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问题

拿到问题,大凡都是先评估这个问题是否值得重视,接下来再看看这个问题是否复杂,这就是在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目的是给问题定方向,包括给问题定性和给问题定义2个方面。给问题定性就是要回答问题的性质是什么,确定该问题是否值得重视和要重视到什么程度;给问题定义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的内涵外延,界定问题范围,明确内含哪些问题,指出主要问题。
【给问题定性】
给问题定性主要是通过判断问题对相关主体发展的影响,包括5大方面:(1)对定性者个人发展的影响、(2)对定性者家庭发展的影响、(3)对定性者所在团体发展的影响、(4)对定性者所在领域发展的影响和(5)对定性者所在社会发展的影响。因此,给问题定性是人品或其世界观的反映。只要人品或世界观已经成型,这个反映就会如吹糠见米般立刻形成,以致给问题定性似乎出自人的第一印象。

这个第一印象不仅指来得快,而且指因人而异。同一问题在不同的定性者那里会有不同的定性;即使同一个定性者在不同场合为了不同目的也会给出不同的问题定性。例如,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的定性,有上级指令、改善生活环境、节约资源、减轻末端处置压力(解决垃圾出路)、提高社区治理水平等之分,不同的定性者或同一个定性者视不同需要会给出不同的定性。

这引发问题的客观影响与定性者主观判断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大小说明定性者的格调格局的高低,矛盾越小说明定性者的主观判断约接近客观事实,表明定性者的格调格局水平越高,反之,矛盾越大表明定性者的格调格局水平越低。
我常讲自己是个小德之人,这是因为给问题定性时多处在关注问题对团体而非社会的发展的高度。判断垃圾治理问题时多关注问题对垃圾治理行业发展的影响,部分上升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的高度,如将生活垃圾分类定性为协调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社区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问题,上升到了社会治理之秩序、效率、公平、正义的高度。

给问题定性直接影响问题的处理结果。曾遇到A、B两厨余垃圾处理设施整改问题,给A设施整改问题的定性是事关全市厨余垃圾分类处理,给B设施整改问题的定性是对全市厨余垃圾分类处理影响较小,定性之后的结论自然是应高度重视A设施整改和不支持B设施整改,由此将决定A、B两设施的整改命运。问题定性可能使该重视的问题得不到重视,但不影响定性为该重视的问题的正确处理。

【给问题定义】

该重视问题的正确处理有赖于接下来的问题定义。给问题定义主要是要明确这是个什么样的问题,即界定问题的内涵外延、罗列问题包含的子问题和指出主要问题。

如果说给问题定性可以凭人的第一印象,反正问题定性不是问题本身,甚至会偏离问题本身,那么,给问题定义绝对不能凭人的第一印象,必须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研究后方能给出定义,因为问题定义就是要弄清、回归问题本身。可以不用对与错去衡量问题定性,但一定要用对与错去衡量问题定义。这说明,外行可以给问题定性,却不能胜任给问题定义。

要给问题定义必须要对问题的世人物事有个清晰图像,即要有个问题的分析模型,该分析模型概括了人、物、事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给出了问题的整体面貌。问题定义与分析模型是一一对应关系,看到分析模型便能给问题定义,反之,看到问题定义也一定可以建立分析模型;下面两个问题定义例子说明了这点,虽然是文字描述,都给出了分析模型的清晰轮廓。

先看垃圾治理问题的定义。垃圾治理是政府与社会共同处理垃圾事务的所有活动及其方式方法的总和;贯穿垃圾处理全过程(垃圾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源头减量与排放控制、资源化利用和处置及其相关的收集、储存、交易、运输等物流活动;保障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消费者的垃圾产生(排放)权,促进垃圾源头减量与排放控制,处理已经排放的垃圾,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垃圾治理的内涵是政府与社会共同处理垃圾事务,垃圾治理的外延是所有垃圾治理实践活动及其方式方法所形成的类别。

再看源头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的定义。源头生活垃圾分类的本质是将个体行为统一到集体选择,根据集体选择储存、排放垃圾的行为;集体督促个体为了集体公益而实施分类,个体诉求集体为了推行分类而照顾个体私利,垃圾分类是分类主体“个体”与“集体”平衡私利与公益后的协调行动。源头生活垃圾分类的内涵是个体按集体选择分类储存与投放;外延是所有源头生活垃圾分类活动,包括源头分类活动及其指导、监督、考评等活动。

有了问题的分析模型和定义后,再通过分析问题定义,界定问题的内涵外延,提出问题包含的子问题和矛盾;如通过分析垃圾治理问题的定义可知,如何抑制、化解“公益与私利矛盾”“供给与需求矛盾”“效率与公平矛盾”“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矛盾”“垃圾及时处理与垃圾治理行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垃圾治理问题包含的一些问题;又如通过分析源头生活垃圾分类问题的定义可知,如何让个体分类并分类储存和到指定的投放点分类投放是源头垃圾分类的一些问题。至于哪些问题是主要问题则需要结合当地当时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做合格的领导】

这涉及到领导是否合格这一问题。不能准确定性,将那些本该受到重视的问题定性为不值得重视,致使其失去问题定义的机会,不能算合格的领导;不能准确定义,被问题表象迷惑,失去问题本身,就会跑偏跑题,也不能算合格的领导。还有一类自我卸责的领导,拿到问题后既不定性也不定义,而是舍本逐末甚至绕过问题本身,另辟新路,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奇效,应该讲这也是一种处理问题的办法,而且,历来倍受谋略家推崇,但没有解决问题本身,是一种消极应付办法。治已病而不治未病便是典型的舍本逐末行为,曾见垃圾储坑接连三次着火事故发生后,仍只忙于加强灭火等应急处置措施以控制火灾伤害,而不去寻找着火原因以预防事故再次发生和变化,令人痛心也。做合格的领导就是要有能力准确地给问题定方向,既要准确定性也要准确定义,消除问题的客观影响与定性者主观判断之间的矛盾,抓住问题本身,让问题受到应有的重视。

因此,如果是从领导那里接到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有必要怀疑领导是否合格。相信领导判断,但不能迷信领导判断。当接到领导的任务时,自己必须再次分析问题,尤其要准确定义问题,列出全部子问题,找出主要问题,而且,要认真对比自己与领导的分析判断,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或许能悟出个新方向、新课题或新问题,——这对行政管理部门的从业人员尤为重要。行政管理人员多担心得罪领导,照单全收领导的任务而不去再分析,这不是科学态度。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只有通过分析问题,才能发现问题;只有发现问题,才可能成功解决问题。无论是自己拿到问题,还是从领导那里接到解决问题的任务,都必须自己亲自分析问题,给问题定性和定义,找出子问题和主要问题,确信无疑后才着手去解决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