑起一个人独自那么多年建立起,至今这么一个香火旺盛的寺庙。内心的一次次碰撞,都让我由衷地敬佩起这位师傅。今日欣赏的这一场清江浦文化盛宴,虽不会有曾经那般的繁华盛大,但仍触动人心,难以忘却。

高子涵

今天我们去了都天庙,走在花门楼巷如同时光倒流,从中看到了淮阴城以前繁华的景象,了解了淮阴厚重的历史都在这些小巷和淮海戏中一点点地体现出来!

朱昱瑾

这次的旅程让我更加了解淮安的历史文化,还了解了一些宗教信仰,对戏剧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吴鹏宇

今天游了淮安这座古城的几处故地。来到这几处地方,第一感觉就是大写的懵,接着是不相信,不相信淮安竟有如此宁静、古老之地,还培养出那么多天骄人杰。一水贯穿街道,带来无尽的专属于水的厚实,街道两边青砖黛瓦,无不洋溢着一股源于内心的宁静祥和。

现在回想,那淮海戏的唱腔至今还在耳边萦绕,那抑扬顿挫,带着浓浓淮海口音的唱腔韵味,体现出那淮海之风,更体现了那悠悠淮安古城带来的内心之静。

此行,真正感悟到那淮海之韵,淮安古城之情,在我们的脑海中撒下了"淮安,故乡"那颗颗种子。

洪芊然

怀着对淮海戏的种种疑问,我代表小组对许老师进行了一次采访。因为母亲杨秀英是杨派的创始人,许老师几乎从小就与淮海戏结下了密不可分的缘分,因为对范派的好奇与热爱,许老师在演唱时,情不自禁地会将范派与杨派相结合,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听觉效果。当提到练功的经历时,许老师的眼神中透露着心酸,为了能让更多的观众感受到效果最好的淮海戏,每一位戏曲演员在年幼时都吃了不少苦,将腿翘到180度甚至更大的角度都是家常便饭,许老师回忆起小时候,将腿当枕头睡,半夜下床时“找腿”的闹剧,将腿搬回正位时撕心裂肺的疼痛,有时还要忍受身体被折叠的痛苦,至今许老师依然无法忘记。当提起年轻人对淮海戏的了解并不多时,许老师希望淮海戏能被注入新鲜的血液,对此许老师表示,希望淮海戏能走进校园,让更多学生了解淮海戏——淮安的本土文化。

章子娴

当我走近那青砖黛瓦所筑的古屋,时空好像早已轮回,历史的剧目似正上演,一切都显得原始而又自然,恍惚中,我耳边又传来梅园的戏曲声,久久地回响在耳畔。

于梦莹

这一次的活动蕴含着淮安丰富的历史文化,过去的我们对淮安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可通过这一活动,我们领略了淮安的历史沉淀,也加深了我们对家乡的热爱。

我设想,这群可爱的少年,当未来有一天他们踏上更遥远的求学之路,无论隔着多少重山水,再回望家乡淮安,目光落到六百年历经尘埃的清江浦,他们一定不会忘记今天这一段旅程。


本文标注红底色的文字转引自杨江淮老师相关文章,感谢。

(0)

相关推荐

  • 【我与清江浦人家】春色|| 张道辉

    作者:张道辉 时光就像沙漏,不紧不慢地流淌着,遑论昼夜.这两年眼看着就进入了职业生涯的末期(提前三年退二线),职业的大门在我的身后慢慢地关上了.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机会,用一种忐忑不安的心情,轻叩&quo ...

  • 《游淮安清江浦》等律诗一组

    <游淮安清江浦>等律诗一组 □陈士兆 游淮安清江浦 抱竿扶柳百丝悬, 醉钓清江八月天. 流影行云追绿水, 落花飞鸟绕红船. 笑询半是他乡客, 礼答皆为此地娟. 古庙钟声催日暮, 老街旧铺挂 ...

  • 美丽“十中巷” ||吴波

    近来中午下班,我时常步行走出校门,向北一直走到华东妇产医院旁骑公共自行车回家.路旁,都是每日极其寻常街边景象,所以我总是心无旁骛.只顾向前. 前日,走过青年路路口时,不经意地一抬头,看到东侧" ...

  • 【征文选登】清江浦人家的“后门” ||吴波

    [编者按:幽默的吴波老师,圈内公认的高产作家.明明怪他自己太优秀,还要以"走后门"来掩饰.这年头,男生都这么低调.这么谦虚么? ] <清江浦人家>是我们淮安本土诸多文学 ...

  • 《老妻久病初愈歌》及读后感

    <老妻久病初愈歌>及读后感 □朱海山  庄茂礼 老妻久病初愈歌 □朱海山 老妻罹脑梗,严重半身瘫. 康复遵医嘱,甘为五大员①. 调汤随爱好,做菜就高参②. 妻夸味道好,我保营养全. 卫生常 ...

  • 【生活随感】淮安北京烤鸭店 ||吴波

    暑假八月,因为收拾老城区房子,我和妻子连续多日带着小二子骑电动车从大学城东边斜穿过整个清江浦区,单趟十公里,耗时半小时多,来回很是累人. 可是,我喜欢,我这个人没啥事时最喜欢闲逛,骑车闲逛整个城市,大 ...

  • 淮海广场五十年 || 刘炳辰

    淮海广场是淮安市清江浦区境内久负盛名的商业聚集中心,原名"八面佛",位于旧清江城北土圩门之外.清宣统三年(1911年),清江浦至西坝.杨庄铁路通车后,曾设火车站,商业贸易繁荣一时. ...

  • 【城市记忆】健康路口

    [城市记忆]健康路口 □吴波 城市之中,道路纵横交错,每条道路都有名字,为了区分,往往还要加上方向:"××东路.××南路":一条道路与多条道路相交,会有无数个路口,为了区分路口,人 ...

  • 听一出淮海戏,想那个永远年轻的你

    听一出淮海戏,想那个永远年轻的你 江雁 有二十多年的光景,我一直都不愿意再看淮海戏.因为我害怕舞台上看到的不是正在演戏的人,而是我那个在最美的年华里倏然而逝的姐姐. 二十七的时间,好像一转眼也就过去了 ...

  • 我们都是普通人||吴波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或者说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教师是"不一般"不普通的人.虽然说我们不能也不会把教师完全归到"2班"中去,但也总是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总要说 ...

  • 【近日】人民南路北段改造后是啥样 || 刘炳辰

    朋友,当你乘坐7路公交车,驶过北门桥继续向南时,映入眼帘的是怎样的一幅场景?道路两侧几十年树龄的法国梧桐相互掩映,形成一条壮丽而悠长的林荫道.左手边饱经沧桑的公共建筑群,清江市的身影仿佛依稀可见.右手 ...

  • 楚天宾馆||吴波

    因为家里有个两周岁多的小二子,夜里睡觉的时候,小家伙只要翻身动来动去,我们夫妻必然醒来,赶忙抱着他去小便.忙完之后,躺下,我总会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看一看公众号订阅文件夹里我关注的一些公众号最 ...

  • 那年那月那个淮海印刷厂||乔悦淮

    作者:乔悦淮 --记淮海印刷厂变迁         还记得当年的那个淮海印刷厂吗?它是怎样在一个城市中渐行渐远?还记得原清江市(今清江浦区)西大街,有一个门朝南的大门,总有人进进出出,为当年的印刷作出 ...

  •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吴波

    今天周一,上午送小二子上幼儿园.送夫人到她学校之后,我到了办公室,备课,上第四节课,十一点三十五下课,回到办公室,空凋暖暖的,冲一杯豆奶粉,抽屉里翻出面包饼干雪米饼,坐下,面对着电脑屏幕,终于松了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