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2020之二三 | 沥青拌合站等料溢料现象对策分析

引言

现阶段,间歇式沥青拌合站是我国道路建设使用的主流。在使用过程中,间歇式沥青拌合站等料、溢料现象时有发生,不仅降低了工效,同时浪费了材料。

本文重点讨论等料、溢料现象发生后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现象

间歇式沥青拌合站施工过程中,冷料经过二次筛分,重新进入1~5或6号热料仓;根据生产配合比,分别放料称重,进入拌缸后再混合沥青与矿粉,进行沥青混合料的生产。

生产过程中,冷料的二次筛分不断进行,各热料仓热料不间断增加。某些情况下,某个热料仓热料补充缓慢,不能及时达到拌制每盘沥青混合料的比例重量,必须延长二次筛分时间,这就是“等料”现象。某些情况下,某个热料仓热料补充迅速,该热料仓满仓后,其它热料仓也还未达到拌制每盘沥青混合料的比例重量,必须排出过满热料仓的部分热料,这就是“溢料”现象。 

原因

生产配合比不合理。配制生产配合比时,一般要求沥青拌合楼冷料上料时间至少15~30分钟,各热料仓料达到正常工作状态的筛分结果与相对比例。此时,再筛分各热料仓热料,根据目标配合比的合成级配曲线,尽量考虑遵从热料的自然筛分比例,设计生产配合比。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小等料与溢料现象。如上料时间太短,未达到各热料仓的正常工作状态;或未考虑各档热料的自然相对比例;容易在后续大规模生产中出现等料溢料现象。

原材料变异。实际生产中冷料产生级配变异,二次筛分结果及各热料仓相对比例与配制生产配合比时不同,导致某仓等料,某仓溢料。实践中,原材料变异引发的等料溢料现象最为普遍。 

措施

人工补料。等料可能严重影响沥青拌合站的生产效率,某些等料情况下,操作手可能人工补入相近不等料仓的热料,导致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异。

调整冷料上料比例。很多人认为:各热料仓料与各档冷料存在简单对应关系。例如,3~5mm热料仓料可能基本上来自于3~6mm档的冷料;一旦发生3~5mm热料仓溢料现象,操作手可能随时调整降低3~6mm档的冷料的上料速度,尝试消除3~5mm热料仓溢料现象。

分析

显而易见,人工补料应该被严格禁止。但对于“调整冷料上料比例”是否可行,很多从业者都存在误区,现分析如下:调整了冷料上料比例后,各热料仓料的级配就与生产配合比配制时的各热料仓料级配不一致了,虽然保持原有的生产配合比比例,但合成级配较生产配合比设计的合成级配差异大。

以上图片为某沥青拌合站25个工作日热料仓料的筛分结果:每个热料仓每个工作日热料的级配筛分结果均有变化;例如,11~22mm热料仓中19与16mm筛孔通过率的变化情况较显著。

冷料上料比例的调整,会加剧各档热料的级配变异;即使按原有生产配合比比例生产,其合成级配也与目标配合比相差甚远。

对策

通过调整冷料的上料比例,来缓解等料、溢料是不可取的。第一,调整冷料后,热料仓热料级配变异大;第二,冷料调整是定性不定量的,主要凭借操作手的经验,其效果与影响不易评估。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每个工作日结束后,排出各个热料仓的白料进行筛分试验,获得各仓热料的级配,根据变异程度,判断是否依据目标配合比微调生产配合比。而在工作期间,适度容忍等料、溢料带来的效率降低,不调整冷料的上料比例。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冷料的上料比例完全是依据目标配合比,而目标配合比一般情况下是依据备料期间几十、上百次冷料筛分结果得出;必须坚持冷料上料比例而不能轻易改变。 

小结

对间歇式沥青拌合站等料溢料现象的原因与措施等进行了分析,提出对策:必须坚持冷料上料比例,发生等料溢料现象后可在工作日结束后,排出各个热料仓的白料进行筛分试验,获得各仓热料的级配,根据变异程度,判断是否依据目标配合比微调生产配合比。 

投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