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第一体育场,一座城市的集体回忆!
如今的青岛天泰体育场
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青岛体育场
令无数人惋惜不已的是,2000年,青岛第一体育场被推倒重建,经过大规模改造后,更名为青岛市天泰体育场。客观的来说,现在的这座外观变化不大的体育场,已是一座赝品了,与伴随我们记忆的那座体育场已经无关了。
在建设青岛体育场之前,青岛还没有正式的体育赛场,一些体育赛事多在汇泉跑马场进行。青岛体育场的建设离不开1933年在青岛举办的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
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会长沈鸿烈暨全体筹委会委员合影。
说起曾经的青岛体育场,首先不得不提到两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一个是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一个是被称为“中国奥林匹克先驱”的山东大学体育教授宋君复。
1922年,兴建中的洛杉矶体育场。
1932年,张学良资助刘长春(左)、宋君复教练代表我国出席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十届奥运会。
1932年,在张学良的资助下,时任东北大学体育系教授的宋君复,作为教练带领短跑运动员刘长春,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10届奥运会。宋君复在美国期间,详细考察了洛杉矶奥运会的体育设施,回国时带来了洛杉矶体育场的图样、资料和照片,没想到这些资料很快就在青岛有了用武之地。回国后由于东北已被日本占领,宋君复来到山东大学任教。
1932年10月,在开封举行的第16届华北运动会上,作为第16届华北运动会青岛代表团教练,宋君复还担负着市长沈鸿烈安排的一个任务,争取第17届华北运动会来年在青岛举办。当时的青岛是直辖市,之前从来没有举行过全国性的大型活动,青岛市政府想借此机会完善城市功能。可是,主办方最后还是把举办权交给了山西太原。然而1933年夏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把太原的承办权冲掉了。于是,执委会紧急决定放弃山西,青岛成为了17届华北运动会东道主。
新落成的青岛体育场外景
青岛体育场由青岛市工务局郑得鹏、马永祥设计,投资19. 26万元。于1933年3月正式动工修建,6月底即全部建成,4个月竣工。田径场是德国人地姆博士所创,椭圆形400米一周的弯道6条,直道8条,弯道由三个半径组成,离心力小,同时因弯道半径短,也便于清晰地观看比赛。
新落成的青岛体育场内景
落成于1934年的汇泉球场(逄淑才收藏老照片)
体育场北大门(主楼)由三层门楼组成,设有三个拱形入场大门,内侧顶端设钟楼,雄伟壮观。体育场周围环以十五级看台,可容纳一万五千人。体育场除田径赛场外,还设有排球场、网球场、棒球场、垒球场等。场内的照明设施、场外的绿化美化都带有西方特色,整个体育场当时是全国一流的。
2000年,即将拆下的纪念碑(王铎老师摄影)
体育场建成后,沈鸿烈在体育场北门楼题名“青岛体育场”,并刻碑石镶嵌在城墙上:“自古盛世之民,健而多寿。衰世之民,弱而多夭……有完美之体育,乃有健全之体格,身心强健,成就始能伟大”,碑石的字字句句都传达了建体育场的宗旨——“树民族自强之基础”。这块石碑在文革中曾遭到破坏,后被董海山、丛林等人用泥巴糊住保护了起来,直到1998年才重见天日。
华北第十七届运动会举办场地
华北运动会入场式
青岛体育场旧影
青岛体育场旧影
从此以后,青岛的群众拥有了第一个大型体育场,体育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每当有重大的体育赛事基本都在此举行。
日寇侵略中国以后,为了推行其“大东亚共荣圈”,在伪政府的主持下,召开了多届华北都市交欢体育大会。分别在华北几个较大城市轮流举行,举办单位是华北伪政权统治下的“省”、“市”各单位的运动代表队。
体育场外的中国女学生
入场的青岛代表团
从1946年开始,这里年年举办全市的中小学运动会,而政府机关和企业的职工运动会以及全市的足球、篮球比赛也多次在此举行。
上世纪四十年代,文登路、莱阳路、南海路交叉口,汇泉跑马场与远端新颖的的青岛体育场。
全国第一届少年体育运动大会在青岛第一体育场举行,图为开幕入场式。
1957年7月,正在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的毛泽东,因为天气炎热的关系,临时决定将会议改在青岛召开。8月5日,毛主席、周总理在第一体育场接见全国少数民族代表团、驻青三军少校以上军官、青岛市党政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并分别合影留念。
1989年的第一体育场看台上
2000年,拆毁的第一体育场。(王铎老师摄影)
随着岁月变迁,第一体育场因年久失修无法举行大型体育赛事活动。1999年,第一体育场被鉴定为危房。但许多文史学者认为此处为具有历史价值的文化遗址,提出了诸多保留意见,经过近两年的论证,2000年,青岛体育场的全面大修终究还是开始了。
曾经拼搏在一体的老海牛,是无数青岛人抹不掉的记忆。
这是我当年现场看过并一直收藏着的一张球票。
1995年8月18日,青岛海牛队在青岛第一体育场再次迎来了国家队,虽然最终以1:4失利,但场上所有的进球都与青岛人有关,可以说那场比赛的赢家当属青岛人,不过有位球员不能注明名字,也就不多叙述了。
甲A赛场上的海牛队
第一体育场外旧影(源自网络)
第一体育场内旧影(源自网络)
第一体育场外旧影(源自网络)
第一体育场内旧影(源自网络)
第一体育场外旧影(王挺摄影)
在这里,不论是工矿校企、青少年还是中老年,谁的记忆里都不会离开第一体育场。从小学开始,区运动会、市运动会都是在这里,开完了,从中山公园穿过去,沿着榉林山走回南仲家洼的家里。上班后,百货公司和商业局的运动会还是在这里,可以说,第一体育场带给这座城市、带给诸多岛城人的记忆与影响力是无可替代的。
如今的青岛市天泰体育场
本组图文部分文字编辑参考自庄晓蓉《天泰体育场的前世今生》、青岛体育志等,部分图片源自王铎、王挺、逄淑才等老师提供以及青岛档案馆、青岛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