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文坛]顾向群的随笔《恋上“单曲循环” 》

恋上“单曲循环” 

“单曲循环”,是一种播放模式,是一种生活姿态,又是一种性情。不知因为母亲遗传,还是后天受她影响,我喜欢这种选择。
单曲,简单,不单调。
循环,精炼,不繁杂。
众多乐曲,唯常常醉在古琴演奏的《酒狂》中,狂痴漫浪、悠扬婉转、激昂顿挫。为长醉,便恋上“单曲循环”播放模式,如此方神安罢休。
不光音乐欣赏,我的生活,也存有“单曲循环”模式。
好休闲风,就天天牛仔小白鞋;爱绿,就在室内花架摆满绿萝,藤条藤叶上上下下爬三层;想熟悉中国四大名著,就一本一本啃,不厌其卷……
因单,而专,而纯。
因循环,而沉浸透彻,而悟新触底。
“单曲循环”,意味着历久弥新,温故知新。
恋上“单曲循环”,我痴想,骨子里已刻上母亲这一性情的烙印,倍感荣兴。我眼里,母亲也有“单曲循环”的嗜好,老而弥坚:自己做鞋,或布粘衬,或毛线钩。
现代人穿的鞋,都能买到。可母亲一直保持着手工做鞋的传统习惯。她从剪鞋样,到粘布衬;从毛线搭配,到图案成型,再到纳鞋底,每一双鞋,即一个循环的“单曲”,陌生又熟悉,崭新又如旧。
她从年轻时就开始给家人做春夏秋冬的鞋,漂亮舒适,尽管大多数都利用旧衣旧线。
我相信,母亲做的第一双鞋,和现在做的鞋相比,样式应该越来越精致,感觉应该越来越合脚。
母亲现在七十多岁,依然沉浸在手工做鞋的“循环”和喜乐中。今年她眼疾接连做了三次手术,未恢复多久,又开始忙着买鞋底和收集棉布。
“老了,做一双算一双,看到自己做的鞋子,心里蛮舒服。”母亲手中拿着一双刚纳好的棉拖,脸庞挂满幸福的笑容,那道道深深的皱纹,充盈着快乐和充实。
白发苍苍的母亲,她在属于她的“单曲循环”里,气爽神清,言谈和那双粗糙干裂的手掌,永远透着年轻态。
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十来口人,年年都会收到母亲的手工鞋,以拖鞋为主。母亲做好新鞋,遇到我们回家,她会迫不及待地开柜拿鞋,递到我们手中,开心地要我们当面试穿。
母亲的这首“单曲”,默默地“循环”到今天,未曾停止过。她的情感,都随着一双双鞋样和针针线线,“循环”到了我们的脚上,温暖到了心头。
父亲曾告诉我们,母亲现在做一双鞋,得耗数日。夜里,颈椎疼得睡不着,会让父亲帮她捏一捏捶一捶……而这一切,她当着我们的面,又装得若无其事,绝口不提。
母亲做鞋,极追求精致,年少时的我,总不以为然。但随着我的生活越来越多的恋上“单曲循环”模式,我理解了母亲的性情和喜好,理解了她的“单曲循环”:简,而深情!
《酒狂》又在耳畔回响,这次是无声之音,反复回旋……大音无声呵,更醉人!
2020.11.12

顾向群,1975年出生于湖北东部大别山南麓的浠水县,先工作于武钢,现居家种花种菜,好游山玩水摄虫拍月。曾在《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钢文艺》等刊物发表散文,《中国冶金报》《中国宝武报》《武钢工人报》等刊物发表新闻作品,《和谐焦化》发表摄影作品。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

征稿启事:

1、原创首发,诗歌(除旧体诗词外)、散文、小说、评论等作品,拒绝一稿多投。第一次投稿附百字内简介加个人清晰生活照一张。除文档附件外,请在邮件正文里粘贴一次稿件,便于编辑查看。

2、作者文责自负,如有抄袭侵犯他人权益,本平台不承担任何法律连带责任。

(0)

相关推荐

  • 中国诗歌报:品味90后乔实《母亲最疼的那一天》诗歌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关注中国诗歌报]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诗歌报★中国诗歌第一 ...

  • 国画《武钢工地》——关山月 作品(196...

    国画《武钢工地》——关山月 作品(196...

  • 中国诗歌报:(商云读诗)普歌作品《母亲》

    母亲 音|商云 诗|普歌 穿过这片齐腰深的秋天 就到家了.孩子 如果你看到路边的田野里 有一位老人弯腰拔草 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像一张负重喘息的犁 孩子,你千万不能用鄙视的目光 以及厌恶的表情 ...

  • 中国诗歌报||王昌卫的诗【纸刊备选作品(十八)】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用文字温暖人生! 请关注 作者简介:王昌卫,80后,枣庄市作家协会会员,青年诗人,作品散见<小拇指诗刊>.<月亮诗刊>.<大风诗刊>.&l ...

  • 【半亩方塘】用稿费给母亲零花钱

    用稿费给母亲零花钱 毛臣 母亲大字不识几个,据说当年是因为"成份"不好,作为"地主"之后,上学校读书都会遭到鄙视和欺负,加上经济也不好,只上过三年级的母亲也只能 ...

  • 【中国诗歌报.迎春诗会】马小薇的作品(159)

    <中国诗歌报>纸刊选稿基地 [个人简介]马小薇,网名:海棠薇薇.70后,山东潍坊人,中国诗文学会会员,昌邑市作协会员.著有合集[枫语秋海棠],作品散见报刊,诗刊,杂志等文学平台. 中国诗歌 ...

  • 中国诗歌报:【献给母亲的诗】击水飞歌篇(十三)

    中国美文出版社(主管) 中华文化杂志社(协办) 马新朝,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中国诗歌报编委会主任.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河南省诗歌学会会长. <中国 ...

  • [黄石文坛]顾向群的随笔《盛开的“火焰葵”》

    盛开的"火焰葵" "看,瓜子!"当一颗颗黑底白纹的葵花籽,连同两个粽子模样的"瓜子包"进入眼帘,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小激动! 11月25日午时, ...

  • [黄石文坛]顾向群的随笔《杉韵》

    杉韵 水杉一片林,透着清韵之气象:独株冠尖.干挺.叶羽横侧,皆世外隐者.   杉喜湿,有杉必有水.水质不同,杉的色韵自然也不同吧.   最初体验的杉林,在东湖.东湖的杉,沿岸一字儿排开,适合傍晚远观. ...

  • [黄石文坛]顾向群的随笔《盈“光”木》

    盈"光"木  木,给人以敦厚.安全.信赖之感,大概缘于它挺直的干.曲折的枝.粗犷的纹.沁脾的香吧!   传说草胎木质的绛珠仙子,为把一生的眼泪还与"通灵宝宝", ...

  • [黄石文坛]顾向群的随笔《易心如水》

    易心如水 "易经,我是读了十来篇,可越读越迷糊了.但一个理,我懂,那就是它讲的其实在生活中都有体现.比方说,平常我开车,不瞎要价,是多少就多少,一分不多收,碰上包车的游客,会免费提供一桶白凉 ...

  • [黄石文坛]谢淑芬的随笔《父亲周年祭》

    5月,满眼鲜花孕思情,360多天,我傻乎乎地.空荡荡地思念着离世的父亲.记忆如眼前的散花,在泪眼里闪烁. 墓前,弟弟和我的女儿为我父亲精心种植的几株新花,在迎风开放. 父亲,你与花有缘啊:1932年花 ...

  • [黄石文坛]姜礼云的随笔《我在加拿大打工之二》

    我在加拿大打工之二 多次来加拿大,每次来都要外出打工.一是闲得无聊,呆在家里还难受,而外出有新见识,时间也好混些:二是加拿大的工钱的确诱人. 我从2013年的最低工资10.25元/1小时,做到现在15 ...

  • [黄石文坛] 徐文英的随笔《难忘的5月12日》

    难忘的5月12日 "滴答滴,答滴答,时针在不停的转动--",平凡的日子不在于过了多少天,而在于你记住了哪一天,记住的这一天就是不平凡.渐渐来临的5月12日,让我又一次心血来潮.13 ...

  • [黄石文坛]石立昌的随笔《观云记》

    观云记  这些日子,除了到医院治病便是躺在居室的床上,时常是肌肉的酸痛,大脑的眩昏.清晨,窗外出现了久违的霞光.想起床,头脑晕晕沉沉,没有力气爬起来,又迷迷糊糊睡了一阵.   久病的人,大都百无聊赖. ...

  • [黄石文坛]柯志鹏的随笔《师恩难忘》

    师恩难忘 清明才过去几天,噩耗连续传来,两位我十分敬重的老师先后仙逝.一位是我学习上的启蒙老师柯尊孟,一位是写作生涯给予我无限帮助的吴修建老师.   说来,两位老师跟我没有特别的关系,未曾有过深厚的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