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天度与气数

作者:肖军

古观象台常务副台长、研究馆员。1986年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之后在北京天文馆工作。在古观象台研究天文学史近三十年,头十年做了天文学史的整体发展脉络的研究,参加过中国天文学史大系的编撰,合著了《宇宙史话》等著作。第二个十年发现了晷仪的实际观测原理,撰写了《对晷仪的再认识》等论文。第三个十年发现了《黄帝内经》中三阴三阳的概念定义源于天文,而且跟晷仪有关。从而发现了中国传统天文有一套独立的发展体系,是一套天人同构的系统理论。概要的说,西方天文学的发展脉络是在空间维度上的不断拓展;而中国传统天文则是在时间的维度上建构了天与人之间的耦合关联。撰写了《五运六气的天学基础》、《苏州石刻星图与内经天象》、《中国的时间文化》等相关文章。
   
现代对历法的最简单的定义就是对年月日的排序,但是《黄帝内经》一上来就出现了两种岁的安排,一种是按照天度,365日;一种是遵照气数360日法。“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言:“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一岁365日。接下来又说: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一上来就出现了两种岁法,这是为什么呢?

天度是根据日月之行,气数是纪化生之用,也就是地面上节气的变化。天度是测量日月的实际运行,太阳在恒星背景上行走一圈365.25日。节气如果用平气,一个节气15.21875日。把余数去掉,天度取365日;气数取360日,正好可以用六十甲子来纪日。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古人依据天象的实际,然后又做了人为的标准化。这是《黄帝内经》历法非常独特的地方,就是在这部历法中运行着两套系统,一是纯自然的;另一个是人为的,但也有中气的基础:三侯为一气。所以后来大家只看到用六甲6X60来定义六六节,而忘记了中气的现象依据是盖天说中的七衡日道。实际的天象运行是有余数的,古人是用“积气余而盈闰”的方法来让人为的部分始终不离自然的实际天象。这套人为系统的干支历法,构建在自然天象的历法之上,像是编织了一张不同网格大小的叠套系统,用它罩住了自然天象的循环往复,就像老子所说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但是不能忘了人为系统背后的天象依据:天度。“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就是古人的系统建立的路径是立杆测影,然后推余于终,让人为与自然相合。所以天人合一是经过了人的作为的,天无为,而人无不为。

在天象方面,对于太阳的观测,日出日落时用晷仪测量其方位,正午用圭表测量表影的长度。依太阳的升落方位定12中气,依日影的长度定一岁的时间长度,然后平分中气。这样五运六气中的三阴三阳、干支历中的纪日、纪月、纪年就都有自然中的天象依据。不像现行的公历,脱离日行月相的自然变化,时序不再同步于自然。

这里再介绍一下晷仪对十二中气的测量,及《黄帝内经》中对三阴三阳的定义。《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中言:“岐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若以六个六十日为一年来解释“天道六六节”,严格说来尚余五又四分之一天。所以若以“七衡六间”中的十二个中气来解释更为直接,从冬至起,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为第一个六;然后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为第二个六。此六六往返正为“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文中“移光定位”讲的是立杆测影,没想到三阴三阳也是从“立杆测影”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用晷仪来看,“南面而待之”不是面南,而是站在晷仪的南面,少阳,阳明,太阳标定了太阳升起的三个点;厥阴,少阴,太阴标定了太阳落下的三个点。也就是外、中、内三衡所标定的冬至、春秋分和夏至太阳升落的方位,故言“移光定位”。在这里找到了三阴三阳概念的原始含义,以此而观“五运行大论”“六微旨大论”中的三阴三阳的上下、左右分位都是相合的。

 
故此我们可以看到,古人通过立杆测影建立了七衡六间的日道模型,同时也发现了太阳三阴三阳的变化规律,此即所谓“天道六六之节”。所以古人在立杆测影的过程中,发现了太阳的运行变化规律,并依此规律建立了盖天说的天地模型。然后进一步将天之六六之节与地之五行推演到人的五脏六腑之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从此可见,中医之三阴三阳的理论是来自于天的,天之三阴三阳为太阳的变化规律;而地之五行:金木水火土为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外在的寒暑燥湿风火六气与内在的五行生克相关联,是一套天地人变化相连的天人系统。
(0)

相关推荐

  • 【雄鹰视界】由黄帝内经想到的古天文猜想-----黄帝内经导读

    黄帝坐明堂,始正天纲,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从黄帝内经的这篇五运行大论篇,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出古天文观测的基本背景. 一.黄帝内经中的天地阴阳 黄帝内经记载的天和地,天左旋地右迁,多个篇章都提到了仰观天文 ...

  • 五运六气的格局和推算方法

    一,五运六气的格局(一)观天象.定历法古代没有时钟,得自己掌握历法.<天元纪大论>中讲到了圭表.故宫的每一个宫殿前都有一个晷表盘,颐和园中也有,就是根据日影来判定时间.五运六气的第一步就是 ...

  • 图解易经:物候与历法

    物候历法,即指古人根据草木鸟兽.自然现象等定时节的记岁方法,图中为十二消息卦,每一卦代表一个月,每卦六爻,每爻主一候,一候为五日,一年分为七十二候,共三百六十日(详见作者的另一部作品<礼记图典· ...

  • 眉毛在黄帝内经中也是很重要的,可以诊断疾病!不是摆设!

    眉毛也有价值,黄帝内经根据眉毛诊断疾病!不可不知也! 内经说眉毛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盛衰,疾病在一定程度上在眉毛上也有反映! 灵枢篇:岐伯曰:美眉者,足太阳之脉,气血多;恶眉者,血气少;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

  • 黄帝内经中的膳食营养金字塔!

    现代社会 为指导人们合理营养,中国营养学会提出了食物指南,并形象地称为"4+1营养金字塔"(即"营养金字塔"). '4+1'指每日膳食中应当包括"粮. ...

  • 《黄帝内经·中毉真炁养生》生命健康提升免疫力研修营

    健康中国·公益行动! <国家十四五规划刚要>第七章:生命健康.脑科学等项目,提升免疫力是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 人体免疫力,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主要是针对外来性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 ...

  • 黄帝内经中诊病普遍规律,辨别疾病好治和不好治的技巧!

    黄帝内经中不但对养生保健提出了普遍的规律!指出顺应天道,合于阴阳对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重要思想!而且还对已发生的疾病提出了独特的观察和识别重症,疾病顺逆的方法!指出一般的医生诊断疾病 ...

  • 黄帝内经中天人相应的藏象学

    黄帝内经讲天人合一,大自然有春夏秋冬四时的变化,又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变化,而形成了生长化收藏的变化规律.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对于人体也有五脏,心肝肺,脾,肾,五脏化五气,而产生喜怒悲忧恐五种情志. ...

  • 黄帝内经中五脏咳的辨证分类及其表现

    黄帝内经中五脏咳的辨证分类及其表现 [原文] 帝曰:何以异之?岐伯曰: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1)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 ...

  • 正方形中的45度解答篇上

    正方形中的45度解答篇上

  • 醉眠在线中,静度这岁月流年,紫嫣披肩4

    醉眠在线中,静度这岁月流年,紫嫣披肩4

  • 佛说:在红尘的夹缝中,佛度一世,缘定三生

    仓央嘉措:"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万法皆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暮然的回首,注定彼此的一生,只为眼光交汇的刹那.缘起即灭,缘生已空." 滚滚红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