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历代名家画牛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牛在农耕时代是非常宝贵的社会财富。牛对中国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产、习俗方面,更体现在对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塑造上。古人以牛为榜样,学习牛的精神,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牛文化及勤劳、踏实、沉稳的民族个性。
牛的精神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牛对中国人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生产、习俗方面,更体现在对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的塑造上,所以古代画家画牛既表现出牛的动作和神态,又表现出牛的品性和精神,赋予牛人格化的魅力。
唐 韩滉 五牛图麻纸本 20.8x139.8cm 北京 故宫博物院藏
韩滉画牛的传世作品有《五牛图》卷,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画中的五头牛,动作神态各异,造型准确,极为生动。韩滉有过农村生活的经历,对牛十分熟悉,他把牛画出了人格化的魅力。画面中的牛憨厚、驯良、朴实,它们的眼神和神态,有的活泼、有的沉静、有的爱玩、有的庄重,画得活灵活现。
唐
代
唐 戴嵩 斗牛图册页 44x40.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代
宋 刘履中 田畯醉归图(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李唐 百牛图(局部)26.9x274.96cm 美国底特律馆藏
南宋诗人陆游赞其画:“每见村童牧牛于风林烟草之间,便觉身在图画,起辞官归里之望。”
南宋 毛益 牧牛图卷(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人 畫問喘圖(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夏圭 雪溪放牧图页 25.7x26.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李迪 120.7x102.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李椿 牧牛图 克利夫兰美术馆
民间认为牛是一种神物,在神话传说中有关神牛的故事很多。如道家创始人老子将度函谷关时,关令尹喜见东方有紫气浮光,知有真人要经过,于是命令门吏说:“若有一老翁从东来,乘青牛薄板车, 不要让他过去。”当天果然见一老翁乘青牛车从东而来,求度关,此老翁就是老子。关令尹喜见老翁来到,十分高兴,盛情款待,老子也知关令尹喜已识其真面目,便写下五千言的《道德经》,授予关令尹喜,随后乘青牛车离开函谷关。
南宋 牧牛图 大阪市立美术馆
明
代
明 張路 畫老子騎牛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
代
清 杨晋 石谷骑牛图 81.6x33.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现
代
胡也佛 牧牛图
牛是春天的象征,因为牛是开春后下地犁田的,所以,每年立春日人们都要举行开犁仪式,有时连皇帝都来参加。《后汉书·礼仪志》上说,到了立春之日,京城的文武百官都身穿青色衣服,郡县以下的官员皆戴青巾,竖着青幡,以牛耕田,告知百姓要开始农耕了。这个仪式所以以青色为主,是因春天属木,木的代表色是青色。为了表示对牛的尊敬和崇拜,有的地方还专门为牛建立“牛庙”,定时拜祭。
徐悲鸿 村歌
李可染 梅花开时天下春
李可染 杨柳青放风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