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前沿】可锻铸铁(玛钢)熔炼、浇注工艺规程

1.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感应电炉熔炼可锻铸铁(玛钢)的工艺要求及操作方法。本规程适用于本厂感应电炉熔炼玛钢扣件的生产。

2.熔炼设备及球化包

1吨中频无芯感应电炉、采用1T铁水包。

3.熔炼球铁牌号

KTH350-10

4.原辅材料的准备

4.1进入车间的各种原辅材料应符合《铸造原辅材料技术条件及验收标准》。

a)生铁:L10;

b)孕育剂:75硅铁或硅钡铁孕育剂,粒度要求3-8mm;

c)覆盖:聚渣剂;

d)回炉料:本车间的铸件废品及浇冒口等;

e)废钢:碳钢产品的废料、料头及下脚料和钢屑。

4.2生铁、废钢、回炉料使用前应破碎到合适的块度。

料块的长度一般不大于250mm,对角线长度≤300mm。钢屑应压制成块。

5.配料

根据炉料的变化,应及时调整配料。

5.1铁水化学成份:化学成分只作为配料的依据(用户特殊要求除外)。

5.2出铁温度:1480-1520℃,薄壁件要控制在上限厚大件控制在下限。每包出铁450±10Kg或500Kg±10Kg。

5.3炉前检验:当铁水熔化完毕后,炉前工应每炉取样浇注三角试块,目测断口进行判断,确认铁水合格后,方可提温出炉。必要时或更换生铁或其它炉料时,铁水熔清后应取样做炉前C、Si的快速化学成分分析。异常时及时取样进行化学成分理化分析测定成分。

6.装炉

6.1先在炉底加入碎的回炉料(将炉底铺满),以防大块炉料砸坏炉底;

6.2再将生铁全部加入;

6.3待铁水熔化后,加入废钢或钢屑块;随炉料的熔化添加剩余的回炉料;

7.熔炼工艺

7.1通电熔化,送电前首先检查冷却水是否正常。开始通电时先供给较小的功率,待电流冲击停止后,逐渐将功率增至最大值,随坩锅下部炉料熔化,应经常注意捣料防止搭桥,并陆续添加炉料。

注意:熔炼过程应及时添加除渣剂覆盖铁水液面并除渣,随时观察冷却水状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7.2铁水熔清后,熔炼工用取样勺将表面浮渣撇开,从铁水表面50mm以下舀出铁水浇入试样模中,待铁水凝固后,将试样取出进行判断或分析检测。

7.3经判别或分析铁水成分合格后,方可升温、出炉;如成分不在配料单所要求范围内,即刻对铁水成分进行调整,直到合格。

7.4扒渣:炉料熔清后,加入0.5-1%的聚渣剂后将渣扒净。

7.5烫包:每班浇包在使用前要进行烫包处理,烫包后铁水返回电炉升温。

7.6出铁:铁水温度达1490-1520℃,停止供电出铁水。

7.7炉前处理出铁之前,在铁水包内加入0.1%的硅铁粒进行处理。

8.炉前检验(三角试片检验)

浇注三角试片,待暗红色时淬水或自然冷却,观察断口判断材质情况。具体见下表:

9.浇注

9.1铁水倒包之前,应在浇注包内加入2-3粒铋铁;

9.2浇注过程注意扒渣;

9.3每班铁水包使用之前,应配合熔炼人员烫包;

9.4浇注时应随造型线输送节拍进行浇注,认准浇口后先快浇后慢浇,待快浇注满浇口时应缓慢收流;

9.5浇注工发现铁水温度达不到要求,应停止浇注铁水回炉,否则责任由浇注工承担;

9.6每炉铁水出完后,铁水转运人员应将铁水包内的铁液倒干净;

9.7吊运铁水时,应将铁水包保险打到位,以防事故发生;

10.炉前操作人员要求填写《熔炼记录表》

11.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1.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熔化、浇注过程应戴防护眼镜。

11.2前炉坑应干燥、无水,有干砂层。

11.3应每日检查吊包、电葫芦及吊钩、钢丝绳等情况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11.4经常检查冷却水压及水畅通情况,有问题时应断电、修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