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以下链接,关注相关资讯
【西南文学·快讯】阿 月(四川)/《西南文学》作家工作室联盟隆重上线
骆志勤,四川省丹棱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眉山市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丹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公开发表各类作品近百万字,出版个人专著五本。
飞舞的雪花,似薄纱、如飞蝶,精灵一样从天而降。她身披白纱蜿蜒至远方,缓缓而来,翩翩而去。拾一片洁白的雪花,捧在手心,触碰指尖,享受它的圣洁。2020年冬天,凉山的雪,扬扬纷纷,比往年来得要早一些,在凉山州甘洛县拉莫乡的天空飞舞。瑞雪兆丰年!预示着彝区人民在脱贫后,来年的乡村振兴之路更加顺畅。在彝藏地区支教八年的苟老师,站在漫天大雪中,诗情大发。生活在内陆,已过快50的苟老师,在丹棱县仁美小学教书近30年,过着从家里到学校两点一线平常教师的生活,他渴望灵魂的突破,温暖在家乡很少见到下雪的他,对白雪皑皑的世界有一种无名的向往。从2013年9月起,他有了到彝族地区支教的机会,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苟老师最初只是想了却父亲一桩愿望。父亲上世纪50年代在西南革命大学学习时,就曾经报名并获批到彝区参加工作队,因为生病未能去成。起初,他只是想去那里走走看看,可是到了那里,多情的他却被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正在摆脱贫穷的人们所感动。亲眼目睹着彝族同胞的生活现状,他说:他们太贫穷、生活条件太差,有大部分人还住着土坯房。下雪天,有不少人打着赤脚,就连婴儿都衣着单薄。而彝族兄弟又是那样地懂得感恩,在甘洛县阿嘎乡乃巫村驻村期间,吉乃衣布子跑了五六公里的山路,专门给他送来了三个小白瓜和一把野菜。2015年11月下旬,一场大雪让苟老师始料未及。他从西昌开车回金阳,突遇罕见的大雪,公路限行。苟老师意识到此行的艰险,总想着按时赶回学校,又自信自己驾车的技术,不料,在半道的山顶上车子被冻停。他甚至在手机短信上写好了遗书,险些被大雪所埋,将生命融入那雪白的世界。高山的脚步,一点点远去,心却留着靠近。开晴窗,远望蓝天白云,光线晶莹明亮,微风吹进股股春花的芳香。川南高原凉山地区,比起盆地边缘的丹棱可谓天高地阔,苟老师来到这里,就被蓝天中的片片飘荡的白云吸引。八年的民族地区工作,他有一年驻凉山甘洛县阿嘎乡乃巫村,担任驻村工作副队长兼第一书记。一入村子,就马不停蹄地和当地干部一道入户调查,制定每一户的脱贫方案。还凭自己的经验,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地等资源,因地制宜,谋求发展出路。一桩桩,一件件,只要能想到的,他都努力去做到。2020年,脱贫攻坚顺利收官,公路修通了,出门不再隔山相望;产业发展了,彝民不再靠天吃饭;入住了新房,不再用火塘来取暖。扶贫当扶志,2019年春节过后,苟老师将各级奖励的近三千元钱,全部买了家乡丹棱特产不知火装了满满一后备箱,送给联系的贫困户。在传递爱心的同时,让彝族兄弟明白,只要不断努力,就可以种出优质水果。相信,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就能创造更好的生活。从阿嘎乡乃巫村的来到县城附近的普昌镇小学校,再到更为偏远的拉莫乡担任第一校长。回到熟悉的校园,苟老师想得更多、更远了:愚昧比贫困更可怕,阻断彝族人贫穷和愚昧代际传递,只有将现代文明,通过教育加以熏陶。就是从学汉语、讲普通话开始,从做人的基本素质做起,用知识改变命运,大手拉起小手,通过下一代的变化带动整个家庭。扶贫必先扶智,他跋山涉水的一次次家访,让家长们明白,教育能够成就未来。“再苦再累,卖车卖房卖田,也要供孩子读书”渐渐成为家长的共识。支教过程中,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苟老师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耕耘。苟老师用心培养孩子行为习惯,认识真善美,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课余时与孩子们玩在一起。2020年,疫情过后,返回了久别的校园,大家心里总是空荡荡的,为了给经历灾难的孩子们以信心,苟老师所在的拉莫中心校以“不'疫’样的六一、不'疫’样的绽放”为主题,庆祝孩子们的节日。六一这一天,天公作美,夏雨初晴,碧蓝的天空白云飘荡。孩子们身着企业单位捐赠的崭新校服,各班都准备了丰富的文娱节目,精彩不断,掌声阵阵,自编自导的彝族舞蹈别具一格。披着六月的阳光,孩子尽情的唱啊、笑啊、翩翩起舞。蓝天白云下,黝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总有一份情感,久久温暖胸膛;总有一段回忆,久久珍藏心房;总有一段日子,久久弥漫芳香;总有一种思念,久久萦绕时光。从2013年苟老师被选派到凉山州金阳县天台小学支教开始,先后到彝族地区的金阳、甘洛和藏羌地区茂县三地六次援彝援藏,其中一年还带上妻子一道支教。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路,这里的人,这里的一切都融入了他生命。在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支教八年的他又一次选择了留下。其实,每完成一次支教任务后,他都想离开,想回到故乡与家人共享天伦,毕竟家中有年迈父母,还有妻子女儿,可当那里的人们用请求的眼神希望他留下时,又一次次的心软了。长期的援彝援藏,让苟老师不能常在母亲身边尽孝。在四川骨科医院的短暂陪伴母亲时,他讲述的彝区见闻感动了为母亲手术的毕梦娜教授。毕教授率队亲临甘洛义诊。他为拉莫中心校创作校歌《彝家孩子》,四川大学书记卢希芬率领团队来学校捐赠时,觉得歌词不错,无偿地找音乐系教师谱曲,并专业乐队和伴唱合成MP3……有人开玩笑说,长年在彝区,你会不会被彝化了。他却说:“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风景。”八年的民族地区工作,长年被高原的紫外线晒得黝黑,加上说话时偶尔出现的民族地区语调,在苟老师的血液里,仿佛流淌着民族地区的浆汁。有人会说:“你只是一个老师,不知道你图什么?”是啊,苟老师工作了30多年,有20多年党龄,虽然也敬业,也只是一位平凡的老师、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50多岁快要退休的年纪,又能图什么?苟老师在民族地区工作可谓掏心掏肺,父亲重病及女儿结婚都未回家。还有远离亲人、水土不服、高原反应、饮食差异、语言交流障碍等,但在民族地区支教的不凡经历,让他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用他的话说,是最美的选择,虽不算惊天动地,但这份痴情,会在生命中天长地久。为了让彝民的生活充满阳光,让师爱之心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将自己的慈悲之心融入彝民心中,年过半百,头发花白的他,正努力踏寻在第二故乡崎岖的道路上。
主 管:四川省文联
主 办:四川省辞赋家联合会
承 办:
中外散文诗学会四川分会
四川省散文作家联谊会
四川曾训骐三月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四川书生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贾平凹、赵义山
顾 问:
曾令琪(联系电话、也是微信号:18228014307)
为了更好地办好《西南文学》杂志纸刊,进一步将《西南文学》微刊打造成《西南文学》纸刊重要的选稿基地之一,继《西南文学》纸刊给付稿酬之后,《西南文学》微刊也将试行给付稿酬制。 凡是按照要求,在《西南文学》微刊发稿的作者,我们将对其中的优秀稿件发放一定金额的稿酬,以资鼓励。 1、《西南文学》微刊只接受原创、首发稿。作者文责自负,《西南文学》没有侦探之责,敬请作者留意。作者投稿时,请附上自己的文学创作简介、近期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