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六合繁华后面的一条小街,清代的县府街
那天从瓜埠镇看了瓜埠古渡出来,一看时间尚早,做攻略时得知六合区还有一条有意思的小街。县府街。这县府街听说清时就是县府所在,解放后仍是县政府所在。古时这条街很是繁华有名。当时的很多大家大户都住在附近一带,县府的官员也住在附近。到了解放后县政府在这里。仍然有很多政府官员住在附近。想来这里应该有点意思。要说这县府街当然要大概介绍一下这六合了。
说是这六合古称棠邑,后因境内有六 合山 而易名六合,最早见公元前559年(周灵王十三年)于《左氏春秋》。古之六合,即棠邑范围包括今天的六合区全部, 南京 市浦口区大部分, 安徽 省 滁州 市大部分,隋开皇年间才改为的“六合”,因其境内有六峰连绵,蔚为壮雄,可惜之六峰,遗在今浦口。
关于“六合”的正确读法应该是“liùhé”。在地名记载中,六合,古称棠邑,隋开皇四年(584年),因境内有定山(此山后改名六 合山 ),定山有六峰,即寒山峰、邓子峰、石人峰、芙蓉峰、妙高峰、双鸡峰,因六峰是环合的,因此改名为六合。六合一度念‘lùhe’,2005年,经 中国 社科院语言文字工作会正音,通读为‘liùhé’。
县府街位于 南京 六合文庙后面、滁 河北 岸,毗邻六合城墙,是一条长不过数百米的清代老街。县府街是条老街,公交车一站路长,是以前六合的政治文化中心,老县政府就在这条街上,走到路西头就是六合文庙,自政府搬迁后老街就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从瓜埠老街出来坐622,23站,一个多小时到了北苑小区站,然后导航,怎么走着都觉得有点不对劲,小街路面很窄,左拐右拐,好像还有坡度,咋也不像县府街的意思啊。
豁然,街道稍微宽了点,一栋墙,一座门出现在眼前,
这墙,这门感觉有点意思,但明显也是新修的。穿过一道门,
这街也是宽了点,看似也是新修,并无老街感觉。又穿过一道门。
看到了六合那个有名的文庙,和泮池。后面会专门说文庙。
虽然是个新修的大门,但那青砖黑瓦的,看着也挺威严气势。
看到文保的牌子了。民国时期的建筑,这也是到了那个县府街了。
现代的历史的参杂在一起。
民国建筑,这墙上的灰肯定是后来抹上去的。我发现六合这一带的民居建筑和 江南 的民居建筑有明显区别。
。
。这房子现在看也是很漂亮的。
这些老屋在不同的年代一直在维修,留下了各种痕迹。
木结构的屋顶与老瓦。
县府街,这街真的不宽,街面都是现代风格的路面。小街两旁有些树木。
回头看一下进来的那个门。
中国 共产党六合县六城镇委员会。历史的痕迹。
六合县六城镇人民政府。
这个大门建于上世纪80年代
县政府的铁栏杆门,透过门缝看到深深的林荫道,道路深处是什么?进不去,看不到,据查证,里面有老的政府大楼和会议室。民国建筑。
废弃的林荫道,杂乱的垃圾,遥想当年这里进出的人也是意气风发。
。县府街
看这青砖黑瓦的小平房很像北方的平房建筑
汪家巷的清末建筑,汪家巷据说和一个姓汪的大户人家有关系。
我在 南京 的两个地方看到这种建筑风格的老房子。除了这里就是老浦口的南门龙虎巷。都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北方建筑风格。
汪家巷,这条街里有不少清代建筑。
老宅子的痕迹。
这种老宅过去也应该是大户人家。
不同时期的痕迹。马头墙是新修的。
这是进院落的一道走廊。屋顶是木结构。
大官巷,啥意思没找到出处,顾名思义自己想去吧。
国营龙池浴室。
这个门是解放初期建造。有意思的是我再拍这个门时,一个老者,骑个电动车,已经老的不行了,好似一阵风就要吹倒的感觉,问我今天是不是要开门了。我笑笑,摇摇头,摆摆手没说什么。看来这浴室还在营业,不过是现在非常时期可能。。。旁边一个汉子高声说到。。。明天就开了。
进到门里边,有几栋房子。有这块牌子。这里有建于民国时期的建筑,公共浴室,还用现代语言介绍,当时公共休闲建筑遗存。哈,澡堂子就澡堂子吧,还公共休闲,有意思。
有介绍说,当时(民国时期)这澡堂子里也分上中下不同档次,现在这墙上也留有现在留下来的广告痕迹,叫什么内有雅座。旁边那排大字,不同年代写了不同的字,已看不出写的是什么了。
这就是那民国时期的澡堂子,哦,浴室,哦,还有雅座,哦,公共休闲。。。
这个门,这个招牌,这几个字还是有点岁月,有点沧桑。往前走,小街两边开着各种小店,还是很有生活气息,拍了张片子不慎被我删掉了。走到小街尽头右拐就看到了
一座牌楼样子的仿古建筑,走过去一看。看到了滁河,滁河散步的景观道。这个是滁河上的桥。桥上搭的过河的长廊。有点壮观。走了上去。
这是景观道。风景很是怡人。
这是过河的桥。
桥中央看到了这个,问了一个路人,说是不知道什么?我自己走了下去。
看着这滁河挺漂亮。
两座桥并立,一座在街这边,一座在街那边。
我走过去看看到底是什么?问了一个在河边休息的人。说是清真寺。我走到跟前。这清真寺围挡。在修缮进不去看不到。看着挺有味道。这清真寺的说法是,六合清真寺始建于元末,具体年代不详,为达不台后裔达善所建。后经多次拓修,至清初方形成规模, 咸丰 年间毁于战火,同治初年重建,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再次重修。达浦生大阿訇曾在此掌教,并于1918年创建广益回民小学。XX中曾被破坏占用,现在在修缮。看了一下这建筑既有中式风格的建筑,也有阿拉伯式风格建筑。看起来挺有味道。可惜进不去。
我又问了一下,去找那个文庙。
顺路往前走,就看到了文庙。说一下文庙。
六合文庙是一处不可多得“活化石”。现今,文庙内还有大成殿、魁星亭、戟门、泮池等建筑,雕梁画栋,气象庄严。文庙内留存下来的13块碑刻,也具有相当大的历史价值。文庙正对滁河一面,立有一面大照壁,上面有四个大字:万仞宫墙。据说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真迹,只是没有皇帝的落款。
文庙,是用来祭祀古代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的庙宇,所以文庙也是儒家文化的圣地,有时它还代表了古代地方上的最高学府。文庙建筑,是庙、学合一的古建筑群,规模或大或小,其名称也能叫孔庙、夫子庙。在全国目前仅存的22座文庙中,除了建于公元前478年的 山东 曲阜 孔庙,和建于公元618年的江西 萍乡 文庙外,六合文庙始建年代位列第三。
单就 南京 来说,六合文庙始建于公元的850年,那个时期属于唐朝。而 南京 夫子庙虽说始建于东晋年间,但正式改成文庙的时间,是在宋代的1034年,六合文庙比起夫子庙来还要早了170多年。而且从规模上来说,六合文庙在仅存的文庙中,建设规模排在第五位。
说到 南京 江北的六合, 南京 人清楚,外地也许有很多人不是太熟悉,但要是说到 南京 的雨花石,估计知道的人会很多。雨花石不产在 南京 城内,而是产在六合,六合是雨花石的故乡。就像 南京 夫子庙大家都知道,但六合的文庙知道的人不多,但六合文庙的历史,影响力还是不可小觑。在上世纪 南京夫子庙修复时,专家们先要去六合研究一下六合的文庙建筑一样,然后参照六合文庙来修复夫子庙。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六合文庙是 南京 夫子庙的“老师”。
文庙也在修缮,围挡进不去,看不到。
疫情期间,有人在路口看守。阳光下看来这志愿者也疲劳了。两人都在打瞌睡。
准备回去用导航找公交。路上又看到了六合的城墙。这六合城墙也有说道。2006年,滁河环境整治指挥部的一位工程师发现了六合 永宁 街附近滁河中,有一段护坡疑似城墙遗址。经专家鉴定,确认遗址长约1里,是城墙墙基,水中还有部分城砖。在 永宁 街附近的原六合西门粮库,有一段100多米长的围墙,也是当年城墙残留。
根据清代光绪年间的六合县志记载,六合城墙最初建于南宋 绍兴 二年(1132),明代初年废止毁弃。明崇祯九年,六合地方政府重建夯土城墙,建成的城墙周长1323.6丈,高2.5丈,垛口多达1647个,大致上呈正方形,城外有护城河。
清康 熙四十四年(1705),六合城垣被水冲塌,其后的雍正乾隆道光 咸丰 光绪年间,地方政府相继修葺城墙。民国时期,经过历次修缮的六合城墙周长4410米,高达8.33米。1958年,拆城运动波及小城六合,六合城墙大部分被拆,仅残存一小段。
六合城可以看 成都 是明朝 南京 的卫城。相比市区的明城墙,六合城墙比较特殊,它是单边城墙。所谓单边城墙,就是外侧城墙是用明城砖垒砌,而中间内侧城墙用夯土夯筑的。之所以这么简陋,是因为明城砖在当时属于较贵重的物品。
六合城墙虽然看似简陋,但在军事防御中也发挥过作用。六合民间有“铁打的六合纸糊的 南京 ”的说法,就是形容六合城池的坚固。
1858年10月,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率部攻打六合,与清军展开拉锯战,双方死亡过万。最后,面对六合城墙毫无办法的陈玉成使出最后一招,他命士兵挖掘地道灌入炸药,炸开城墙,杀入城内,六合清军守将温绍原战死。
和 南京 城墙的城砖相比,六合城墙的城砖要小不少,反映了历史上的六合城墙只是县城城墙,比作为都城城墙的 南京 城墙要低几个档次。
好了,这六合的街,六合的庙,六合的寺,六合的城墙就说到这了。再整理编辑的过程中,有些照片视频被误删了,很是可惜。
后街与你谈天说地—张建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