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小学生课外阅读分享,分享什么?
一是内容。完成一次课外阅读之后,最令孩子兴奋的莫过于他从所阅读的书中被“惊奇、感动”过的事物了。比如《希顿动物故事》中老狼临死前也要拼命把头伸向那给他自由的大草原;比如《我的妈妈是精灵》中妈妈被迫离婚并且乘火车离去的场景……孩子们可能最想讲讲这样的事情了。
二是观念。由内容到观念是一种从感知到感受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重要。因为,观念可以指导人的行为。比如我们从《毛毛》这本书中能够确立一种闲适性生活的观念,千万不能让灰先生偷走了我们的时间。这使孩子们感到,他们目前童年快乐的时光是多么值得珍惜啊。再比如《亲爱的汉修先生》中,孩子们或许可以确立某种与自己、与他人交流的观念,心中想着他人,自己一定会发生更加积极的改变……
三是语言。尤其是文学性作品,作者往往在语言游戏方面是高手,常常有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惊词险句出现,这些奇崛之处的风景是值得采撷下来慢慢回味体悟的。这些语言往往能成为孩子增强自我表达能力的工具。
或许以上常规的做法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我们却不能忘记,倘若要特地组织课外阅读分享,其目的从从表面上看是为了增进对所阅读书目的兴趣,然而笔者以为更重要的目的应该是提高阅读所有课外书的兴趣和能力。所以,如果要精心组织一次阅读分享的话,还有以下几种分享的内容更为重要。
一是绘写作品。绘写作品就是儿童阅读一本书之后所创作的图画、文字等等。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所思画一幅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创作一段文字,哪怕写一个读后感,甚至是一些摘抄,无论是怎样的绘写,最起码是孩子有系统地思考之后的产物。这对孩子可能更重要。
二是阅读故事。其实在阅读喜欢的书时,往往会发生一些看起来很日常的故事的,但有时候却并不日常。比如,我阅读《毛毛》,是因为我要上一堂一定范围的公开课,一开始对这本书并没有什么知晓,但读着读着,便不知不觉自我对照起来,我突然感到:我的时间也正在被灰先生偷走,我突然感到,不知在什么时候,因为拼命工作,而淡漠了情趣……这就是阅读故事。比如我最近阅读《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有些观点对教育很有指导意义,所以,我总是尝试将这些观点通过微信朋友圈的方式发出来。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意义展示,这比在课堂上生硬的交流内容、思想与语言可能要好得多,我指的是有价值得多。
三是多样作品。其实,我更崇尚多样作品的交流。也就是,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同伴们进行分享。我称之为“沙龙式”交流。在这个沙龙上,孩子们可以根据阅读制作一个小书签;也可以根据阅读排一个课本剧,还可以根据阅读制作其它的作品,只要孩子喜欢就行,哪怕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朗诵。都是可以的。
所以,既然要组织孩子进行阅读分享,那么不妨教师和孩子们都准备得充分一点,这样的分享可能对孩子更有用。
《给孩子的第一堂演讲与口才课》来啦,培养高情商孩子的必备课程!讲解通俗易懂,方法实用有效,帮孩子提升表达能力的同时,同样对家长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趁优惠赶快收一份!
写字课来啦!一手好字是中华文化的伟大传承,侯老师荣获书法九段名师认证,从事教学13年,辅导上万学生,15天教孩子轻松把字写漂亮,快来报名吧~
和崔永元对谈儿童作文,蒋军晶、张祖庆、阿牛鼎力推荐的管建刚就是如此有魅力!《特级教师管建刚作文训练系统》,管大亲授,全网首发!
如果你想买很便宜的书,请扫下面的二维码,一定会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