豸:释义
豸:释义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独角神兽”——獬廌
獬豸,上古传说中一种似牛、似鹿、似羊的独角兽。它生性笃忠、无私,善辨是非曲直,见人斗即以角触无理者,闻人争即以口咬不正者,被古人视为“公正”的化身、驱害避邪的祥瑞之物而倍受推崇。春秋时,楚王始将獬豸形象用于衣冠;秦汉至明清,执法的御史、按察使等多有效法,以致“獬豸”“獬豸冠”成为执法者的代称。同时,獬豸还置身皇宫殿顶的“垂脊兽”和某些帝王陵前神路两侧的“石像生”(人、兽石雕群)行列。那么,獬豸之“豸”的本字写作什么,本音又读作什么呢?后人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首要根据——东汉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曰:“解,兽也,似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象形。从豸省。凡之属皆从。宅买切。”结合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
1、字形的演变:解,又写作“獬廌”“解豸”“獬豸”等。“”作为“廌”的原形、“豸”的本字,属象形字,即对于獬豸“谓象其头角也”;换句话说,“廌”是其异体字,“豸”是其通假字。同样,“解”与“獬”也是自古相通、混用的。
2、通假的原因:廌,专指一种虚构的神兽,义项未免过于狭隘而显字形生僻,故早年便“与豸同音通用”;
3、本字的读音:《说文解字》以古代汉语的“反切”方式为“”注音为“宅买切”——以“宅”的声母zh,“买”的韵母ai,合成拼读为zhai。,当时既“与豸同音通用”,说明“豸”(zhì)亦又读作zhài。除东汉《说文解字》明确认定“宅买切”为“廌”的唯一读音外,以后不同时代著名汉语辞书的阐述,则体现了字形“廌”与“豸”、字音“宅买切(zhài)”与“池尔切(zhì)”由并存到替代的过程:清代奉诏编著的《康熙字典》,注明“豸”读“(唐韵)池尔切”,“又(广韵)宅买切。……与廌通”。
现代,大陆的《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完全将獬豸(廌)之“豸(廌)”与虫豸之“豸”的读音归并为一个“zhì”。而台湾的《中文大辞典》仍注明“”读“宅买切”,“通作豸”又读“池尔切”;豸,用于“解豸”读“宅买切。……古多假豸为解廌之廌”。獬廌之“廌”本读“zhài”,虫豸之“豸”本读“zhì”。至汉代,“廌”通假写作“豸”,各自两读并存——“廌”兼读“zhì”、“豸”兼读“zhài”,各自主次分明,但“豸”以笔画简洁、义项较多渐占上峰。现代,“豸”在我国大陆完全接替“廌”的形、音、义(台湾依旧),“zhài”音随之逐渐失落,仅留“zhì”音在社会应用、延续。传说的神兽“獬豸”与现实象征执法者的“獬豸冠”,在此巧妙地融会成山名“冠豸”,蕴涵着古人对社会公正的企盼,可谓以景托情,用心良苦。“天设巍峨獬豸冠,俨如柱史(御史的别称)立朝端。月明山下豺狼过,远望威如胆自寒。”明代张应珍的这首《冠豸峰》,正是真切表达那个时代人民心愿的代表作。在古代,“獬豸冠”简称“豸冠”,即'冠豸’应解为戴獬豸(冠)之意。”而《说文解字》称“……从豸省”,证明“廌”通假写作“豸”至少应在汉代,张揖《汉书》注有“獬廌似鹿而一角也”,《后汉书·舆服志》称“法冠……或谓之獬豸冠”,《晋书·舆服志》谓“或说獬豸,神羊,能触邪佞”,均可为旁证。所用的“豸”为通假字;一为楷书“冠廌”,用的是本字“廌”,由明代名儒黄公甫题写,每字高2米、宽1.6米,为全山气势最为宏大的标志。两处石刻交相辉映,堪称古代“冠豸”亦写作“冠廌”的首推物证。廌,早在汉代就通假写作“豸”,而“冠豸”晚在元代才作为景点出现,成为一山之统称更迟至明代。东汉时《说文解字》认定“宅买切”为“廌”的唯一读音,显然反映的是汉代社会的“通用”语音(即当时的“国语”)在冠豸山的主要景点滴珠岩,镌刻着1985年11月由沈持衡撰文、余纪书写的《冠廌铭(并序)》:“廌,古'豸’字。相传,古有灵兽名'廌’,似羊而独角,遇恶人则以角触之,故古代言官。御史之衣冠,以此兽之图案为饰,称豸冠御史。'冠豸’名既典雅,又能描绘双单顶之山形景物,足见命名人之巧思。铭曰:冠而廌,以弹权贵;廌而冠,警顽足勋。山形长荫,民德常新。”(注:标点为笔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