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琬

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临终前对尚书李福道:“我死之后由蒋琬继任,他必能安邦定国。”消息传到成都,后主刘禅当即册封蒋琬为丞相,蒋琬却拒绝道:“臣实在才疏学浅,不能堪此重任!”

此言一出,举国哗然。诸葛丞相尸骨未寒,难道蒋琬真要狠心拒绝遗命?其实,这只是蒋琬的试探而已……

说起蒋琬,他是荆州零陵人,年少以聪明好学、高大英俊而知名,刘备攻占益州后,任命他为广都县令。这本是施展才华的大好机会,但年轻的蒋琬恃才傲物,觉得委屈,于是在任不理政事,整日以饮酒为乐,如庞统故事。

刘备听说后大怒,要派人去处死蒋琬。幸亏诸葛亮在一旁求情:“蒋琬是治理国家的人才,小地方确实委屈他了!他虽然表面浪荡不羁,但终究没出什么变故。”刘备敬重诸葛亮,这才饶蒋琬一命,将其贬为庶人。

年轻的蒋琬经此一遭,认识到了政治的险恶之处,从此收起锋芒,愈发谦虚起来。公元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诸葛亮没有忘记他,推荐他出任尚书郎。蒋琬在任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出色完成了工作。

这让诸葛亮大为惊喜!看着眼前这个高大、英俊又谦虚低调的年轻人,诸葛亮仿佛看到了自己。223年,后主刘禅即位,诸葛亮开府治事的第一件事,就是征召蒋琬为东曹掾,并且还要举荐他为茂才。

所谓茂才,就是汉代察举制里,每年地方或重臣可以需要举荐的人才。只要谁拥有这个头衔,就意味着官运亨通,前途无量。

但蒋琬竟然拒绝了,将这个名额让给了其他英才,急得诸葛亮亲自劝说:“你我关系确实不错,但你不应该为了避嫌而推让,就算世人有非议,你也应该展现才华让世人都明白,而非一昧推让!”蒋琬这才接受举荐。

从此蒋琬一路水涨船高,先后担任丞相参军、丞相长史、抚军将军。诸葛亮北伐期间,蒋琬负责筹备粮草、组织运输、兵员调配,无论多难办的事,蒋琬总能完成的很好,这使得诸葛亮经常感叹:“能助我兴复汉室的人,就是蒋琬啊!”

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临行前他已有了不好的预感。他对后主说:“我这次北伐如果有什么意外,军国大事可以托付蒋琬!”果然不久后,诸葛亮病逝。然后发生了开头的一幕。

那么,既然蒋琬如此受重视,为何要拒绝接任呢?其实,他是想看看后主的意愿。

在他眼里,君是君臣是臣,诸葛亮再贤德毕竟是臣,他让自己接班,也得看刘禅有没有这个想法!于是他用推辞来试探。而此时的刘禅根本无意掌权,便多次下旨劝说蒋琬。蒋琬这才放下心,答应接任。但他坚决不当丞相,只答应当尚书令。

蒋琬掌权后,面对着没有诸葛亮,一片人心惶惶的蜀汉,他镇定自若,既无悲伤也无欢喜,似一根定海神针立于朝堂。这种举动很有效,很快就镇住人心,维持了国家稳定。这时,人们才惊叹,诸葛亮并没有看错人。

当然,也有不服他的。

东曹掾杨戏、督农杨敏就曾诋毁他: “蒋琬是个糊涂蛋,一点也不如前人!”有人找蒋琬告状,蒋琬笑道:“所谓前人,是指诸葛丞相,我确实不如他啊……”后来杨敏犯罪,大家担心蒋琬会公报私仇,但最终蒋琬公平判决,没有加罪,由此得到世人称赞。

蒋琬在任十年,蜀汉国力不衰,可以说是完美完成了诸葛亮的托付。世人也觉得蒋琬是出色的守成之臣,但其实在他内心,也渴望兴复汉室报效国家。

从238年开始,蒋琬常驻汉中,多次派姜维西征羌地,寻求转机,但效果不佳。蒋琬又改换思路,加急建造大船,打算从水路进攻收复上庸和房陵。但最终因为旧疾复发,卧病在床,朝廷否决了他的提议。

蒋琬继续写信给后主道:“我来到汉中六年,却寸功未立!想到魏国日益强大,每日寝食难安。原本以为能与吴国联盟,就算不能一举灭魏,也能慢慢蚕食。但吴国却接连北伐失败,举步维艰。臣觉得,凉州地势险要,应该重用姜维夺取此地,汉室尚有可为!”

这也是蒋琬最后的忠告,244年,蒋琬告病还乡,将职位让给了费祎。两年后,蒋琬病逝于家中,后主追封他为“恭侯”。

蒋琬的一生没有显赫的功绩,但他在后诸葛亮时代完美接班,体现出他惊人的才能。可惜天不假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留给刘禅重用姜维的忠告,终究没有被采用。费祎在任多次打压姜维北伐,使蜀汉浪费了数次北伐的大好时机,最终彻底丧失了与魏国争锋的资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