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明版〡徐说《千字文》:昃
“昃”的字源。(网络资料图片)
徐说《千字文》第十二集
太阳偏西称为“昃”
撰稿:徐强
同学们好,欢迎收听《说文解字》。
首先我们来猜一个谜语。谜面是:“天下尽是不平声。(打一字)”大家知道谜底是什么吗?正确答案应该是“昃”字。
要理解这个谜语,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古汉语声调的基础知识。古人把汉语的声调分为“平、上、去、入”四声,这和今天普通话的一、二、三、四声是不太一样的。古代诗人在写诗的时候,又把“平、上、去、入”四声分为两大类,其中“平”是平声,“上、去、入”三声则统称为“仄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平仄”。
楷书的“昃”字是上下结构,上方为“日”,下方为“仄”。“日”代表太阳,太阳普照的地方称为“天下”;“仄”指仄声,与平声相对,也就是“不平声”。因此,“昃”字在结构上就可以理解为“天下尽是不平声”。当然,这里的“不平声”是语带双关的,既指仄声,也指人们抱怨世界不公平的声音。俗话说“不平则鸣”,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受到了委屈或者压迫,就要表达不满,就要发出反抗的声音,这样,才有可能争取到公平和正义。
好的,关于谜语,我们先说到这儿。今天我们学习的字,就是《千字文》中的“昃”字。昃,zè。
甲骨文的“昃”,属于形声兼会意字,左边是一个太阳,右边或者右上方是一个歪斜的人的形状。到了篆书,“昃”演变为“仄”字加“日”字。“仄”在左边,“日”在右边。
东汉语言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写道,昃,“日在西方时,侧也。从日,仄声。”可见,“日”是义符,表示这个字和太阳有关,“仄”是声符,表示读音。“昃”的本义,指太阳偏西。
“日昃不复午,落花难归树。人生能几何,莫厌相逢遇。”这是唐代诗人邵真写的一首诗,题目叫做《寻人偶题》。大意是说:太阳偏西,时间就不会回到正午了;鲜花落到地面,也很难再回到树上。人这一辈子不长,要懂得珍惜身边人、眼前人,不要觉得厌烦。因为这辈子的遇见是一种缘分,到了下辈子,未必有机会再相逢了。
我们再来看两个成语。“日昃之劳”,意思是从早晨到午后都顾不上吃饭,形容工作繁忙。“昃食宵衣”,意思是时间很晚了才吃饭,而天还没亮又起床穿衣服了,形容为国操劳,忙于政务。
“昃”从太阳偏西,又引申指倾斜。“崖昃日半倾,光射东南峰”,诗句中的“崖昃”,指的就是倾斜的山崖。
在古老的哲学经典《周易》这本书里,有这样一段话:“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意思是说,太阳过了正午会偏西,月亮圆了则会缺,天地万物都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的,人同样如此。古代先民通过观察自然界的变化,悟出为人处世的道理,这是他们的智慧。
好,我们今天就先谈到这儿,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一次再见。
“昃”字图示。(资料图片)
甲骨文的“昃”。(资料图片)
◆徐强,1975年2月出生,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毕业,现任贵港日报社副刊部主任、总编辑助理,是《读者》杂志著作权许可使用签约作家、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贵港市作家协会主席、贵港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曾获2012年贵港市“十大杰出青年”、贵港市第四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贵港市第六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第二届广西“书香之家”称号。作品入选历年中国杂文年选。著有随笔杂文集《下辈子做一条狗》《当狗站起来的时候》《说文解字》《蠹鱼笔记》等。
◆杨学明,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广播电视编导专任教师、广播电视语言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中华文促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持人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等社会兼职。被评为广西首批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河北省首届广播电视“十佳”播音员主持人、全国优秀特长生指导教师、广西民族大学“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等。出版《节目主持艺术研究》《当代播音员主持人口语传播艺术研究》等著作,编写《演讲与口才教程》《文化素质教育经典教材》等教材。曾获中国新闻二等奖、中国广播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