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平安文献月报 No.6

栏目介绍

“一纸平安”文献月报主要将通过文献推介的形式,向大家推送关于纸质文献保护与修复的最新文章,月末登出,检索源为CNKI数据库,辑录文章会列出摘要或节选,正文请移步知网下载阅读。

当期荐读

本期共 11 篇

贝叶经保护与修复研究综述

吕晓芳  张美芳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摘要】贝叶经是纸张普及之前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文献形式。我国西藏和云南地区也保存有大量珍贵的贝叶经,但国内尚未开展针对贝叶经的保护修复与研究。本文以文献调研为基础,对印度、欧美等国关于贝叶经保护修复的实践活动和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总结整理了虫霉防治、分揭清洁、增韧软化、字迹加固、局部修补、整体加固等保护修复方法,以期为国内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20年第8期

存藏 再生 传承——论东巴古籍文献的保护
武文杰  周余姣
天津师范大学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囊括汉民族所创造的灿烂文化,而且也包含着众多少数民族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民族特色文化。东巴古籍文献被视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史料文献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加强相关的保护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东巴古籍文献为研究对象,以“存藏”“再生”“传承”为线索,积极探讨民族古籍的原生性保护、再生性保护和传承性保护问题,认为在做好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的基础上,加强对东巴古籍文献的传承性保护工作,才能更好地推进民族古籍保护事业的持续发展。

《山东图书馆学刊》2020年第3期
浅谈“揭补”技艺在古籍修复中的运用
以修补《魏书》零页为例
徐晓静
中国书店古籍修复中心

【节选】修复时,首先将书页润湿,利用水的分解和媒介作用,使纸张纤维膨胀而变软、黏合剂黏度降低,借着纸张湿润慢慢地一点一点揭下托纸,揭托纸的时候可借用镊子、竹起子及针锥等工具。若揭到难以揭开时,可再局部喷水闷润一段时间。喷水多少,一般是由书页和托纸的厚度、吸水率、黏合剂的黏度等方面决定的,喷水多则过犹不及,喷水少则起不到作用,都达不到理想效果……

新华书目报/2020年/7月/24日/第009 版
修复材料对书画纸张酸化的影响
何秋菊  马婧婕  范胜利  魏书亚
首都博物馆 北京科技大学

【摘要】修复材料可能直接或间接引起书画文物酸化,影响书画寿命。本文首次系统探讨了书画装裱修复常用手工纸、颜料、染料、动植物胶料、浆糊及胶矾水对纸张酸化的影响,利用pH平面电极测试对比各修复材料的酸碱性,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分析了浆糊在放置发酵前 后的分子结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比不同浓度明矾处理宣纸的微观形貌变化。结果表明,常用书画修复用手工纸均为中碱性,颜料(染料)中紫胶酸、胭脂虫红、红花素和藤黄呈现酸性,动植物胶料中白芨胶酸性较强。浆糊在放置过程中陈化发酵,指纹区1022cm-1、886.21cm-1多糖及单糖的特征峰强度显著降低,可见淀粉发酵析出有机酸等导致了多糖发生了分解。湿热老化后,随着明矾含量增加,纸张的pH值逐渐下降,施加胶矾水的宣纸纤维部分表面出现皱缩,当明矾浓度超过4%后纤维扭曲、断裂。本研究有助于书画修复人员科学认知和选择修复材料,对于书画文物的科学保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文博》2020年第3期
文化战略视角下的文献遗产保护与活化策略
杨茜茜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摘要】文化软实力博弈催生了文化战略的研究、制定和实施,文献遗产保护已被西方国家纳入文化战略覆盖范畴。文章立足文化政治学的理论基础,对文化战略如何影响文献遗产保护与活化策略 制定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采用网络检索方式获取到22篇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地区的文化战略文本,对其中涉及文献遗产工作的相关表述进行定性的内容分析。结果表明,文化战略在政治、经济、社会和人文等价值维度上对文献遗产保护与活化策略制定具有目标导向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文献遗产资产化和文献遗产活化的社会化趋势。对此,提出建立跨部门的文献遗产保护事业共同体,形成行业共识,通过政策引导文献遗产供需关系健康发展等建议。

《图书馆论坛》2020年第8期
古代纸质文物科学检测技术综述
阎春生 黄晨 韩松涛 等
浙江大学图书馆古籍特藏部

【摘要】全面论述了古代纸质文物所涉及的纸张原料、墨、印泥和颜料等的各种现代科技检测技术与方法,包括成像法和波 谱法两大类。成像法包括透光、红外、紫外、X射线、中子活化等展示样品表面或内部宏观信息的摄影法,X射线、太赫兹、光相干等展示样品表面之下分层信息的层析成像方法,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展示样品微观信息的显微成像方法。基于波与物质相互作用原理的具有指纹特征的波谱法则包括色谱、质谱、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核磁共振波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射线衍射谱、X射线荧光光谱、分子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近红外-中红外-太赫兹吸收光谱、高光谱等。研究表明,上述技术的综合应用、各取所长和相互印证是揭示纸质文物的制造过程、艺术特征、保存历史、病害情况、真迹与否及如何修复等重要问题的有力手段。

《中国光学》2020年第5期
科技在书画修复中的运用
舒光强
中国艺术研究院

【节选】科技在传统书画修复中的运用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目前,各大博物馆、美术馆、 图书馆、档案馆、科研机构及高校都在逐渐加大科技在书画修复中的比重,建实验室、购买先进 设备、加大书画修复科研经费的投入、引进科技人才。这种趋势在近年来越来越明显。有些机构 的修复部门索性改名为科技部,以便突出科技在书画修复中的重要性。书画修复技艺正在悄然无声地发生变化,科技的势头越来越猛烈。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科技的关系,传承好传统并运用好现代技术是我们这一代修复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科技若恰当 运用,则能为传统修复技艺注入新的血液,为书画修复加码助力,丰富和完善书画修复技艺体系。若不能恰当运用,过度迷信科技的力量,过高估计其作用,则会削弱书画修复技艺本体,最终会导致书画修复技艺枯萎或“贫血化”,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

中国文化报/2020年/7月/28日/第004版
浅论中国造纸术起源争议的两大观点
——基于出土纸状物是否为纸及其断代的视角
陈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摘要】蔡伦是纸的发明者亦或改良者,其争论古已有之。近几十年来,学者们从历史文献、考古 实物、测试分析、模拟复原等方面对造纸术的起源进行了相当深入的研究。本文主要基于支持蔡伦发明造纸术的王菊华先生所主编的《中国古代造纸工程技术史》和支持蔡伦改良造纸术的潘吉星先生所著的《中国造纸史》中关于造纸术起源的相关研究,总结出了两个核心问题:出土纸状物是否为纸及其断代。笔者认为,若能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多学科专家通力合作,应能更有力地推进这一研究。

《中国造纸》2020年第7期

硕士论文

最新动态

迁安桑皮纸工艺调查及实验分析
王思琦
北京印刷学院
手工宣纸润墨性能研究
左璇
北京印刷学院
楮皮纸工艺对润墨等性能影响分析

王哲

北京印刷学院

经济民俗学视域下中韩传统造纸工艺的传承
与保护研究——以宣纸和韩纸为例
徐娅玲
大连外国语大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