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如何从中医药角度来进行生活调护

这次新冠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基本上可以说是触之皆病,属中医“瘟疫”范畴。早在《黄帝内经》中,提出了“避邪气”和“强正气”的疫病预防大纲,并形成了“法于阴阳,合于术数,起居有常,食饮有节,不妄作劳”等疾病防护原则。

下面重点从“强正气”——保护和提高机体免疫力角度,谈谈新冠疫情期间的生活防护策略。

1、法于阴阳

就是强调生活要遵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并与之相适应,这样人就不容易生病,这也是中医养护正气的基本原则。

新冠疫情其间,许多人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被改变,非常容易造成起居作息规律被打破,从而产生内分泌的紊乱。

结合春季气候变化,要适度早睡(子时<23点开始>前入睡)、逐渐早起,尽可能避免熬夜、赖床贪睡等不良生活方式;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天气增减衣物,重视“春捂秋冻”,避免受凉感冒;应多进食熟的、热的食物,避免贪凉饮冷;初春宜选择室内锻炼,春暖花开后多室外活动,既有助于激发阳气,提高抗病能力,又能排出体内湿气,避免受邪

2、合于术数

就是要懂得一些养生保健的方法。在居家隔离期间,人们活动量减少,且容易出现焦躁情绪,这都会或多或少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力。中医传统养生功法如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太极拳等,特别适合居家室内锻炼,持之以恒可以强健体魄。

推拿与针灸是祖国医学根据中医经络理论所形成的绿色诊疗技术手段,也可以用于日常的自我保健。我们可以通过艾灸“足三里”、“神阙”、“气海”等穴位,或自我按摩“太阳”、“劳宫”、“涌泉”等穴位,或捶打上下肢及躯干外侧的少阳经,来增进机体免疫力,舒缓心情,调畅气血。

3、食饮有节

民以食为天,药食同源是中医的基本观点,食疗也是中医增进健康的主要方式之一。《黄帝内经》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丰富,可以充养气血,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中医饮食调养的内容很多,包括食物的卫生,合理的搭配,食品的加工烹调,饮食的方式与卫生,饮食禁忌,因时、因地、因人调配饮食,以及药膳保健等诸多内容。

结合我们当下的时令和这次新冠患者发病后体内多“湿”的特点,我们特别强调饮食平衡,要避免过多摄入过多生冷(水果提倡饭后半小时左右吃)、油腻、酒肉,容易酿生“湿浊”,强调“薄滋味以养血,寡言语以养气”;多进食绿叶菜以养肝(春气通于肝),适当进食萝卜、山楂、生姜、莲子等健运脾胃,冬瓜、丝瓜、赤豆、薏米等以除湿。尤其重视三餐规律,避免脾胃受损后,其对水湿的运化功能下降

4、不妄作劳

劳作包括劳力、劳神等。正常劳作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必要方式,也是保持健康的根本,但过劳与过逸都可能会诱发疾病。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一是要学会科学安排劳作的量与度,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或精神消耗,反之太过安逸也会使气血运行怠惰、身体素质下降。二是要合理安排作息与生活节奏,做到弛张有度、起居有节,便于机体恢复。

中医认为,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有形精微物质,是生命之源,具有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繁衍、化生血液、抗御邪气等多方面的作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居于重要地位。要达到惜精固本之目的,一方面对性欲要有所节制,做到既不禁欲,也不纵欲;另一方面,由于精气有赖后天水谷的充养,可通过养五脏以不使其过伤,调情志以不使其过极,忌劳伤以不使其过耗,药食调补以壮其精,来达到养精保精之目的。

5、精神内守

焦虑情绪是人遇到潜在危险或威胁时的正常情绪应答,适度的焦虑可以提高人们的警觉水平,提高人们对环境的适应和应对能力,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但如果过度或不恰当,就反而会造成机体功能的紊乱。

疫情期间,许多人会由于居家隔离、交流减少、生活方式改变等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克服过度焦虑的方法,中医特别强调“精神内守”,保持平和心态。要通过培养兴趣、动静结合、移情易性等手段来调整心情。如果难以平复,可以通过调息锻炼来进行干预

让身体处于任何舒适体位,闭上双目、调匀呼吸,然后缓慢用鼻吸气,同时上提胸腔,吸气至不能再吸时闭气,肋骨用力,使胸腔扩大,肺部放松。坚持一会儿,然后缓慢用口吐气,至肺中所有气完全排尽。再缓慢用鼻吸气,重复上述动作,3~5次为一组,每日2~3次。必要时可以辅以中成药,如中成药逍遥丸、加味逍遥丸、白龙解郁颗粒、疏肝解郁胶囊等。

6、合理用药

中药是祖国医学诊疗疾病的最主要手段之一。对于那些免疫力低下人群,或者直接接触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高危人群如医护人员,专业中医师可以在辨证施治基础上,并结合病邪特点、地域、气候等因素,开具一些针对性的防疫方药服用,的确有助于降低感染发生。

但应该指出的是,对于没有感染的普通人群,没有必要乱服社会上所谓的“预防药”,不要轻易尝试那些并未证实疗效的所谓“神方”、“秘方”,因为“是药三分毒”,如果服用不当,反而可能会对机体造成伤害。

7、重视个体化

祖国医学认为,人类本身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于不同的种族,而且存在于个体之间。不同个体由于年龄、性别、体质、职业、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会存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异,也会影响着是否发病和疾病预后转归。

所以,辨证施治、个体化干预是祖国医学区别于现代医学的最显著特征。在新冠疫情防护其间,大家既要结合上述手段,多法并举,提高防护水平,更要结合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身的中医保健方法,而不可人云亦云、盲目仿效,方能有益于健康。

■ 上海医药集团特别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