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何止是一座城市的记忆

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诗经·商颂·玄鸟》

关于商朝的传说,可用玄鸟的玄来形容。

但也仅限于此,对商朝的概念还是停留在博物馆中陈列的那些青铜器上、那些言简意赅的介绍文字上。时间会让一个朝代模糊成一个不可触摸的影像,传说或者故事中那些人,远比一个承载这些人的时代更鲜明、丰满。

直到真真切切的踏上商朝这片土地,才感受到一个远古王朝的神秘、伟岸与影响。

历史积淀出来的城市,恰好让人想到一个人身上那种被书香长期浸染熏陶而散射出来的气质。作为留存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商丘古城虽小,却别有风格,既是“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又是“水中城、八卦城、城摞城”三位一体,在中国城池史中应该是独树一帜,据说,这也是中国唯一一座保存最为完整的府城级古城。

登临南城楼,脚下是500年前留下的砖瓦,此刻才真切感受到弹指一挥是什么概念。我们习惯说遥想当年,当年又岂是你能随便想象得到的。城墙厚重的青砖上斑驳纵横的沟痕是时间的印迹,那么清晰,触目仅是伤怀,并不惊心。放眼城外,越过木槿树丛远远看去,南湖姿态端庄,既无江南天然湖泊的妖艳,亦无北方人工湖泊的呆滞,显得淳朴恬淡,让你自然而然的一看再看。所谓的美和吸引,就是如此了吧。

墙下开得正好的木槿花,洁白无瑕,像一个人。一个人,也只有足够的底蕴和气质,才会吸引另外一个人。一座城,一个人,美和引人入胜的道理何其相似。

每一个城市有每一个城市特有的符号。

在我看来,在这些符号中,历史名人无疑是其中表意最丰富的符号之一。

比如孔子之于曲阜,秦始皇之于邯郸,成吉思汗之于呼和浩特,徐霞客之于江阴……商丘,更是一个集合了众多历史名人于一身的城市。

15000年前,燧人氏,三皇之首,出生于商丘并在这一带建立燧明国。

6000年前,炎帝,位列三皇之一,就是我们熟知的神农氏。农业大国地位,他是当仁不让的奠基者;神农尝百草,与五帝之首黄帝结盟,共同击败蚩尤,这就是我们自称“炎黄子孙”的最初来源。

公元前24世纪,颛顼,五帝之一,绝对的官三代,是黄帝的孙子,帝位之争中大败共工,成为一代天下共主,迁都商丘。

帝喾,位列五帝之一,毫无悬念的官二代,颛顼的亲侄子,黄帝的曾孙,出生并封于商丘高辛,所以称为高辛氏。

在商丘博物馆,我看到这样的资料:

商丘是中华姓氏的重要发源地,据考证,仅帝喾一系,就派生出姓氏1249个,其中单姓789个,复姓460个,遍布海内外。除帝喾后裔外,还有葛、虞、陶、陈、田、桑、甾、犬、火、睢等。汉民族人口最多的100个大姓氏中,帝喾之后占59个;在《百家姓》438个姓氏中,有242个源于商丘。

说实话,我被震撼了。

姓氏,作为一个我们轻易忽略的细节,从没想过它的来龙去脉。在商丘,博物馆商丘历史展厅这段文字就如同年轻时候那个第一次打动你的人,她的手轻易的就抓住了你的心。这些姓氏,让多少人拥有了独一无二的标识,这些姓氏,让多少人拥有了家族和依靠。是不是可以说,这些姓氏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

站在博物馆淡黄稍有暖意的灯光下,我用手机搜索查阅了我自己的姓氏,果然不出所料,自己的姓氏同样出自帝喾一系。在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丢失多年的孩子,突然找到了自己的家门,找到了母亲的怀抱。感触怪异,心思奇妙。一场说走就走,一场说来就来的旅行,让我在商丘这片土地上意外的寻到了自己的血脉之根。

帝尧时代,商丘为羿的封地,尧,是帝喾的儿子,羿,就是传说中射掉太阳那小子。

帝舜时代,帝喾之子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于商(今商丘睢阳区)做火正,为商族人的始祖。从契封于商至汤建立商朝,中间历十三代,约470年,为古商国时代。在古商国时期,契的孙子相土在这里发明了乘马;契的六世孙王亥在这里创造了商业文明,被尊为商人始祖。

契,后世尊称其为“阏伯”、“火神”,五帝之一帝喾的儿子、帝尧的同父异母兄弟,亲生母亲就是简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的就是简狄吃了玄鸟的蛋之后生下了契。

阏伯台,作为商丘重中之重的历史名胜,是契真实可见的佐证。时间确实公平而又正义,历经千万年,真实的依然真实,虚假的早已被历史滚滚烟尘掩埋。

阏伯台,距今4500多年,是阏伯所建造的观星台,它比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洛阳建的灵台,还早2200多年,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观星台。身为商族始祖,阏伯一生不辞劳苦造福黎民百姓,也因此深得子民敬仰,被喻为“火神”,所以阏伯台又称“火神台”。阏伯死后,子民遵其遗愿,将其葬于台下,因其封号为“商”,此台便被称为“商丘”。这就是商丘的来源。

在登上通往阏伯台粗粝陡峭的台阶那一刻,我感觉这是一条通向远古的密道。4500多年,久远的让我们突然间忘记时间的概念。那时,作为封地之主,阏伯除了尽心掌管“火种”,他还筑高台观察星象,据此预测一年的自然变化和年成的好坏,据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阏伯,为华夏民族的古老天文学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站在阏伯曾经站立过的高台之上,我像一个年幼无知桀骜不驯的浪子,穿越4500年时空,俯瞰着先人埋骨之地,俯瞰着日渐孱弱的后人,内心惶惑。

阏伯台下,是现代人以“商祖”王亥及“玄鸟生商”两个核心元素为主建设的人文景观,王亥高大的塑像,背倚阏伯台,面向景区玄鸟造型的入口牌坊,显得高冷而寂寞。他是在抗议后人对他粗糙的解读和呈现吗?甬道中肆意铺张的大理石地面,尽管每一块石板上都雕刻了不同字体的“商”字,仍然还是让人无法依靠这牵强的景观来直观的感受“商丘”文化。至于那巨大的古钱币造型,更是显得突兀、夸张,让人不知所云。

我想起一个朋友跟我谈及“阅读”时所说的话,她认为行走中的领略风景、生活中的察言观色都是阅读。一处好景致,一个值得学习的人,给你的启发和感悟都相当于一本好书给你的。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也许,这就是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真正意义所在。由此可见,一处无法带给你任何有意义的感悟和思考的景点,你根本没必要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它身上。

阏伯台,一台足以,其他尽可忽略。

除了远古这些赫赫名人,我们耳熟能详的的历史名人与商丘息息相关的还有成汤、姬发、武庚、微子、魏无忌、陈胜、吴广、孔子、南子、子罕、墨子、庄子、惠子、申屠嘉、典韦、卫臻、申屠蟠、花木兰、江淹、昭德皇后、高适、轩辕集、石延年、王怀隐、范仲淹、张方平、王尧臣、范正平、梅殷、沈鲤、袁可立、袁枢、于谦、侯恂、侯方域……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在历史上都举足轻重,都与商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商丘之行,意外收获是顺便拜访了应天书院。

就如同对书店的偏好,那些与书相关联的地方总是让我多几分好感,何况是应天书院。尽管应天书院的陈迹荡然无存,可是你仍旧还能感受到这片土地依然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应天书院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为宋代四大书院之首。《宋史》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

如今的应天书院是2004年基于历史旧址复建,目前仅有书院大门及院内崇圣殿和大成殿及四周仿古院墙,资料中记载的前讲堂、御书楼、状元桥、教官宅、明伦堂、廊房等建筑都没有建造。崇圣殿右配殿内是范文正公纪念堂,里面展示了范仲淹与书院的渊源,也是我意外收获的重点。

4月份,在山东邹平长山镇意外邂逅范文正公祠,才了解了范仲淹青少年时代的坎坷命运。990年,范仲淹父亲范墉因病卒于任所,母亲贫困无依,只得怀抱两岁的范仲淹自武宁军(今徐州)改嫁淄州长山(今山东邹平长山镇)人朱文翰,范仲淹因此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就这样,范仲淹在长山生活了19年。

1011年,21岁的范仲淹得知家世,伤感不已,毅然辞别母亲,前往应天府求学,投师戚同文门下。数年寒窗苦读,博通儒家经典,立志慷慨兼济天下。1015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登蔡齐榜,中乙科第九十七名,由“寒儒”成为进士。

应天书院,就是范仲淹的“母校”。“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这些思想的形成都是受益于他的老师戚同文,并俨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1027年,范仲淹为母守丧,居应天府。当时晏殊为南京留守(治今商丘),知应天府,闻范仲淹有才名,就邀请他到府学任职,执掌应天书院教席。范仲淹主持教务期间,勤勉督学、以身示教、创导时事政论,每当谈论天下大事,辄奋不顾身、慷慨陈词,当时士大夫矫正世风、严以律己、崇尚品德的节操,即由范仲淹倡导开始,书院学风亦为之焕然一新,范仲淹声誉日隆。

一所学校的好坏,“校长”和老师何其重要!

商丘归来,心和感觉还在路上。

一次文化圣地的洗礼,让自己的心越来越静,让自己的感觉也越来越回归一个正常人。

几点最新的感触,作为蛇足,陈列在此,算商丘之行的另外收获吧。

一本书里只要有哪怕一句话给你触动和启发,这本书就是有价值的,甚至这本书已经不用再看其他部分。

敞开心扉,让阳光照进心里,爱自己,爱那些爱你的人。

少喝酒。

夏天,去喝常温的水,不要喝冰镇的啤酒和饮料。

相信自己,相信那些真心对你好的人。相信太阳每天都平凡的升起,相信夏天有清凉的雨水,相信冬天有温暖的阳光。

让内心存储越来越多的美好和正义,然后微笑面对这个通俗不易懂的人世,让自己的微笑给自己保鲜,假如还有余力,用微笑去照亮别人,去照亮周围的世界。

努力让自己真实起来,让熟悉你的人清晰准确的认识你,让陌生人感受你的善意。

时间有时候那么漫长,而有时候又那么短暂。没有人能走在时间的前面,没有人能逃离时间的摧残。

喜欢,会让你充满力量,一本书,一个地方,一处站台……甚至,一个人,一句话,一次用心提醒。

叶开,一个喜欢汉字和朋友的人。

读闲书,卷数不过万;走闲路,里程不过万。

名字剽窃古龙武侠小说,与任何其它叶开无关。

(0)

相关推荐

  • 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商丘古城已有四千多年历史 ,现存地上的归德府城于明朝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有500余年的历史.如今的归德府城下还同时叠压着元朝时期修建的归德府城.北宋时期的陪都应天府南京城.隋唐时期的宋州治所宋城. ...

  • #国学# #历史人物# 每天认识一位古圣...

    #国学# #历史人物# 每天认识一位古圣先贤16:契(xie,四声). 契,子姓,名契,商朝王室的祖先.子契是帝喾的儿子.相传其母简狄因吞玄鸟之卵而生了他,因此历史上有"玄鸟生商" ...

  • 华夏五帝分不清?赤帝、黄帝、白帝、黑帝、青帝分别是谁?

    自伏羲创世以来,在华夏大地上就诞生了数不清的王朝,而提起中国最早称帝的人,人们更多想到的是炎帝与黄帝,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其实那个时期皇帝整整有5个人.除了我们所熟知的黄帝与炎帝之外,还有白帝.黑帝与青 ...

  • 【宋璨专栏】让我陪你到商丘古城吹吹风

    古城吹风 这是多年以前与家人一起游商丘古城的文章,现在读来往日情景仍然历历在目.谨以此文献给抗疫中的父老乡亲,加油!加油! 游商丘古城是我很长时间的心愿了,虽在眼皮底下,可每一次到商丘办事总是匆匆而过 ...

  • 奥罕·帕慕克:一座城市的记忆

    我一直相信,每一座伟大的城市都需要一个伟大的作家去写出它的灵魂和故事,真正让我们能够把握这座城市的本质.比如说都柏林有乔艾斯,布拉格有卡夫卡,里斯本有佩索,北京有老舍,上海有张爱玲,巴黎.伦敦.纽约, ...

  • 青岛五大钟楼,承载一座城市的记忆!

    在青岛历史建筑中有五座著名的钟楼,百年来,这几座钟楼沐风栉雨,老钟楼传来的钟声,见证着岛城的历史变迁,记录着青岛人的奋斗与骄傲,承载着城市的记忆. 随着时代的发展,钟楼最初报时的功能已在逐渐减退,它们 ...

  • 青岛五大钟楼,承载一座城市的记忆

    在青岛历史建筑中有五座著名的钟楼,百年来,这几座钟楼沐风栉雨,老钟楼传来的钟声,见证着岛城的历史变迁,记录着青岛人的奋斗与骄傲,承载着城市的记忆. 随着时代的发展,钟楼最初报时的功能已在逐渐减退,它们 ...

  •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奥尔罕·帕慕克的自传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二〇〇六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大约五十岁时的作品,出版于二〇〇三年.在描写伊斯坦布尔这座城市的同时,奥尔罕·帕慕克也讲述了自己在二十 ...

  •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

    11月末,趁着冬未至,秋未去,我背上相机再次踏上了去伊斯坦布尔的路.现在,让我带大家一起领略那个我梦里出现过多次的地方--伊斯坦布尔. 被秋笼罩着的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 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 ...

  •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诗意的影像造梦者(1)

    伊斯坦布尔真是一座容易让人感受到哀愁的城市, 辉煌的拜占庭文明淹没在奥斯曼土耳其文明之下, 却又在缝隙中透出痕迹诉说着她曾经的荣华. <伊斯坦布尔:一座城市的记忆>是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 ...

  • 历史寻踪|太原钟楼街,一座城市的记忆

    云间飘缈出层楼, 楼上钟成四百秋.  当日繁华如何见, 钟声再起满林丘. 太原钟楼街, 因一座钟楼而得名, 承载着数代太原人的记忆. 它是龙城历史悠久的繁华街市, 也是太原百余年来的商品集散中心. 目 ...

  • 一座城市的记忆

    日前,在"西祠胡同"网站"如皋老乡会"论坛上,一位网友所发的帖子<请大家讨论:如皋文物保护单位"公立医院"只能被拆吗?>引发了众 ...

  • 一块烧饼,一座城市的记忆

    雅安市荥经县街市,饮食店铺.特色摊点众多,是美食者的乐土.尤其是这里的地方小吃邵饼子,长久而固执地盘踞在人们的印象里,历经岁月磨砺,走过百年沧桑,在人们的食谱喜好中,已经沉淀为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 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