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DLG升级到CG的全球第三艘核动力战舰,“班布里奇号”巡洋舰
上一篇文章《全球第一艘核动力水面战舰,美国“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介绍了全球第一艘核动力水面战舰“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接下来介绍美国第二艘(也是第二型)核动力巡洋舰“班布里奇号”。
虽然“班布里奇号”与“长滩号”几乎是同一时期研发、建造的核动力战舰,但是二者在吨位、动力和系统配置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最重要的是“班布里奇号”没有“长滩号”那么多全球第一的显赫称号,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第一”是“班布里奇号”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吨位最小的核动力水面战舰!
世界上最小的核动力战舰,“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巡洋舰
经过二战的实战检验,航空母舰取代了战列舰成为新的海上霸主,同时,随着喷气式战斗机以及导弹武器的出现,海上防空作战也成为水面舰艇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为了更好的配合航母作战、为航母提供防空掩护,美国在上世纪50年开始为新设计的战舰配置防空导弹(包括“长滩号”),并且新设置了一个舰种,那就是“导弹驱逐领舰”(DLG)。不过,1975年6月30日,美国海军实行新的舰艇分类标准,取消了“驱逐领舰”这一舰种,此后包括“班布里奇号”、“莱希级”等在内的其他型号驱逐领舰均升格为巡洋舰(CG)。
“班布里奇号”两视图
美国海军自1959年开始批量建造“莱希级”巡洋舰,与此同时,随着美国水面核动力技术的不断完善,搭载核动力系统的“莱希级”巡洋舰也被纳入计划之中,也就是“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巡洋舰。于是,采用常规动力配置的“莱希级”巡洋舰与采用核动力系统的“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巡洋舰几乎是同时在不同的造船厂开工建造。
1961年4月15日,“班布里奇号”在伯利恒钢铁公司造船厂下水
“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巡洋舰于1959年5月15日在伯利恒钢铁公司铺设龙骨(与“长滩号”一样),经过不到两年时间的建造于1961年4月15日下水,并在半年后的1962年10月6日正式加入海军服役,配属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仅比“长滩号”晚了1年28天,也就是这1年28天,使得“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巡洋舰丢掉了“全球第一艘核动力水面战舰”的称号、沦为了“世界第三”。不过“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巡洋舰从铺设龙骨到服役一共用时不到3年零5个月,比“长滩号”快了4个月的时间,也算是“虽败犹荣”。
1962年10月6日,“班布里奇号”正式服役
“班布里奇号”(Bainbridge)核动力巡洋舰舰徽
“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巡洋舰整体上仍采用当时美国舰艇中比较普遍的高干舷平甲板舰型,舰长约172.3米、舷宽17.6米、吃水深度约7.7米、标准排水量约7800吨、满载排水量约8600吨、最大航速约32节(也有认为是34节),全舰舰员编制约460人。主动力系统为2座D2G压水核反应堆,配置2台蒸汽轮机,最大可以提供60000马力的推进功率。虽然总功率比“长滩号”少量约20000马力,但是由于“班布里奇号”吨位仅为“长滩号”的一半左右,因此在航速上存在一定优势。
“班布里奇号”(前)与“长滩号”编队航行
虽然几乎同时服役、同样采用核动力系统,但是“班布里奇号”的核动力系统与“长滩号”完全不同。“班布里奇号”采用了2座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设计的D2G压水堆(“长滩号”为西屋公司的C1W),单堆热功率约148MWt,比C1W低约25%,但是尺寸更小,更适合装备于吨位较小的水面舰艇。D2G反应堆不仅用于“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巡洋舰,而且还应用于后续的“加利福尼亚级”、“特拉克斯顿级”、“弗吉尼亚级”三型核动力巡洋舰,“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上装备的S6G反应堆也衍生自D2G,通用电气能够在除核动力航母之外的美国军用核动力领域建立优势地位,D2G反应堆可谓居功至伟。
“加利福尼亚级”核动力巡洋舰部分资料,装备与“班布里奇号”同样的D2G反应堆
D2G一回路采用三环路设计,每一个环路设有1台可变速反应堆冷却剂泵和1台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产生饱和蒸汽进入二回路汽缸推断汽轮机组产生推动力。D2G反应堆舱室直径约9.45米(31英尺)、长度约11.28米(37英尺),堆舱全重约1400吨。在堆芯设计方面,D2G反应堆采用垂直掺硼延长堆芯寿命、轴向掺硼展平功率分布,已获得更好的热工水力性能;反应堆控制方面,设有12个X形控制棒,采用直流电源可动电枢磁阻式控制棒驱动机构。即便是60多年前的设计,以现在的角度来看,D2G仍是一型优秀的小型反应堆。
“班布里奇号”采用双堆设计,但是为了提高核动力系统的可靠性,两个反应堆的主蒸汽管道和冷凝水系统之间交叉相连,即每一个反应堆都可以向2台蒸汽轮机供汽,当低速巡航或者一座反应堆出现故障时,可以灵活调整全舰动力配置形式,保证舰艇获得较高的航速。根据美国海军的测试分析,当一座反应堆满功率运行向2台汽轮机供汽、带动双轴推进时,最高可以达到25-27节的航速;而当1座反应堆满功率运行只向1台汽轮机供汽、仅单轴推进时,最大航速仅为15节。
高速机动中的“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巡洋舰
说完了“班布里奇号”具有特殊意义的D2G反应堆,再来看下舰载雷达及武器系统配置。与“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一样,“班布里奇号”的舰载配置同样以防空为主。舰载雷达方面包括4部布置于舰桥顶部前后和后部雷达设备室上方的AN/SPG-55C防空导弹照射雷达、1部布置于主桅杆平台上的AN/SPS-39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1部布置于主桅顶部的AN/SPS-67对海搜索雷达以及1部AN/SPG-34炮瞄雷达,此外,舰艏还装备有1部SQS-23舰首声呐。“班布里奇号”的建造雷达配置,在当时来说非常豪华,当然与“长滩号”相比还是逊色一些的。
舰载武器方面,“班布里奇号”在舰艏、舰艉艉各设有一具MK10双臂导弹发射架,可发射“小猎犬”防空导弹,前后各备弹40枚,共80枚,可全自动装弹;在舰艏防空导弹弹舱装置后方,装有一具MK112型8联装发射器以发射阿斯洛克(ASROC)火箭助飞鱼雷;主桅杆下方两舷走道各设有1具MK32型三联装324毫米反潜鱼雷发射装置;舰艉两侧装备了2门MK-33型双联装76毫米舰炮;此外,在舰尾还设有直升机起降甲板,可以起降直升机,不过没有直升机机库。
1962年“班布里奇号”发射“小猎犬”防空导弹测试
“班布里奇号”舰艉设有直升机起降甲板,不过没有机库
在1974年6月开始,“班布里奇号”进行了大规模的现代化改装并更换核燃料。改装主要包括拆除了两座76毫米舰炮、换装了2座4联装“捕鲸叉”AGM-84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班布里奇号”也首次具有了远程反舰能力;在舰艉桅杆后方、副舰桥的平台顶端加装了一对平台,安装战略2座MK15“密集阵”近防炮;此外,最重要的防空导弹也由“小猎犬”换装为“标准”防空导弹,备弹量同样为80枚,使得“班布里奇号”的中远程防空能力大幅提升。当然,大规模的改装也花了不少时间,整个改装工程一直持续到了1977年4月,耗时2年零10个月,仅比其从安放龙骨到服役的建造时间短了7个月而已。
改装后的“班布里奇号”发射“标准”防空导弹
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装期间,不仅舰载设备、武器进行了升级,“班布里奇号”也从驱逐领舰正式“升级”到了巡洋舰。1975年6月30日,美国海军启用新的舰艇分类标准。在造船厂接受改装中的“班布里奇号”正式被划为巡洋舰,并获得了新的舷号CGN-25,并在1978年1月至8月期间配属第七舰队在亚太地区部署并访问了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
“班布里奇号”虽然贵为“全球第二艘核动力巡洋舰”,但是整个服役期间并没有太多的亮点,虽然也曾参加过越战,但是并未取得实质性的战绩。整个服役生涯最著名的行动是1964年6月31日加入了由“企业号”核动力航母和“长滩号”核动力巡洋舰组成的全核动力舰队,执行了为期65天的不间断全球航行,行程30565海里,三艘核动力战舰的动力系统均运行平稳,开创了核动力战舰的新纪录。
执行全球航行任务的“全核动力舰队”,最上为“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巡洋舰
“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巡洋舰整个服役周期共经历了3次换料,得益于核燃料技术的进步,换料的时间间隔越来越长,第一炉料用了6年半、最后一炉料则用了13年。在1983年至1985年最后一次大修期间,“班布里奇号”进行了最后一次更换核燃料布里奇号,之后离开太平洋,重新加入了美国大西洋舰队,并最终在1996年9月13日正式退役。
“班布里奇号”明信片
“班布里奇号”虽然与“长滩号”不是一个级别,但是也有相似之处,那就是二者都很大程度上是“试验性”的战舰,也是美国海军水面战舰核动力技术“两条腿”走路的结果,即“长滩号”是为了“企业号”核动力航母验证反应堆、舰载雷达等系统,而“班布里奇号”则为后续的其他核动力水面战舰甚至核潜艇积累了技术经验。现在来看,虽然除核动力航母外美国已不再装备其他核动力水面战舰,但“班布里奇号”还是为美国海军的潜艇核动力技术提供了深厚的技术基础,“班布里奇号”也称得上是一型“功勋舰”了。
至今仍在服役的“洛杉矶级”核潜艇装备的S6G反应堆,也衍生自D2G
“班布里奇号”核动力巡洋舰服役35年,虽然没有像“长滩号”那样显赫的称号和出色的实战战绩,但是“班布里奇号”并没有从美国海军序列中“消失”。2005年11月12日,美国海军第46艘“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班布里奇号”(DDG-96)正式服役,“班布里奇号”的生命将继续延续下去。
“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46号舰“班布里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