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不容错过的20种人文社科好书
每年岁末,中华读书报编辑部都会梳理一年内的优秀出版物,从中遴选出“百佳”图书,再优中选优评出十大好书。2020年度十大好书已于12月23日发布,另外的90种包括文学25种,历史20种,传记10种,人文社科20种,童书15种。以下为人文社科好书20种(按书名音序排列)。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项飙、吴琦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7月第一版,48.00元
历时三年,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项飙与《单读》主编、青年学人吴琦完成了一场时间、空间跨度可观而话题深入的谈话,其中内容构成这本对话录。本书的对话方式乃至二者的谈话视角权重颇有特点,不拘泥于太具体、贯穿始终的话题,而是从一个话题说开去,发散、延宕,又收束、返回。这部对话录或许无法针对诸多问题给出具体答案,但两代学人的思想碰撞无疑给出了一种审视问题、思维操练的方法。
《春天的约会》,朱永新著,团结出版社2020年3月第一版,68.00元
本书是庆祝人民政协诞辰70周年的献礼之作,以日记的形式呈现作者参与两会的情况和感悟,从实践层面反映民主党派成员在两会中参政议政的实践历程。本书从个人视角记录了民主党派成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责的过程,通过此书,可以了解中国民主党派如何参政议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如何运行。
《灯塔之书》,[英]R.G.格兰特著,王枫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20年1月第一版,108.00元
遍及全世界岛屿、礁石、悬崖上的灯塔是从古至今航海者仰赖的“标志”,亦被人们赋予了希望、光明等意义。这本出自英国历史学者R.G.格兰特之手、装帧精美的图文博物书讲述了灯塔这种凝聚航海文化、极富象征性的建筑的历史。书中通过100多座灯塔的档案资料,特别是400多幅灯塔设计手稿、照片,向读者展示了关于灯塔的诸多知识,还记述了一些灯塔设计者、守护者的故事。
《第一堂课:在哈佛和芝大教中国美术史》,巫鸿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98.00元
在国内乃至国际艺术史学界颇有影响的学者巫鸿于美国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30余年讲授中国艺术史课程,本书即其中关于中国美术史“第一堂课”的讲稿汇集,是作者的讲稿首次结集,其中很多内容首次公开发表。在保持作者学术水准的前提下,书中表达形式力求深入浅出,用相对明晰的专题性方式来展开讲述,是以课堂讲稿的语感承载、传递丰富信息与独到观点的中国美术史普及读物。
《古希腊文明的光芒》(上下),赵林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11月第一版,188.00元
为什么古希腊人可以从0到1创造出惊艳后世的制度和文明?为什么只要读懂了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解读西方大部分经典和隐喻便一马平川? 赵林教授研究西学40载,10次实地考察访问,用非常真实的一手资料,带你走近雅典卫城、德尔菲遗址、希腊各个博物馆,重新认识荷马、梭伦、埃斯库罗斯、苏格拉底……讲述古希腊上下两千年的文明发展全景。
《海峡两岸民间服饰艺术口述史》,淳晓燕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20年8月第一版,199.00元
海峡两岸民间工艺口述史丛书(第二辑)被纳入国家“十三五”重点规划项目,本书为其中一本。民族服饰是人们在农耕生存方式发展的历程中,以混沌的思维方式,记载该民族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映射出该民族的集体文化心理意识,是其民族特有的审美意念的表达。本书带领读者走进海峡两岸民间服饰艺人们的真实世界,倾听他们生动的讲述,了解故事背后的文化。
《后疫情时代的全球经济与世界秩序》,赵剑英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8月第一版,139.00元
本书由赵剑英主编,傅莹、蔡昉、江小涓、李扬、余永定、郑永年、迟福林、赵汀阳等20位著名专家学者撰文,从宏观经济和国际关系等学科角度,探讨“中国将在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中扮演何种角色,采取何种态度和策略,以应对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本书呈现了中国学界对后疫情时代的世界面貌和格局深入而及时的思考。
《见鬼: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阅读笔记》,有鬼君著,东方出版社2020年3月第一版,58.00元
中国鬼文化源远流长,鬼故事蔚为大观。在作者看来,笔记小说中关于鬼世界的描述都可看作一种民族志材料,将其整理、分类,可拼接出那个世界的整体图景,举凡鬼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衣食住行,都可描绘出来。全书分为“鬼的日常”“鬼的社会”“鬼世界的政治”“人鬼之间”四个部分,共90余篇文章,在风趣的讲述中,呈现了鬼界是怎样的存在,又为什么会那样存在。
《晋江经验——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典范》,吴乐进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第一版,60.00元
《晋江经验》是一本全景式记录晋江40多年改革开放风雨历程、深刻解读中国县域城市化内涵的理论读物。作者解读了一个县域的改革发展史,全面概述政府和企业如何在不断发展的市场里良性互动,实现持续的变革和发展,提炼晋江经验之精髓,展示了作者驾驭繁杂现象资料并揭示其背后逻辑的深厚功力,应当说是一部反映新时代县域城市化现代化的力作。
《碛口古镇》,李秋香、陈志华、罗德胤著,北京出版社2020年2月第一版,228.00元
明清至民国年间,黄河之滨的碛口镇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赢得“九曲黄河第一镇”之美誉,时至今日,该地以明清建筑为主的人文景观备受关注。清华建筑学院乡土建筑组研究者前往碛口实地踏勘,测绘了大量有价值、有代表性的建筑,并访问耆老,搜集史料,以生动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古碛口历史文化画卷,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古村落的珍贵资料。
《认知科学对当代哲学的挑战》,刘晓力等著,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第一版,168.00元
本书在追踪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前沿的基础上,首次全面阐述了哲学与认知科学在相伴相生60年的互动发展中形成的“双向挑战效应”。这一判断以争论的视角极大地丰富了哲学与认知科学交叉研究的问题域,展现了分析哲学家和现象学家在认知科学的旗帜下的协同共进,必将推进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跨学科的对话与合作。
《什么是民粹主义?》,[德]扬-维尔纳·米勒著,钱静远译,译林出版社2020年5月第一版,49.00元
近年来,民粹主义成为一个热词。但是,什么是民粹主义,学界却从未形成一致看法,本书即着力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对民粹主义的界定中,最关键的概念是“人民”:“民粹主义者主张,他们且仅有他们能代表人民”,“任何不真正支持民粹政党的人首先就不会是严格意义上的人民的一部分”。这本书自2016年出版以来已被译成20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树影 鸽子 人:胡同北京的生趣与乡愁》,况晗/作画 陆原/撰文,东方出版社2020年3月第一版,168.00元
况晗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住在胡同里,不知不觉中,对描绘胡同发生了兴趣,开始是速写、水彩,最终选定“宽线条”铅笔画法,一路画下来,就是30年。老墙的斑驳陆离,草木的生意盎然,人物的种种活动,都表现得真切动人,取得了堪称惊人的效果。北京史地专家陆原先生为书中近百幅画作中的胡同撰写了小传。图文珠联璧合,为我们在纸上留住了一个渐已逝去的老北京。
《现代中国的述学文体》,陈平原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8月第一版,88.00元
现代学术不同于传统学术,不但观念、方法、内容变了,表述方式也变了。此书即聚焦此一问题,讨论了在中外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中国学者如何建立“表达”的立场、方式与边界,诸如述学文体如何处理引语,演说兴起与文体变迁的关系,以及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鲁迅、胡适等人述学文体的各自特色及其成因,书中都作了富于新意的论述。
《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植物分类指南:75科常见植物的鉴赏与栽培》,[美]罗斯·贝顿、[英]西蒙·莫恩著,刘夙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年2月第一版,128.00元
这本插图精美的图书讲到了植物的种类、形态、起源、地理分布、系统学,以及一点儿园艺学方面的内容。相比于国内大多数类似图书而言,这本书更贴近国际上流行的植物分类学发展趋势。其中的75个植物类群,都是按照APG系统来讲述的。期待国内也能很快出现采用APG系统的植物分类指南图书! (王辰)
《永远的“黄河大合唱”》,黄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10月第一版,120.00元
该书由《黄河大合唱》词作者光未然侄女、西北民族大学“黄河大合唱研究中心”主任黄炜教授主编,收录近20年来众多热心传承、研究《黄河大合唱》的学者及艺术家的36篇学术成果,集有珍贵照片90幅,全面还原《黄河大合唱》的创作、演绎过程,整体展现学者、艺术家及爱好者们对《黄河大合唱》的欣赏、演唱、思考与研究。代表了当前该项研究的最高水平。
《元代文学通论》,查洪德著,东方出版中心2019年12月第一版,258.00元
南开大学文学院查洪德教授这本书主要以元代文献为依据,全面考察有元一代文学的各个方面,涵盖诗歌、文章、散曲、杂剧等体裁,对元代文坛随时间而衍变、因地域而散布的样貌,对元代文坛诸多特征、风气和流派等,都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梳理,元代文学独具的特色和独有的价值亦由此显现。其中对以往元代文学研究中一些“不符合历史真实的成说”的廓清堪称一大亮点。
《致青年编辑的十二封信》,聂震宁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9月第一版,39.00元
聂震宁以书信的形式,与青年编辑进行交流,答疑解惑,向青年编辑传递著名出版人的情怀、理念、经验,倡导青年要有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十二封信不止对青年编辑,对在职编辑也是很好的交流和提升。在忙碌的出版业务中,我们不妨抽点儿时间回望来路,重温初心。做出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做有价值的出版就是过一种有意义的人生。
《中国思维的根系》,萧延中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20年10月第一版,68.00元
中国何以为中国?数千年来那些超越制度、建构制度的因素到底是什么?本书尝试透析中国古代思想者所特有的认知规则、推理形式和思维路径,并从“宗法”“天命”“德性”“崇圣”“礼治”五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中国思维的脉络。在作者看来,尽管中国传统思维与现代科学理性分属不同的知识类型,但面对复杂丰富的现象世界,二者并非必然构成非此即彼的简单对立。
《庄子哲学研究》,杨立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9月第一版,79.00元
本书以《庄子》内七篇为文本基础,对庄子世界中的人物、概念进行深入肌理的细读和辨析,对庄子哲学作了独到解读和呈现。在作者看来,《庄子》内篇体现出令人惊讶的整体性和完成度:“思想与概念展开的高度一致,精巧到近乎无迹的结构安排,看似偶然实则必需的叙述方式。”庄子哲学,以无条件的真知为追求,言说不可言说者,其所到达的深度,在人类运思的历史上是罕见的。