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指挥家:长寿可以为音乐演绎缔造奇迹

本篇文章的作者,有两个身份:健康养生电视节目的制片人、主持人;古典音乐电台节目的主持人。所以当他接到这个话题——80岁以上的指挥家,内心非常激动,因为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身份终于可以结合,感觉圆梦了。然而,问题来了,养生和音乐可以怎么结合起来呢?80岁以上的指挥家为什么要讨论?

指挥家与长寿不得不说的故事

我想这个话题,跟卡拉扬不无联系。这位大师曾说过类似于“80岁是一个指挥家最成熟的年龄”之类的话;在卡拉扬大师81岁去世二十多年后,另外一位指挥家,芬兰人尤卡-佩卡·萨拉斯特说了几乎一模一样的话。而在一次笔者为指挥家西蒙·拉特尔做的公开访谈中,他被现场观众问到“退休后”有什么计划时,几乎拍案而起,同时也说了非常接近的话语,而当年他六十岁。

暮年的卡拉扬

显然,几乎所有的指挥家都将高寿视为职业的标配,八十岁仿佛是一个从优秀、出色过渡至伟大、传奇的分水岭,事实是否这样呢?还真差不多。

我们姑且随意罗列一堆或作古、或在世的“80后“:

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y)

1882.4.18-1977.9.13,享年95岁

阿德里安·鲍尔特(Adrian Boult)

1889.4.8 -1983.2.22,享年94岁

朝比奈隆(Asahina Takashi)

1908.7.9-2001.12.29,享年93岁;

斯克洛瓦切夫斯基(Skrowaczewski)

1923.10.3-2017.2.21,享年93岁;

赫伯特·布隆斯泰特(Herbert Blomstedt)

1927.7.11-,现年91岁

弗拉基米尔·费多谢耶夫(Vladimir Fedoseyev)

1932.8.5-,现年88岁;

夏尔·迪图瓦(Charles Dutoit)

1936.10.7-,现年83岁;……

像这样的高寿指挥家,真是不少。曾有人罗列出活跃在20世纪的一众高寿指挥,最“年轻的”也活了76岁,从菲利克斯·魏因加特纳(79岁)到马里斯·扬颂斯(76岁)合共52名伟大指挥,平均年龄是:85岁零21天!

考虑到这一数据是涵盖生于19世纪末的一大批指挥家,这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然而更了不起的是指挥家们几乎没有真正退休的时候,其中不少人甚至将人生最后的一刻托付于指挥台,既悲壮又美丽,甚至可能是幸福的事情。

不受健康影响的指挥“神技”?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又来了:这些“80后”的指挥家,真的与别不同吗?年龄是艺术成就的催化剂吗?笔者倾向于认同,这很有可能是真的,前提是你的身体至少有一到两个能动的部位,譬如:眼睛。

德国指挥大师卡尔·舒里克特

在一次俄罗斯指挥大师斯维特兰诺夫访华演出的音乐会上,年迈的大师有至少三分一的时间是用眼睛指挥;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晚年的德国指挥大师卡尔·舒里克特身上,笔者曾经看过一个舒里克特晚年的指挥录像,他指挥的眼神即便隔着模糊不清的屏幕,也能让观者觉得肃然起敬,不可抗拒。

2019年与西南德广播交响乐团进行中国巡演的指挥家艾森巴赫  ©Shujuan Liu

在当世的“80后”指挥家中,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也拥有这种神奇的技能。笔者听过艾森巴赫(生于1940年2月20日,现年80岁,双鱼座)执棒中国乐团的演出,他排练时不苟言笑,追求精准表达的态度丝毫不受年龄的影响。他音乐中的律动和严谨,和他年轻时几乎没有差别。艾森巴赫因为形象的缘故,被笑称为“伏地魔”,虽然是戏言,但是他们对命运的反叛确有几分相似。不过前者被称为不屈不挠,后者则是处心积虑。

与乐团久而弥笃的关系?

当今世界乐坛“80后”指挥大师中,有几位“年轻人”特别引人注目:俄罗斯指挥大师尤里·特米尔卡诺夫(1938年12月10日,现年81岁,射手座)、祖宾·梅塔(生于1936年4月29日,现年84岁,金牛座)。引人注目的地方是他们和乐团久而弥笃的关系。

2018年,特米尔卡诺夫在为其庆祝80岁生日的音乐会上

特米尔卡诺夫从1988年至今32年间一直担任圣彼得堡爱乐乐团的总监;梅塔1977年至2019年42年间一直担任以色列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与100多位顶尖音乐家相濡以沫三四十年貌似浪漫,但并不容易,晚年的卡拉扬和柏林爱乐都没有办法做到善终。长久美满的工作关系未必一定是长寿的保证,但长寿可以为演绎缔造奇迹。

2018年特米尔卡诺夫与圣彼得堡爱乐乐团在江苏大剧院音乐会  ©江苏大剧院

笔者听过至少两次特米尔卡诺夫和圣彼得堡爱乐的现场,一次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听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与霍洛托夫斯基演绎穆索尔斯基《死亡之舞》;另一次是在广州星海音乐厅演出拉赫马尼诺夫的作品。

特米尔卡诺夫执棒圣彼得堡爱乐乐团演绎穆索尔斯基《死亡之舞》演出视频(2010年第十一届国际艺术广场冬季音乐节)

虽然两个音乐厅声效迥异,但笔者会感受到时隔十多年的演出,指挥家和乐团演绎作品的色彩、手法几乎没有大的变化,富于人文色彩的表达贯穿始终,有别于穆拉文斯基年代的丰厚温润。在广州演出前,笔者也有幸采访了特米尔卡诺夫大师,他温和细腻,略带感性的声线,像极了他和圣彼得堡爱乐演出柴可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的感觉。

或许年龄越大越自由?

有一种说法是,人生八十,可以随心所欲。这句话放在小泽征尔(生于1935年9月1日,现年85岁,处女座)、赫尔伯特·布隆斯泰特(生于1927年7月11日,现年93岁,巨蟹座)身上在贴切不过。日本指挥家、演奏家极致精准以至于某些时候会给人冰冷、机械的感觉。但如果跳出“匠气”的条框,像晚年经历过癌症治疗、劫后余生的小泽征尔所展现出来的气质和风骨则出尘脱俗。

指挥家小泽征尔

小泽征尔携手阿格里奇与水户室内乐团演绎格里格《霍尔堡组曲》第一乐章

回顾今年Decca公司出版小泽征尔和日本乐团的录音,每一张都是洗尽铅华,浴火重生的绝品,他和室内乐团合作的格里格《霍尔堡组曲》是不着人间烟火的演绎,然而速度并没有拖沓减缓,却营造出极简的意趣和深沉的触动。

布隆斯泰特与芝加哥交响乐团

2003年,笔者在伯明翰的交响大厅听过布隆斯泰特和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演绎的德沃夏克和勃拉姆斯,当年的他78岁,在舞台上仍旧身手敏捷,从后台口三两步就迈到指挥台,动作干净利索,他的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是笔者至今最回味的演出。

2020年布隆泰斯特执棒芝加哥交响乐团演绎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演出音频

当时,笔者就在想,到底他还能演多久?时隔15年,大师依然活跃在世界各国最顶尖的舞台,90大寿之时,各大乐团的邀约庆祝纷至沓来。聆听他和巴伐利亚广播演莫扎特、和维也纳爱乐演德沃夏克《第七交响曲》,听者都能感受到这位大师勇猛精进的艺术态度,还有岁月砥砺出的精纯与赤诚。

为什么说交响乐团正濒临灭绝呢?

最后,我们再次回到指挥家和高寿关系的话题,1997年前后,美国一家叫大都会人寿保险的企业展开过一次研究和调查,并由一位名为戴尔·安德森的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出版了一本名为《乐团指挥健康长寿的秘密:指挥和其他能让你感觉良好,保持身材,精力旺盛,以及长寿的事情》,里面提到指挥长寿的秘密:

生理上,是因为指挥的动作本身是对心血管极好的锻炼,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体态,增加柔韧性,保持动作平衡;减轻压力和痛楚;瘦身;提升多巴胺水平;

在心理上,就是增强心灵的愉悦感。”

指挥演奏音乐有增寿的功能,不知聆听这些“寿星”的演出,会不会有类似的效果呢?

撰文:翟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