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大美湖北——十堰红岩、上津古镇、红安渡槽
《山乡红岩》 摄影:何勇
红岩位于十堰市竹山县擂鼓镇,由红堰、新堰、腰庄三个自然村组成,其地形地貌是一处山间盆地,四周环山底部平原。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当地的烤烟、蔬菜、水稻、油菜、香菇等产业发展迅猛,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上津古城》 摄影:何勇
上津古城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城西北70公里的上津镇,现为清代城址。地处鄂西北边陲,与陕西省漫川镇接壤,南临江汉流域,北枕秦岭山脉,古城坐落于汉江支流金钱河下游东岸,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
上津古城是湖北省保存最为完整的县级古城,古城本体、建筑风貌、空间格局均保存较好,对研究明清鄂陕交界地区建筑历史、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
古城周长1236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城墙高约7米,呈梯形,为青砖砌成。现存城池为嘉庆七年修建,南、北、西方各有一个城门,是全国仅存的四座县级古城之一,也是湖北省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县级古城。
《长安茶镇》 摄影:何勇
长安镇隶属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位于陕南东大门,西距平利县城8公里,东与湖北省竹溪县毗邻。长安镇境内资源丰富,茶香四溢,美景如画,被称为“长安茶镇”。茶镇的徽派建筑群交相辉映,游人至此,流连忘返,文人雅士,怡神于斯。
胡彩明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渡槽带给缺水地区人们生活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时至今日,这些当年承载缺水地区人民梦想的“人造天河”,有的年久失修、破败坍塌,有的人为破坏成为残垣断壁,有的妨碍交通和城市建设,被迫拆除,渡槽已然成为“历史标本”,“人造天河”正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最后淡化成时代记忆中的一道风景线。
新中国成立前,黄安素称“旱窝子”,境内陵岗地区农作物全靠塘堰蓄水灌溉;沿河耕地,干旱时靠拦河筑坝蓄水,用水车提灌,抗旱能力极低。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开始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兴修水库塘堰。多年来,执行“蓄水为主,小型为主,自办为主”的方针,抓住蓄、引、提和工程配套4个环节兴修水库。历时25年,于1974年形成以金沙河、烟宝地、檀树岗、八角庙、火连畈和尾斗山6座大中型水库为骨干的3大灌区,大、中、小相结合的蓄、引、提相配合的灌溉体系。至1989年,全县水利建设投工20838.2万个,建成各类水利工程29624处,动用土方15810.6万立方米,石方4963万立方米,砌石185.93万立方米,浇灌混凝土18.19 万立方米,投资26054.8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8046.95万元,地方投资1036.6万元,群众自筹16895.9万元(含集体负担的工分报酬)。全县库、塘、堰总蓄水能力5.8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38.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5.6%,其中自流灌溉13.44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9.1万亩,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26.2%和56.7%,有效灌溉面积为1949年10万亩的3.88 倍。在水利建设中,红安人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和巨大代价。每年冬组织大军突击,农忙时坚持小队伍施工,工具自备,口粮自带。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中,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投劳近400个,负担323元。在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成长了一支工程技术队伍。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50年代靠省里,60年代靠地区,70年代一般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由县里负责。
檀树岗水库干渠渠首接电站发电尾水,经檀树岗乡、七里坪镇、紫云乡、火连畈茶场、杏花乡、永佳河镇入曹河水库。全长86.17公里。1970年10月开工修建,1974年6月建成。渠首流量为8立方米/秒,渠尾流量为4立方米/秒。整个渠道共有各种建筑物285处,其中隧洞33条,长2748米;渡槽33座,长5907米;支渠20条,长152.9公里;斗渠15条,长71公里。1986年4月至1987年4月完成19.5公里长的干渠附属建筑物配套和险段加固、护砌,本次只展示了红安一部分渡槽。
1.程维德渡槽,红安县七里坪檀树岗程维德村,梯形浆砌,高度9米,长度74米,设计流量(8秒/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