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果烈教授辨治中医脑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
李果烈,男,出生于1931年,江苏南京人。从医六十余载,作风严谨,医德高尚,经验丰富。长期致力于中医理论知识学习、研究;于临床实践中刻苦钻研,汲取先人之精华,谋求突破与创新,最终构筑了一套独具一格的学术理论机制。对其学术理论机制进行进一步探索与研究是当前尤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李果烈教授中西博学,治学严谨,汲取中西医之长,采用中医辨证及西医辩病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擅治心脑血管疾病,
在脑梗死,脑出血,眩晕,头痛,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高血脂、心功能不全等多类疾病方面拥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和造诣。对脑血管病的诊治,他辨证精细,治法灵活,思路新颖,不囿传统,善辟蹊径,并结合运用现代医学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成果,研究并拓展中医的新理论和新思路,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不断总结,形成了他独特的辨证思路和论治规律。
1学术思想渊源李果烈教授从医60余年,1950-1955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本科,为老师鉴定了扎实的西医临床基础。1959-1961年辽宁中医学院西学中二期结业,在此学习期间获得诸多著名中医专家的倾心亲授,并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进行了主动学习、研究,进而拥有了扎实了中医理论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李教授注重融会中西、中西并用;师从于傅宗翰等多位中医大师,为日后学术思想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根基。通过深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深化对强调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认识,逐步建立了自身学术思想的主体;1965年至南京市中医院工作,在临床实践的不断探索中,提出从肝肾脾治论治中医脑病,并独创了包括“痰瘀同治”和“阴阳调和”等在内的诸多证治体系,丰富并拓展了对疾病的认知,构筑了其独特的辨证思路和论治规律。
2.学术思想李果烈教授长期以来坚持对中医脑病的研究与学习,在经过大量临床实践之后,汲取他人之长,汇自身所学,亲身创建了一套合理而科学的脑病诊治理念机制。在临床实践诊治活动中,李教授一直秉承着“辨证论治”与“整体观”的医治理念,并将其视为临床指导。认为中医脑病的病机特点为肝阳易亢、清窍易蒙、久病多虚、痰瘀互结,提出了从肝、脾、肾论治中医脑病的辨治思路,并强调应将痰瘀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在对帕金森病的诊治中,导师根据本病的病程发生发展过程和临床症状,以肝肾阴阳为切入点,将其分为初、中、晚三期施治,得到了良好的临床疗效,丰富了对疾病的认知,且为临床病症救治提供了全新的治疗模式与治疗理念。
3.学术经验通过对李果烈教授临床病案的整理、总结并深入挖掘李老师临证时部分学术经验。对于眩晕的认识,李果烈教授指出病因多端,症情夹杂,然不离虚实二字。虚者即本虚,多见气血阴阳不足、肝脾肾亏损;而风、火和痰浊,归为实者,即标实;二者往往互见,虚实夹杂。在临床辨证论治中,李果烈教授认为眩晕属本虚标实之证,治以标本兼顾。在重视平肝潜阳的同时注意顾护正气,注意适当的补益治疗;老师注重辨病与辨证的结合,根据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基础理论,不拘泥于单纯的中医辨证或辨病,结合现代医学的疾病知识,总体把握疾病的本质,明确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预后,
灵活应用二仙汤、柴胡桂枝汤等加减,不拘泥于其原方,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帕金森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一些虽非主症但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如便秘,李主任亦结合多年的临床实践,不断总结,认为老年人的便秘,多见虚实兼夹,因虚致实,且临床多见阳虚作祟。治疗时应重视“润”法,并应强调治疗的个体化原则。
4.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进一步研究李果烈教授调和肝肾阴阳法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以期推广补肾养肝方为主治疗该病的临床特色经验。方法:选取帕金森病患者共80人。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55-79岁,病程0.5-11年。按照平行对照研究根据病人就诊顺序及服药情况分为治疗组(补肾养肝中药+西药组)、对照组(西药组),每组各40例。各组别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患者非运动症状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肝肾阴虚症候评分,PDQ-39评分均于治疗后明显下降并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症状的变化方面,治疗组并未显示出优于对照组。虽然治疗后治疗组UPDRS评分有所下降,但与对照组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补肾养肝方为导师多年临床诊治帕金森病的常用经验方,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改善帕金森病中医症状、中医证候、部分非运动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有效延缓了患者症情的进展,对患者的震颤、强直、运动迟缓等亦有一定的改善.体现了中医治疗本病的优势。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显示出临床应用的广阔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