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照相》观后感 2024-06-21 08:40:20 文 | 彭意华我跟向哥要了纪录片《照相》的链接,迫不及待的看完,然后又看了一遍!感觉很亲切,本片的语言全都是本地土语,听着就是那么爽,跟看普通话的视频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看完后我对农村照相人这个群体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了,以前对这个职业完全没有概念!我的感觉,这是一个比较辛苦的职业,整天骑个摩托车在外面走村串巷,日晒雨淋,风餐露宿,賺的是辛苦钱,而且还是有竞争,某个片区如果去晚了,被别人抢先了,则成功率会大大降低!片中只说了照一个大相是五十元钱,并没有透露邓朝晖先生大概的月收入或年收入,我的估计,收入大概也只是能养家糊口,发不了财的!照一个相五十元,要照一百个相才有五千,平均每天要有三到四个的业绩才能完得成!估计好的时候能完成,差的时候就不一定了,四五千块的月收入跟外出打工的收入差不多!当然这是我的猜测,也许不止吧!片中有个镜头,我看了觉得还蛮心疼的,一开始看到他拿一把枝条在水泥马路上清扫,不知道要干嘛?看完才知道是累了,在马路上睡一觉,休息一下!那么硬的路面,也没有垫个东西,躺在上面估计是很难受的!不光难受,而且还很容易受寒!其实可以买个吊床,找两棵树,两头一绑就可以休息了,携带方便还可以避开虫蚁的骚扰!下到乡村里照相,其实不光是一种商业行为,在现在已经空心化的农村里,年轻人都外出了,剩下的都是些老人家,平日里很难见到人,也很难跟别人说几句话,照相人来了,能说几句话,闲聊一阵,这对老人家来说,其实会有一种心灵上的慰藉,这个是用钱买不来的!如果没有照相人下乡,某些地方的老人家,要照个遗像,还要跑一趟县城,要花一天的时间,几十元的车费,而且县城里照相馆的费用又不便宜,这样可能几百元就没有了!我在农村长大的,农村里老人家的心态我很清楚!人一旦进入老年,就要开始准备过老用的四大件,棺材,寿衣,遗像,石灰,以备不时之需!只要这几样东西置办好了,基本上心也定了!所以遗像也算是刚需吧!但是我看到纪录片里有的老人家却不想照,拒绝,不知道是出于什么理由!付不起这五十元钱的可能性是有的,但这种可能性的概率还是比较低的!早几十年前死了人没有遗像是有的,特别是比较年轻就去世了的!像我父亲1987年因车祸去世时就没有遗像,只能用神位代替!那时家里穷,父亲一辈子也没有照过什么像,只有在他刚结婚那年,过年伯父回老家时,全家人陪着奶奶到县城工农坪的照相馆拍了一张名为跟“妈妈在一起”的合影!这张合影伯父一直保存着,后来又把父亲的头像单独翻拍了送给我们,我们这才有了很年轻的父亲的遗像!后来大概是95年放暑假时,我有感于这些照片的重要性,把家里的所有照片都搜罗出来,到蔡和森广场角上的照相馆全都过塑了,又把伯父拿回来的那张父亲的头像放大,配了个镀金相框,做成了正真的遗像!全部大概花了约二百元钱,结账时照相馆的老板不解,指着遗像问我,这个是你吗?我的相貌是很像父亲的,所以老板才有此一问!我花了些口舌跟老板做了解释,他才释然!后来这个父亲的遗像却并没有放上过我老家的神台,而是挂在堂屋的墙上!妈妈说这个遗像太年轻了,不适宜放在神台上,难得跟人解释!后来妈妈去邵阳我弟弟家里住,把这个遗像也带去了邵阳,也没有挂在墙上,而是放在柜子里,父亲阴生时才拿出来祭祀,祭祀完了再放回柜子里!片中邓先生问一个老人家,当地人去世一般安葬在什么地方,老人家回答说只能葬自己家的地里,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地,当然是不能葬别人家的地里的!农村老人除了关心上述的四大件之外,其实更注重的一个问题是安葬在何处,每个人都希望埋到一处风水宝地!按照传统习俗,阳宅的风水一般只管住在里面的人的好坏,而阴宅的风水管的却是子孙后代的好坏!湖南人普遍都比较迷信,对阴宅的风水相当的重视!湖南山水多,风水好的地方多了去了!我认为湖南近代出那么多人才,跟重视阴宅风水是不无关系的!综合来说,农村的老人家,对自己的身后事,只有两个愿望,一是有一个体面的,热闹的丧礼!再就是能葬一处风水宝地,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兴旺发达!去年因疫情的关系,我没有回老家过年,今年清明节时才回去一趟!回上海前去邵阳看望了母亲!因时间的关系,跟母亲在一起只有几个小时,吃了一顿饭,吃完饭后我举起手机,打开摄像头,对着母亲的头!母亲一下就反应过来了,说等一下,随即换了件衣服,梳了梳头。拍了几张,看了觉得不满意!又拍了几张,勉强觉得可以了!我随手就发了一张照片给姐姐,马上就收到了她的回复,说不好看,一定要去专业的照相馆拍才可以!我当然知道照相馆拍得好看,但是先拍几张备着总比没有好吧!拍完后跟母亲聊天,聊着聊着话题就又聊到了身后事上面了!这个是永恒的主题,每次见面的必聊话题!老人家的思想很传统,都希望能落叶归根,都希望土葬,入土为安!可是在大城市里生活,要实现这个愿望有着现实的难度!从方便性来说当然是火化比较方便!为此母亲想了很多种方案,并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我只能安慰她,办法总比困难多。聊到后面母亲总是哈哈一笑,自嘲想多了,随它去!现代社会,像我母亲这样的农村老人,随子女到城市里住的,这个群体其实还蛮大的!他们的养老及后事问题,其实也需要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服务老人!他们这一代人,不容易!用片中那位老人的话说,我们这一代人,苦了一世!感谢向哥和邓先生,让我们享受到这场视觉盛宴!让我们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农村老人身上!另,邓先生长年在农村跑,会接触到很多的人物及故事,这些都是很好的乡土文学素材,建议好好整理写出来,用文字把这个时代记录下来,更有意义!不过瘾,又看了一遍!2021-07-18作者:彭意华,男,1975年生,双峰梓门桥镇茶亭村人。湖南大学毕业,目前旅居上海,传统文化爱好者,业余时间喜欢写写文章,练练书法。 主编 龚向阳 赞 (0) 相关推荐 流星:父亲的遗像 父亲的遗像 作者/流星 父亲的遗像挂在老屋墙上 笑着 穿着一身过了时的中山服装 强健的身躯将相框硌得咯吱作响 这就是你啊 父亲 抽屉里放的那把生了锈的瓦刀 上面还留着你的体温 它曾伴随你走遍大半个中 ... 纪录片先生观后感 我要给此纪录片满分.评价纪录片的准则有很多:拍摄手法,拍摄画面,后期制作等等,但拍摄的内容才是它的灵魂.一部纪录片能够揭开了被掩盖了许久的幕布,带给大众震撼,可谓振聋发聩,这就是一部好的纪录片.一代大 ... 江波:央视《王阳明》纪录片第三集观后感 引言:第三集主题"悟",除了众所周知的王阳明"龙场悟道",他还有什么"悟"?"悟"完之后有什么"行" ... 纪录片《我爱长城》观后感 昨天,观看3月上映的纪录片<我爱长城>,该片以一个年轻人长城主题摄影被切入口串联起长城学的前辈和长城保护中的文化先贤,无人机的全新视角和恢弘的乐章让长城成为了艺术藏品般的存在. 长期以来, ... 他们渴望的理解 |《我不是笨小孩》纪录片观后感 央视的三集纪录片<我不是笨小孩>对三个有阅读障碍的孩子和家庭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跟踪记录.这部纪录片不仅把阅读障碍带入了大众视野,更是真实地展现了这个学习障碍对每个孩子和家庭带来的巨大影响. ... 特雷-杨被乔丹折服?纪录片观后感:乔丹替代詹姆斯成心中第一人 北京时间4月20日,乔丹在公牛最后一季的纪录片<最后之舞>正式开播.老鹰新星特雷-杨发推表示:"我已经等不及要看这部纪录片了.在看之后,我感觉乔丹可能会取代詹姆斯成为我心中的历史 ... 【何彭娟】系列纪录片《三十二》、《二十二》观后感分享 系列纪录片<三十二>.<二十二>观后感分享 机缘巧合昨天了解到有这两部片子的存在,于是乎就在会员明天即将过期的情况下,花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将这两部纪录片详细看完. 故事讲的是一 ... 一部关于河西走廊的编年史——纪录片《河西走廊》观后感 关于河西走廊的最初印象,来自于学生时代的历史课本和下发的<甘肃历史><甘肃地理>等书籍,那时候便知道我的家乡酒泉就在这片神奇的走廊上,对沙漠.绿洲.戈壁.草原.红柳.胡杨.沙枣 ... 2021统编教材纪录片观后感 解读统编教材心得 2021统编教材纪录片观后感,作为老师,胸中有丘壑,方可随心操控课堂,理应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理想信念,文化自信,责任担当.下面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2021统编教材纪录片观后感范文,欢迎大家 ... 泊头一中1919班观看《高考》纪录片观后感(2) 高考绝对不是唯一出路,但是高考绝对是迄今为止最公平的一场"比试".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高考对于普通人来说,考上了就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能接受更高等的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