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考古发现连载】3:淅川滔河黄楝树发现新石器时代的“城墙”,或是三苗部落居住地

龙山岗又称黄楝树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滔河乡黄楝树村西,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文物保护项目之一。

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遗址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其中新石器时代堆积范围约14万平方米。发掘面积9000平方米。发掘表明,龙山岗遗址是一处以新石器时代堆积为主的聚落遗址,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丰富,延续时间长。

仰韶时代晚期(朱家台文化)聚落不仅面积较大,而且发现有堤防、大型分间式房屋、祭祀区等大型遗迹,这些都反映出当时这里应是一处拥有相当人口规模和社会动员力的区域性中心聚落。发现的堤防遗存,其建造方式和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众多新石器时代城址城墙的建造方式类似,对于我们认识长江中游史前城墙的功能具有一定意义。遗址地处文化交汇地带,南北两大史前文化系统在这里此消彼长,相互交流与融合,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太平御览》引《六韬》:“尧伐有苗(指三苗),战于丹水之浦。”尧帝时,丹淅流域原来是华夏族的居住地,居住在南方的三苗部落首领驩(huan)兜占领了丹淅流域。为了统一华夏,尧帝带兵打败了三苗部落,迁驩兜于崇山(今河南登封嵩山)。

《吕氏春秋.召类》:“舜却苗民,更易其俗”。尧禅让给舜后,丹淅流域的三苗部落首领田昌五再次骚乱,附近的夸父部落也与当地的华夏族发生了战争。舜封丹朱为诸侯,居丹渊,抵御三苗部落和夸父部落。滔河黄楝树遗址南北两大史前文化系统在这里此消彼长,相互交流与融合,有力论证了史前尧伐三苗和丹朱的存在,这里或是三面部落的居住地。

龙山岗遗址的发掘,不仅对研究汉水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探讨该地域新石器时代各发展阶段聚落形态变迁及其演变规律,而且对我们认识南北文化中介地带的文化面貌和性质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田野,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五四文艺奖获得者,南阳市五个一文艺工程奖获得者,南阳市作家协会理事,淅川县文联副主席,淅川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在全国各大报刊杂志刊发作品3000余篇,《读者》、《意林》签约作家。出版有散文集《放歌走丹江》、《坐禅谷禅韵》;长篇小说《泪落水中化血痕》;参与主编《魅力淅川》丛书(六卷),撰写的《北京,不渴》微电影剧本拍摄后荣获国家林业部“十佳影片”。约稿电话:1356924397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