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堂 | 张在强教授: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诊断思路
01
判断临床症状是否符合周围神经病
02
判断病变的临床解剖部位/类型
明确病变部位是单神经病/多发性单神经病/多发性神经病;
病变神经属性是运动神经、感觉神经或自主神经损害为主;
病变神经纤维大小。
血管炎:血管炎性神经病、糖尿病性单神经病和腰骶神经跟神经丛神经病、类肉瘤;
感染性:麻风病、HIV、莱姆病;
免疫介导性:多灶性运动神经病、多灶性获得性脱髓鞘性运动感觉神经病(Lewis-Sumner综合症);
遗传性:遗传性压力易感性神经病、Tangier病。
代谢/营养障碍:糖尿病、空腹血糖异常、胰岛素神经炎、代谢综合征、慢性肾病、维生素B12缺乏、维生素B1缺乏、甲状腺机能减退、高脂血症等;
感染:HIV、丙型肝炎、Chagas病等;
淀粉样变性:系统性、家族性等;
自身免疫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纤维性肌痛、SLE、血管炎、结节病等;
药物和毒素:甲硝唑、汞、疫苗等;
副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和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肺癌等;
遗传性疾病:Fabry病、钠离子通道病等;
炎性疾病:感觉性/小纤维GBS等;
其他疾病:帕金森病、Pomp病等;
特发性疾病。
03
判定神经纤维的病理变化过程
04
分析起病方式及病程
05
判断病因是遗传性的还是获得性的
06
家系调查
07
寻找现存或已愈的伴发性疾病
08
血液学/生化检查/免疫学/分子医学检查
09
神经及皮肤活检
看完记得关注点“在看“❤️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