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的“生物钟”

站在专业立场

讲述通俗中医

这是书生第740篇原创文章

什么是“生物钟”?

是不是你每天都在按照这样的作息表生活?

那为什么我们都要这么规律的生活?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面,都藏了一口看不见的钟,它指导我们的身体状态和生理功能随着太阳的升起和落下而同步变化,包括人体的体温、血压、脉搏、耗氧量,以及激素水平、新陈代谢、睡眠/觉醒系统等,在每一天的不同时间里是不一样。比如人的体温在凌晨四点最低,晚上六点最高,温度波动可达1℃;血压在上午九点与下午五点时最高,而晚上八点以后血压缓慢下降,凌晨两点多达到最低。

这种一天内自发的周期性规律我们称为“生物钟”,它就像一个指挥家一样指挥着我们的身体每天都生活得很有节奏。

No.1

“生物钟”可不止人类有

早在18世纪,天文学家Jean Jacques d'Ortous de Mairan观察到,含羞草的叶子在白天面向太阳开放,一到黄昏叶子就自然闭合了。他就很好奇,如果含羞草一直在黑暗中,叶片会一直闭着吗?

于是他做了这个实验,发现就算没有阳光,含羞草的叶子仍然具有固定的生物节律:白天开放,夜晚关闭,这个发现预示着似乎植物们也有有自己的“生物钟”。其实,自然界中植物、动物和人类,甚至是单细胞生物,都有类似的内在“生物钟”,帮助生命体适应地球的昼夜交替。这种对地球昼夜交替的适应就被称为“昼夜节律”。

No.2

古人知道“生物钟”吗?

古时候没有“生物钟”这个说法,可是聪明的古人早就认识到身体状况会发生昼夜变化,也早就明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中医认为,白天和夜晚是阴阳交叠运行的,白天阳气运行,夜里阴气用事,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的状态也随之适时调整。早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记载:“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说的是,人在清晨的时候感觉神清气爽,白天状态也比较安稳,但是等到了下午,夕阳西下,身上有病痛的病人往往开始病情加重,到了夜里,病情就更加严重了。

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天人合一”!

大自然有着日夜更替、阴阳交叠的规律,而由大自然化生而来的生命也要时时适应这种变化才能很好的生存,所以“人”这个“小宇宙”与“天地”这个“大宇宙”是相对应的,也就导致人的身体状况在不同时间会随着外界而发生变化,所以在中医认识中,人体“生物钟”与昼夜轮转的时间进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No.3

没有指针的“生物钟”是怎样工作的?

说到这里,有没有明白为什么含羞草的叶子白天打开晚上关闭?为什么人晚上会犯困,早上又会自然醒了?为什么长途飞行后要睡上几天“倒时差”?这都是昼夜节律,也就是“生物钟”对我们身体的指挥作用!那“生物钟”没有指针,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被授予三位美国遗传学家Jeffrey C. Hall、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以表彰他们发现“生物钟”运作的机理。科学家们成功分离了一个控制生命体昼夜节律的基因——period 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PER,PER蛋白水平在24小时内有节奏地起伏变化,夜间累积,白天降解,与昼夜节律同步。随后,他们发现了控制“生物钟”的其他蛋白质,解释了“生物钟”的作用机制。诺贝尔评审委员评价他们的工作“解释了植物、动物和人类如何通过调节生物节律,与地球旋转实现同步”。

No.4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故能形与神俱

有一天,黄帝问天师岐伯:“我听说上古时候的人,年龄都能超过百岁,动作不显衰老;现在的人,年龄刚到半百,动作就衰弱无力了,这是为什么?”岐伯回答说:“上古时代的人,懂得天地阴阳变化的道理而遵循它的规律,与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做的事情相适应,饮食有节制,作息有规律,不过度操劳,这样就能够身体与精神都和谐,活到天赋的自然年龄,超过百岁才离开人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顺从自然规律生活,尊重“生物钟”对我们的支配,才能身心健康、活得长久。

听完这个故事,今天要不要早点睡觉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