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热证体会
□ 朱萌 山东省枣庄市妇幼保健院 朱传龙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
山东省枣庄市名老中医朱文元主任医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各种热证,扩展了小柴胡汤的适用范围。运用此方时,遵循《伤寒论》101条所云“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结合脉证随症加减:若久热不退,邪气较甚,去人参、甘草,以防有助邪生热之弊,另加白薇、青蒿、元参、地骨皮等,治疗不同类型发热,均获良效。今将有关朱文元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热证经验作一简要整理,供同道临证参考。
1. 胆囊切除术后发热案
钱某某,女,28岁,2009年6月19日诊。病者因患胆囊炎、胆石症,月余内作2次手术。6月8日因胆囊切除后感染,清理腹腔脓液,术后高热持续不退达10余日,体温常在38℃至40℃之间,虽经用多种抗生素治疗,但高热不退。刻诊发热,体温39℃,中满纳差,烦躁不安,手足心热,面色白光白,头晕气短,舌尖红苔薄黄而腻,脉弦细。
辨证:邪郁肝胆,湿热内蕴。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化湿。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方药:柴胡12g,黄芩12g,半夏9g,白薇20g,地骨皮12g,元参10g,生山药20g,川朴l0g,生白芍12g,甘草6g,竹茹6g。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剂,发热已止,体温降至37℃,饮食已增,仍感气短乏力。上方去白薇、黄芩、地骨皮,加黄芪18g,太子参12g,生地15g,丹皮10g。继服6剂,病愈出院。
按:患者胆囊切除术后高热,此乃湿热邪毒蕴结肝胆,正邪搏结而致疏泄不利,胃失和降。治当和解清热,调中降逆。方中用小柴胡汤,加白薇、地骨皮、元参,以清热祛邪;竹茹、川朴和胃降逆。服药3剂发热已退,遂去白薇、黄芩、地骨皮之苦寒,加黄芪、太子参以扶正;生地、丹皮消除余邪而愈。
2. 邪入少阳,湿浊蕴热案
董某某,女,15岁,2016年10月18日诊。患者持续发热20余日,上午较重,头痛目眩,面色萎黄而虚浮,眼胞微肿,神疲懒言,不恶寒而发热。体温常在38℃~39℃之间,化验血常规正常,唯血沉39mm/h,舌尖红苔白腻。脉弦细数。
辨证:邪在少阳,湿浊化热。
治法:和解清热,佐以养阴。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方药:柴胡12g,黄芩12g,党参6g,青蒿9g,地骨皮12g,元参10g,秦艽9g,生地12g,薏苡仁15g,白芍9g,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剂,发热已止,精神转佳,唯略感头疼。上方加葛根9g,羌活6g。继服3剂,即愈。
按:该女发热20日,数经治疗,效果不彰。据其脉症,邪入少阳,枢机不利而致发热。治用和解清热,化湿养阴方药。方中柴胡、黄芩、青蒿疏解少阳邪热,和解少阳之枢;白薇、地骨皮、元参、生地、白芍清热养阴;秦艽、薏苡仁祛湿化浊。药仅3剂,发热已退,又加羌活、葛根,一祛太阳之风,一清阳明之燥,服药6剂,发热告愈。
3. 产后发烧,血虚受风案
方某某,女,38岁,2015年9月4日诊。诉于20天前做剖宫产手术,因素体虚弱,适值天热,汗出当风。2周来一直低热不退,怯凉怕热。体温常在37.5℃~38℃左右。视其面色萎黄,神疲气短,自汗出而热不退。舌质淡白,苔少而燥。脉细数。
辨证:产后血虚,受风化热。
治法:和解清热,养血滋阴。
处方:小柴胡汤加减。用药:柴胡15g,黄芩12g,党参6g,白薇20g,地骨皮12g,青蒿12g,元参10g,当归10g,生龙牡各12g,生地12g,白芍10g,甘草6g,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3剂,发热已止,次日午后又觉身热,此乃血虚气弱,卫阳不固。上方加黄芪15g,炮姜6g。续服3剂,低热未再发作。
按:产后发烧,其病多因血虚伤津,阳气浮越于外,腠理关闭,卫阳不固。亡血发热不可汗解,汗则伤阴,唯以养血祛风,用和解之法,以清退虚热,方为合拍。因而服药3剂发热即止。复加黄芪以益气固表,炮姜温中,振奋脾阳,甘温除热,病即痊愈。
体会
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不同类型发热,柴胡、黄芩每方必用。因柴胡解少阳之表邪,黄芩清少阳之里热,二药配合,解除寒热往来诸候。不同程度发热,二药用量亦异,一般用量,柴胡为15~20g,黄芩9~15g,柴胡大于黄芩量;若热邪较重,柴芩可等量,参草量宜小或不用,以防热邪不易清退;长期阴虚发热,邪郁膜原,缠绵不愈者,黄芩量重于柴胡,可在15~30g之间,肝胆气滞,胁痛低热,柴胡量大于黄芩二倍以上;若单纯用于疏肝理气解郁时,柴胡、黄芩用量均宜小。治疗发热,每酌配白薇、青蒿、地骨皮、元参,疗效很好。白薇苦咸,归肝胃经,功效退热凉血,用于温病发热,阴血暗耗,产后发热,素体阴虚者更为适宜,有清泄伏热之妙用。青蒿性苦寒,归肝胆经,专去肝胆伏热,引邪外出;配合黄芩尤善清泄胆热,解除热重寒轻之症。地骨皮性苦寒,入肺肾经,有凉血退蒸,清泻肺热之功效。对于阴虚血热所致之骨蒸潮热,低热不退或肺热喘咳吐血、衄血均有良效。元参咸寒,有解毒滋阴,清热凉血之妙。温病发热,每多伤阴耗液,加生地、麦冬以养阴增液。肝胆湿热加胆草、栀子、大黄、茵陈等以清利湿热。术后或产后血虚发热,宜加当归、熟地、黄芪等益气养血滋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