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友最关心的4个尿蛋白问题,一文弄懂,与肾衰竭说拜拜
尿蛋白对肾脏病的影响较大,不仅会影响肾功能发展过程,还直接决定着病情的预后。因此尿蛋白指标的一举一动让不少肾友十分紧张。
尿常规尿蛋白的变化常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指标之一。尿蛋白出现+或2+、3+等直接反应出尿液中存在不同程度蛋白出现,也表明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程度有差异。面对尿蛋白有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但也少部分患者觉得不是很严重,没有积极应对,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除了尿蛋白控制的问题,还有患者常遇到一些其他棘手的问题,比如总是反复、药效不佳、下降不明显等等。困扰着很多人。
针对大家在治疗尿蛋白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或疑惑,今天集中来给大家解答下!
- 问题一:尿蛋白3+蛋白漏出量一定多?
尿常规检查是肾病必查项目之一,一般一次尿检就可以完成出结果。尿蛋白3+可明确判定尿液中存在蛋白漏出。但具体漏出来的是1克还是3克,不能盲目评估。尿蛋白存在加号只代表定性检查,漏出的量多量少它说了还真不算。需要进一步做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检查,来判断一天尿蛋白的情况。
很多患者嫌麻烦从来没详细查过24小时尿蛋白定量,导致不知道具体漏出多少,以为尿蛋白+就是不严重,结果没有采取积极用药措施导致病情耽误以致加重。
肾友们需明白一点尿蛋白+不代表不严重,尿蛋白3+也不代表漏出量的一定多。单次的尿检常易受到外在因素影响,包括饮食、运动、喝水等,而不准确。
因此检查发现尿蛋白3+,要紧接着查尿蛋白定量或尿蛋白肌酐比,明确漏出的量,同时来针对病理及肾脏内炎症反应来用药,才会好转的快,更有利于保护肾小球。
- 问题二:尿蛋白多一定肾病严重吗?
通常来说尿蛋白流失多,可以评估肾小球基底膜损伤严重,肾脏内免疫炎症反应较活跃。相对来说病理病变比较复杂。但不一定代表整体肾功能损伤严重。
肾病早期很多患者伴有蛋白尿但没有明显肌酐升高,病情比较轻微。所以尿蛋白可作为判断肾病严重性参考指标,但不是唯一指标,还要结合病理类型、肾小球的损伤程度及其他症状如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血压等来评估病情的严重性。
而且尿蛋白初始阶段没有控制时往往漏出较多是可接受的,相比早期判断肾病预后更看重的是治疗后尿蛋白的稳定性。一般尿蛋白持续稳定在0.5克以下的肾友预后不会太差。
- 问题三:降尿蛋白只能用激素吗?
激素、免疫抑制剂具有较强的抗炎抑制剂作用,因此对于因肾脏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尿蛋白,可以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减轻尿蛋白的漏出。但有些患者比较反感激素的副作用,是不是只能用激素?
其实不一定。如果也有其他药物可以抑制肾脏炎症,保护肾小球基底膜,降低尿蛋白也可以不用激素。目前明确有降蛋白作用的药物有ras阻断剂沙坦/普利类药,列净类药、他汀类药、活性维生素D、鱼油,还有一些中成药及中药方法等。
具体是否有用到激素或其他药物方案,还需要看患者自身对药物的敏感性,病情的发展程度及病理损伤情况。
且并非是一发现尿蛋白就会上激素。通常尿蛋白定量在1克以内时不首先考虑激素冲击,给予普通抗炎治疗如果能降下去就不会用到激素。太早太快用激素对尿蛋白的控制不是好事。
- 问题四:长期尿蛋白超过1克,一定会尿毒症?
尿蛋白的存在对整体肾病的影响在第二个问题有讲到。那尿蛋白与尿毒症的关系怎么样?尿蛋白长期不达标,尿毒症风险固然升高,但不代表一定会引起尿毒症。
尿毒症的发生是慢性肾脏病发展到肾衰竭终末期的结果,是多方面因素综合起来控制不佳导致的。尿蛋白是影响因素之一,其中还包括影响血氧供应的因素如血压升高、严重贫血、电解质紊乱等,还有毒素水平升高如肌酐、尿酸、尿素氮等指标变化。还有一些严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肝病疾病、栓塞、肺部感染等。
所以说如果是单纯尿蛋白控制不好,但其他方面都比较稳定,尿毒症风险也不会太高。
其中相对来说,尿蛋白是比较好控制的因素,注意预防感染、提升免疫力也不容易反复。
肾病友们若还遇到其他肾脏病问题,可直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