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进行深度学习?

一位老师问我:五年来,每个学期都主动外出学习,但感觉收获并不大,这是为什么?

类似的情况,我以前也遇到过,其实,我也曾经是这样。国培完了,参加省培,新教材培训,笔记积累了厚厚一摞,学习效果并不高。原因在哪里?还在于自己没有进行深度学习,没有真正掌握学习的精髓。如果一次培训真的专家一讲,大家都回去照着做,我们的教育早就变了样。教师参加一次培训,不仅仅是听专家的报告那样简单,需要回家之后,做好以下五个方面:

01

读懂一位名师

一个专家或者名师,两个小时或者四五个小时的报告内容,对于专家本人成就成果而言,其实只是冰山一角。我们只有继续深入学习,看ta的博客、公众号文章,观看这位名师所有讲座报告和公开课视频,从成长经历,阅读过程,教学特色等方面,全面阅读,整体梳理,我们才能真正读懂一位名师。

读懂名师的目的,不仅仅为了知道这位名师的成长经历,更为了从中思考,名师其实也是普通人,ta的成长路径我们能不能复制?

02

熟悉一套理论

深度学习,其实不是让我们见什么学什么,而是要熟悉一套教育理论,比如建构主义。比如我们在设计如何导入新课,不管是故事导入还是游戏导入,我们为什么要创设情景?就是为了通过情景的创设,将新知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什么是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本来是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较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1、关于学习的含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2、关于学习的方法[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⑴ 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⑵ 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⑶ 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协商有“自我协商”与“相互协商”(也叫“内部协商”与“社会协商”)两种,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争辩什么是正确的;相互协商则指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之间的讨论与辩论。

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比如有一次,学生做一道数学题:某电视机厂9月生产彩色电视机500台,生产黑白电视机200台,问这个电视机厂共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有不少学生这样解答的:500+200+200=900(台)

我问学生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学生说,彩色电视机500台,黑电视机200台,再加上白电视机200台,难道不是一共900台吗?

问题在哪里?就是学生的认知,对黑白电视机这个概念不理解。

不论是建构主义还是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或者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等等,我们总要研究一项教育理论,让它为我所用。

03

打造一项特长

教师在学习中,为了让我们的课堂有特色,需要有一项自己的特长。王崧舟老师擅长朗诵,让他的诗意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我上学的时候,有位和德志老师,人称“和字典”。你随便说一个字,和老师他能立马告诉你,这个字在《新华字典》哪一页,有几种解释。我们佩服的五体投地。这真是太牛了。

我的化学老师,化学书的练习题,只要你读三句话,她就能说出在这本书的哪一页。

为什么我们说的话学生不听呢?为什么家长不信任老师呢?与我们没有特长,不是名师,让学生无法形成崇拜,有很大关系。

04

践行一种方法

隋唐演义里边,有个混世魔王程咬金,梦中学习武艺,只会三斧头半。“程咬金的三板斧”,分别是“劈脑袋”、“小鬼剔牙”、“掏耳朵”。用来比喻做事起初只要声势大,用招绝,就会效果好。

1、第一斧:劈脑袋

用斧头从上往下砍,无论对方攻击不攻击他,程咬金因为只会这三斧子,所以大发拼命,而对方往往方寸大乱。

2、第二斧:鬼剔牙

在对方横武器招架时,收斧头,献斧纂,攻击对方面部,由于速度快,对方一般都使用铁板桥躲避。

3、第三斧:掏耳朵

在二马错蹬时,回身横扫,由于对方前招为铁板桥(武术救命绝招,通常是暗器来得太快,不及避让,只得身子僵直,突然向后仰天斜倚),刚起身,很难躲闪,所以这三斧子很厉害。

最后的半招是“剁马蹄儿”。这是下三滥的招式。

就是这三斧头半招式,让程咬金屡立奇功,成为一员福将。

魏书生班级自治制度用了一辈子,每次做报告内容几乎都是讲这些,这套方法让他受用一辈子。

我们要学会一项基本的班级管理方法,和处理问题方法。好的方法学不会,笨方法又不屑于学习,我们如何能改变呢?

05

传播一种思想

教师的学习应该是终身学习。要通过自己学习成长改变自己的人生。我们倡导: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既然是这样,我们一定要让知识改变命运成为能看得见的榜样。作为老师,与其苦口婆心的说教,不如身体力行,用行动来诠释这一思想,我们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改变,如何去帮助别人呢?

有一年,清华大学的四五位学生休学一年,到贵州山区支教,告诉孩子们要通过努力走出大山,有学生质疑:你们努力学习,考上清华又怎样?不是又回到了大山里吗?为什么要让我们走出大山?其实,这些孩子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奉献,不知道这些来自北京著名大学的学生这样做的意义。

作为老师,我们要做一个幸福快乐的人。尽管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如意,工作也会有不顺心,但是我们要用行动告诉孩子们,如何去热爱生活,拥有梦想,怎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个牢骚满腹,一脑门官司的人,如何能向别人传递阳光和向善呢?

教师的学习,不能局限于皮毛,要学会通过问题找根源,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一般找规律。在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中,修炼自己。只有我们不断学习,我们才能应对各种复杂的事务,才能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乐趣,同时我们的成长对学生也是一种激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