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新手的拍照指南
隨著生態旅遊的盛行,越來越多人在野外活動時,利用拍照的方式來記錄觀察到的各種植物。時日一久,總會遇到不認識的種類,這種情況下,利用拍照的方式紀錄各項特徵,回家翻圖鑑或貼到各類社團問人求名。但是有些照片常被網友評論為「這張沒有拍到重點,很難鑑定」「下次再遇到可以拍XX部位」「這樣的話只能鑑定到屬」。這些評論多半讓人感到灰心或憤怒,到底這些網友是故意刁難?還是這些照片真的難以鑑定呢?如果網友的評論是中肯的,那麼什麼樣的照片才容易提高鑑定成功的機率呢?
鑑定成功的拍照方式
這個主題之前在鑑定的那篇文章中提及,但僅有簡短地提及要點,所以這篇另外寫一篇獨立的文章詳細敘述到底該怎麼拍。首先來盤點一下需要紀錄的資訊有哪些:棲地、全株、枝條、葉片、花序、花、果以及其他構造等,下面就一一敘述該怎麼拍這些照片。
1. 棲地:這個通常是最容易漏掉的照片,很多人看到植物覺得興奮,於是就拍了很多植株的照片,但其實棲地的照片可以傳達很多訊息,例如環境是開闊的林緣還是鬱閉的林下、伴生植物種類、生長方式、植株大小等。一張理想的棲地照片,該種植物並不需要佔據大部分的空間,反而應該把空間讓給週遭的環境,植物本體的大小只要能夠辨識就好,如果植物體太小,甚至事後加工標記出來也可以。總之,這張這片要傳達的重點是植物生存的環境。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照片對過於珍稀的種類有時會很容易被有心人士按圖索驥找到盜採的目標,對於這類物種,盡量不要在照片裡拍到太多「地標」,例如電線竿、房子、步道、道路等人工建物。
2. 全株:全株就是以植物為主體來拍攝,目標是讓人知道這種植物是喬木、灌木、草本,還有它們的生長型式。因此重點是盡量讓目標植物成為照片中容易判斷的主要目標,如果同時有其他植物長在一起,那麼可以適當的撥開,進而使你的目標成為照片中第一眼可以看到的目標。
3. 枝條:這部分通常是針對木本或是較高大的草本植物而言,這張照片的功能是拍攝一段枝條,展現葉片和花序等部位在枝條上的生長方式,所以拍攝的時候,要挑選一段相對完整的枝條,然後調整角度,使拍攝角度正對枝條,並且沒有其他枝條的干擾,讓上述的特徵可以清楚的在照片中展現。這裡的訣竅是,盡量不要拍攝過長的枝條,這樣反而會讓上述特徵不容易展現。以青剛櫟 (Quercus glauca) 為例,大概30公分左右的枝條是相當理想的目標。
4. 葉片:接下來進入植物的細部構造,葉片是其中之一。葉片的重點在於拍攝單一一片葉片的正面以及背面,進而展現葉片的特徵。這張照片拍起來相對簡單,葉片是平面的,所以只要找一片完整的葉子,連同葉柄正面拍一張、背面也拍一張,然後再看看葉片有沒有其他構造 (例如毛、腺體、照片裡不容易看到的鋸齒或葉脈等),必要再加拍這類構造的特寫,通常就可以完成拍攝。值得注意的是,葉片在植物體上常因為生長的部位而有尺寸或形狀上的變異,所以有時間的話,盡量把這些都拍下來也會很有幫助。
4. 花序:花序的拍攝重點有點像上面的枝條,主要展現的是花序上花的排列方式,這個部分如果在枝條的照片中已經可以清楚的辨識,那麼在這裡就可以省略。花序拍攝上通常採取側面的拍攝角度,這個角度通常可以清楚地看到花序上每朵花的著生方式。
5. 花:這通常是不會被漏掉的重點,因為花通常長得最顯眼,所以初學者通常會拼命的拍攝一大堆花的照片,但是這也是最容易遭到無情批評的照片,為何?因為花的細節很多,容易漏掉啊,而且每個類群都有自己的重點,有的要看花萼、有的要看花瓣、有的又要看子房,對初學者來說真的很容易產生「阿不然到底是想怎樣」的挫敗心情。作為一個初學者當然不可能用這種因材施教的方式來拍照,可以做到這點的話,應該也不會是初學者了。所以這邊的建議就是:全部都拍。所以拍攝的重點是先拍花的正面和花的側面兩個角度,這樣至少可以先大致上把一朵花的主要構造都拍攝清楚。然後是觀察花的萼片附近有沒有苞片這類的構造,有的話再拍,接下來是花的內部構造,雌雄蕊自然是少不了的重點,所幸這兩個通常長在一起,所以一起拍就可以了。
6. 果實:果實的拍攝上相較於花來說單純許多,因為多數的果實外觀都不太複雜,需要注意的重點反而是判斷拍到的果實成熟與否,可以的話,請盡量拍攝成熟的果實。
7. 其他構造:植物體有許多構造都可以協助判斷,例如葉柄的溝、枝條上的皮孔或腺體、樹皮的剝落方式等,都是很好的輔助特徵,但這些特徵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難以兼顧,所以先以上述的重點來拍攝吧!
蕨類植物的拍攝方式略有不同,雖然沒有花、果等器官,但由於蕨類絕大多數的鑑定特徵都在葉片上,所以除了生態、全株外,葉片的生長方式 (叢生與否),羽片、羽軸、孢子囊堆、鱗片等都是需要注意拍攝的構造。
說了這麼多,另一個重點是請在拍完每一個構造的時候,檢查一下照片是不是有正確的對焦,想要拍的重點有沒有清楚地展現在照片裡,不要辛苦的拍了很多照片,才發現沒對到焦做白工,特別是植物體很小或是風大的狀況下,這種狀況非常容易發生。現在的影像處理技術,針對過暗和過亮的照片通常可以挽救到一定程度,但失焦的照片就是沒有救,請不要因為偷懶讓辛苦記錄下來的影像化為烏有。
此外,拍照技術是需要練習的,上面說的這些指南,只是針對照片內容,但拍照技術需要透過不斷練習,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現在的拍攝器材幾乎是唾手可得,平時就可以利用公園裡的植栽或盆栽練習拍攝,順便鍛鍊觀察的敏銳度。
最後,希望上述的重點可以讓大家在野外活動的時候可以更有效率地紀錄各種植物,並且享受拍照過程中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